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衝破桎梏天地寬 記改革開放的啟動與初見成效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5日 0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衝破桎梏天地寬(偉大歷程)

——記改革開放的啟動與初見成效

市民在深圳市深南大道旁的鄧小平畫像前廣場上休閒(2008年10月14日攝)。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王宇、彭勇)在深圳最為繁華的深南大道上,一尊名為《闖》的金屬雕塑吸引著南來北往的行人:一位巨人正使出渾身力量,張開雙臂撐開門框,在他的努力下,大門終於打開,新的天地出現在他的面前。

  這一充滿視覺衝擊力的雕塑,述説著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艱難發軔。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將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後,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農村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農業生産出現了多年未有的迅速發展局面。然而,與農村的改革相比,其他各項改革還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要想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要想促進生産力的大發展,就必須改變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1984年10月20日,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根據十二大確定的任務,決定適時地把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進行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會議討論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闡明了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規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質、任務和各項基本政策,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為經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

  決定是指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中國改革由此全面展開。曾參與起草決定的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高尚全認為,把“商品經濟”寫入黨的文件,這是對原有計劃經濟模式的重大突破,從而使中國經濟社會得以迅速改變過去的面貌。

  當時的中國社會,儘管已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但多年計劃經濟模式下經濟運行的弊端正充分顯露:由於政企職責不分,生産領域出現了“一統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就統”的狀況,壓抑了企業積極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那時報刊上隨處可見的漫畫對這一問題有過生動的描繪:一家工廠為了購進一台打字機,上上下下跑了幾十個部門,最後終於在政府主管部門的辦公桌上蓋完了最後一個章,這時這家工廠需打印的文稿已經堆了半個房間。

  此外,産權不清,權責不明,也成為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制約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一大弊端。當時有報刊曾經對一個300人的國有工廠職工做過一項匿名問卷調查,面對“看到有人拿公家的財物你會怎麼辦”的問題,結果只有14個人選擇“去阻止”,220個人選擇“不關我的事”,60多個人選擇“你拿我也拿”。“國外有個加拿大,中國有個大家拿”,成為當時頗為流行的口頭語。

  突破計劃經濟體制後,提出了商品經濟,進而又提出了市場經濟,這種體制上的變革調動了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生産力。經濟學家吳敬璉回憶稱,人們發現這一新模式就是現代國家中普遍流行的市場經濟模式,它可以更好地決定企業生産什麼、生産多少、為誰生産、如何分配等微觀經濟問題。

  理論上的突破,使這次全會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偉大歷程進入以城市為重點的改革階段。此後,改革重點開始從農村轉向城市,國家對經濟的計劃管理權限逐步下放,縮小了指令性計劃,擴大了指導性計劃,國家宏觀調控的範圍和方式得到調整和改進,經濟建設呈現出全新的局面。

  第一家合資企業誕生、第一個股份制公司成立、第一批股票發行、第一個企業家群體出現……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領域中一個個新鮮事物,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對此海外人士評論稱:改革為社會主義中國找到了一條迥別於蘇聯的新路,中國經濟“活”起來了。

  就在全面啟動改革的同時,我國也在不斷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隨著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經濟特區的成立,開放的氣息席捲神州大地。敏銳的西方媒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1984年五一節前夕美國《時代》雜誌上,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成為這一期的封面人物。畫面上,這個穿著軍大衣的年輕人手拿可口可樂,面露微笑,對新世界和新生活充滿期待。

  而就在此後不久,中央作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1984年5月4日,中央正式決定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擴大城市權限和給予外商投資者若干優惠政策,改革現行的某些管理制度,增強城市及企業對外經濟活動的活力。

  經濟學家認為,對外開放既是經濟改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也是經濟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引入國外資源到引入市場經濟制度的轉變,不僅形成了我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全方位開放格局,而且為經濟體制市場化改革造就了不可逆的歷史趨勢。而更為深遠的意義是,中國開始以更加自信和開放的姿態,迎來了平穩快速發展。

  1984年,第二十三屆夏季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辦,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第一次正式組團參加的一屆奧運會,當時金牌榜第四位的成績讓世人驚嘆。而更讓世人想不到的是,24年之後,在北京的“鳥巢”,中國即首次成功舉辦奧運會。從體育代表團第一次走出國門到打開國門成功舉辦盛會,背後的原因就是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使我國經濟建設得以迅速發展。到1987年,國民收入達到9153億元,工業總産值達到13780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到5820億元,均達到1983年的兩倍,而對外貿易量、吸引外資金額更是增長超過3倍,城鄉人均收入也增長了兩到三倍。

  改革開放的成功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評價。美國洛杉磯太平洋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員齊邁克稱:“中國共産黨的決策客觀上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巨大變化,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僅憑這一點,我就要給中國共産黨打一個高分。”他認為,中國改革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富有智慧的中國人民不斷突破禁區,並把一系列重大措施付諸實施。

  這是中國當代經濟史上風雲激蕩的時期,這是中國改革開放艱難發軔的年代,由此,中國社會開啟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

  【聲音】

  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是完全正確的,中央作出興辦經濟特區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

  ——摘自胡錦濤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親歷】

  改革是特區的魂

  鄒爾均

  1981年,我奉調到廈門辦經濟特區。10月4日,初到廈門,我在湖裏區2.5平方公里的經濟特區看到的情景是:一片荒蕪的丘陵地上,幾頭水牛在悠閒地吃草。

  特區建設碰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沒錢。於是,我們開始向國外、向香港借錢。湖裏2.5平方公里是由香港中銀集團注入資金開發的;機場建設是向科威特海灣基金會借的錢;就連水、電、通訊等統統都是借錢搞起來的。

  多年來,特區改革創新的腳步始終沒有停止過。1987年,廈門率先將8個工業局全部撤銷;率先取消農民的糧食徵購任務;讓國有集體企業享受外資企業15%所得稅的低稅率……作為一名“老特區”,我最深的感受是:改革是特區的魂,特區最大的使命是改革。

  (鄒爾均,原廈門市市長)

  (記者蔣升陽整理)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衝破桎梏
  • 天地寬
  • 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