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國家海洋監測隊赴西太平洋執行放射性監測任務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6日 17: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6日上午,國家海洋局組織監測隊正式從廈門某海港啟航開赴西太平洋實施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此次任務計劃時間30天,航程約5000海裏。

  據了解,執行本航次監測任務的調查船為“南鋒”號調查船,監測隊由海洋三所、南海分局、東海分局、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等四家單位的16位隊員組成。

  本航次首席科學家楊緒林研究員介紹,本航次開展針對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現場監測、預測預警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海洋放射性監測以及相關的海洋生物、化學及動力場環境等海洋環境要素綜合監測。為科學評估放射性物質對我國管轄海域及鄰近海域的影響提供基礎數據。

  國家海洋局王飛副局長表示,國家海洋局組織實施西太平洋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的目的是通過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海洋環境放射性監測,了解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對日本以東海域海洋核污染的狀況,分析評估其對我國管轄海域及鄰近大洋海洋環境的可能影響。為有效應對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及時發佈海洋核安全監測預警信息,提高我國海洋防災減災能力提供基礎數據。(李楊洋)

  ● 鏈結

  今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5月13日,國家海洋局發佈《2010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司長李曉明表示,目前在我國管轄海域的海域水中沒有監測到有放射性核素。

  ● 資料

  “南鋒”號考察船是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自行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綜合性海洋漁業資源與環境科學調查船,也是我國首艘自主研發製造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科學考察船。“南鋒”號總噸位達1537噸,船長66.66米,船寬12.4米,續航力為8000海裏,裝滿食品用品可持續航行60個晝夜,可航行至除極地外的世界任何海域,最大航速可達14節,具有良好的適航性、抗風浪性、復原性及操縱性,能在遠洋海況條件下航行及進行調查活動。

責任編輯:張洋

熱詞:

  • 放射性監測
  • 國家海洋局
  • 西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