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歲歲清明》三人談:主旋律影片的突破與創新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7日 07: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主旋律影片的突破與創新(黨旗禮讚創作選評)

——《歲歲清明》三人談

電影《歲歲清明》

  主題:清香中的苦澀

  蘇叔陽

  明前的龍井茶味道極好,那碧綠的茶葉,在純凈的暖水中悠然浮沉。清亮的茶汁上,香氣如裊裊薄霧,柔柔地打著旋兒飄出杯子,你深長地吸一下,足可以陶然。接著你輕抿一口,會被那清淳的草香鎮住,你會驚訝茶的嫩葉竟如此讓人盪氣迴腸。在淡雅中蘊含令人久久回味的香醇,是明前龍井茶獨有的韻致。

  看到影片《歲歲清明》,猶如回到梅家塢,又看到了晨霧繚繞的茶樹,聞到了瀰漫在茶山的清香,身上又撒上了溫柔細細的春雨。讓我驚訝的是,這竟然是一部抗戰題材的影片。將慘烈與柔美、讓血腥和詩情、把深仇和永記心頭的初戀攪拌在一起,清香和苦澀一起轟擊你的心頭,成為一首不會忘懷的歌。這是編導者一次大膽的嘗試,一次創新,一次對“主旋律”題材突破性的創作。我以為很值得電影界做一次認真的討論,給出應有的評價。

  影片以一個農家少女的情竇初開為切入點,以一場必然失敗的初戀為故事的主線,以恬靜的詩意抒寫普通人之間的樸實真摯的情誼。編導用大量的篇幅描繪了中國幾千年來所遵行的生活方式:和平、漸進的田園詩般的生活。這個生活方式曾經在上世紀30年代被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羅素熱情地讚美過,他還以此抨擊西方的生活方式,並且説,假如全世界都能實行中國的這種生活方式,就不會有殺戮、侵略和爭奪。

  這當然是種善良的空想。但是影片的編導者,正是以這平和安逸的場景反襯出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暴行打碎了美好的一切,從現實到夢想。這是編導者匠心所在。全片絕大部分都是敘寫這和平恬靜,結尾的突變,才更加令人深省。

  我以為,這部影片確實説出了抗戰的意義。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只有過一次整個民族奮起抵抗另一個民族企圖毀滅我們的戰爭,這就是抗日戰爭。侵略者的炮火轟毀了我們世代延續的生活方式,妄圖毀滅我們的文明,把我們逼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當我們全民奮起,就誰也不能把我們戰勝。全民抗戰的精神,為民族的存亡而鬥爭的氣概,永遠是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所有為民族而犧牲的先烈都不該因他們的出身和職業的不同而被否定。尹逸白的犧牲,正是全民族一致抗戰的注腳,其意義值得肯定。至於少女的初戀,那份真摯、純樸,淡淡的打動人心的幽怨,也是生活真實的寫照,是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那些詩意的田園生活、鋪滿畫面的翠綠,正是對侵略者滔天罪惡的抗議!

  應當特別表彰編導者敢於創新的精神。影片題材、樣式和風格,基本一致又各有韆鞦。他們在“娛樂至死”、“只談風月”和“消解正義”的風潮中,堅持走自己的藝術之路,而且不斷探討各種題材的藝術表現形式,實在令人尊敬。總之,我以為這是部難能可貴的影片。

  人物:殘忍中的人性光彩

  朱小鷗

  影片《歲歲清明》拍得極美。

  首先是立意不凡。一部表現抗日戰爭、寫杭州人民拍案而起、奮力抗日的主旋律影片,不見血雨腥風的殺戮和驚心動魄的戰鬥,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從生動的細節、優美的畫面、舒緩的節奏入手,來展現人們在尋常生活中的人情之美。如小敏初識尹少爺,引領尹少爺看山看水的過程——穿過濕漉漉的石板路,見到生意盎然的茶園,一路上幾乎沒有對話,只見鏡頭如眼,點染山水,國畫般的意境勾勒出如詩一般的秀麗畫卷,營造出那美麗、純樸的天真少女的情懷,讓人為之感動。這感動來自於過程,一個美麗的、展示心靈的過程,一個讓人喜悅的認識和感受純真人性的過程,通過路邊空靈秀麗而富有生機的自然景色,傳遞出一種滲透人心的、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情感萌動,純潔而真誠,展現出人性的光輝。於是,當日寇那絕滅人性的摧殘、蹂躪驀然襲來,必然形成表象寧靜下的人性和反人性的尖銳鬥爭。

  影片另一個達到審美境界的鮮明特點,是在視覺形象的探索中,尋找到形式與內容的契合點。江南小鎮那空靈的山水,霧氣蒸騰中濕潤的青翠茶園,在情節的發展中都起到“留白” 與“黢染”的國畫意境,傳達出中華民族古樸、淳厚的民風,一種雋永的意境得到了昇華。看似自由隨意的拍攝手法,實質乃是通過具有精神和境界指向的意象描摹,走向人物的精神世界,傳達作者對人物的理解,對主題的詮釋。石板路仍在向深山延伸,小路蜿蜒不見盡頭,作者的心意也被消解在亙古不變的血脈親情中,留在永恒的山水裏,故事中的人和事也會超越時代而永恒留在歲歲清明時節祭奠人的心裏。

  影片在作一種探索,作者希望突破習以為常的形式框架,捕捉一種看似寧靜生活表層下的心靈激流,把描寫戰爭事件提升到人性較量的高度。我認為,這種探索對於主旋律電影的人性化描寫的豐富是有裨益的。

  敘事:欲擒故縱的轉換

  彭加瑾

  電影《歲歲清明》拍得真,拍得美,拍得新,始則令人震驚,終則讓人震撼。

  這是一部小投入、小規模的影片,但卻是一部大視野、高格調的作品。創作者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在全民族抗戰的歷史洪流中,借一個茶農少女三年清明時節的片段經歷,刻畫出了杭州人在外敵入侵前的不屈的靈魂。影片的成就與可貴體現在創作者對於電影藝術一系列對立元素、複雜關係的成功把握與有機融合。

  首先,是藝術家把“抗戰”與“愛情”題材融會在了一處。以“愛情”寫“抗戰”,把愛情作為主體,置於前景,而把“抗戰”作為插筆,作為後景,不能不使人們感到新穎與別致。更重要的是這裡的愛情是純潔善良的發自內心的對於幸福的嚮往與追求。那麼對於毀滅這種幸福的邪惡、野蠻、兇殘的侵略者的痛恨與抗爭,就是必然的、合理的、永遠為人所稱道的。因而,“愛情”與“抗戰”統一在了一個重大而深刻的人性主題上,它們不再矛盾。相反,這裡的愛情寫得愈真摯、愈美好,它對於侵略者的譴責也就愈深刻、愈有力。

  其次是風格、類型的整合與融匯。面對小製作與大主題、敘事與抒情、個性與群體、愛情與戰爭、批判與頌讚、張揚與收斂等種種對立矛盾的因素,藝術家通過奇特的構思與詩化的風格,把它們統一、融匯在一起。

  “少女”視角的選擇與“清明”時段的確立,對於全劇詩意風格的體現至關重要。“少女”視角不僅作為一種“引導”,幫助我們迅速進入劇情,關注主人公的境遇命運;同時更以其清純的靈魂、陽光的心態,過濾掉種種雜質,進入詩的領域。“清明”時段的重要性,除了劇情的需要、“追思”主題的需要之外,還在於它作為結構的支點,為全劇詩意風格提供了擊節而歌、一唱三嘆的依託。

  當我們沉醉在影片如詩如畫、如泣如訴的描述之中時,我們能夠感受到藝術家的追求與才華。他們把一系列對立元素、複雜關系統一在了詩意風格之中,收到了以小喻大,以簡馭繁,單純之中見豐富,平實之中見奇崛的藝術效果。

  最後,我們不能忘記影片對於兩次“突轉”的成功運用。一次是阿敏發現尹少爺帶著全副武裝的日本兵來到茶園;一次是阿敏目睹了尹少爺的壯烈犧牲。兩次“突轉”,前一次令人震驚,後一次令人震撼。“震驚”的不僅是一個有為的青年竟成為了侵略者的走狗與幫兇,更是一個純潔天真的少女發出了抵抗外敵的呼聲,即使是一個所心儀愛慕的人,一旦成為漢奸,也為她所不齒。

  看完全劇,我們知道,這是一場誤會,是藝術家對於“高潮”的欲擒故縱的又一次的渲染與鋪墊。難得的是藝術家口風的嚴實。在觀眾無法預知的情況下,又一次“突轉”出現了。尹少爺不但不是漢奸,而且是真正的抗日英雄。他的壯烈犧牲,不但使我們認識了看似柔弱的杭州人的“杭鐵頭”性格,也像重錘敲擊一般促使我們思考戰爭究竟給人們帶來了什麼?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歲歲清明
  • 三人談
  • 主旋律影片
  • 黨旗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