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民富國強之路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22: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打開中國共産黨90年這部曆盡滄桑而愈加凝重的歷史畫卷,透過從1921年黨的成立到2011年建黨90週年黨和人民用生命和鮮血“書畫”就的“水墨丹青”,一條歷經三次飛躍、目前正在醞釀第四次歷史性飛躍的、既充滿坎坷又前途廣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在這條道路的早期,從俄國革命道路到中國革命道路的飛躍,是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現代社會發展道路的第一次飛躍。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産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中國共産黨的第一到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總結中華民族近百年英勇鬥爭的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以俄國十月革命為師,開始了中國道路的新航程。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開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這期間,“俄國革命模式”和“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所謂“俄國革命模式”,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列寧時期創造的、以博大精深的革命理論為支撐的中心城市起義,城市領導農村的革命方式;二是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創造的,以“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為主要內容的黨內反對機會主義的鬥爭方式。這兩種方式,以中國共産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為主要標誌,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共産黨人對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1936年秋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陜北後,中國共産黨提出並積極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建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飛躍,産生了毛澤東思想;創造性地運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理論于各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勝利地進行了黨的建設第一個偉大工程,對俄國革命道路中的錯誤元素進行了揚棄,主要是對斯大林在黨內反機會主義鬥爭方面“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等錯誤元素的揚棄,創造了積極健康的元素。1945年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産黨的指導思想。至此,經過24年的艱辛探索,實現了從“俄國革命道路”到“中國革命道路”的歷史性飛躍。

責任編輯:魏宇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民富國強
  •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