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聚焦中國基層黨建新路徑 與企業産業發展互促進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4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

  雲南省邊疆地區國境線長約4060公里,脫貧致富、禁毒防艾、維護穩定等任務十分艱巨。近年來,雲南省委著力建設邊疆黨建長廊,以強組織為重點,以建陣地為基礎,以聚人心為關鍵,以固邊疆為目的,紮實推進邊境地區黨的建設,築起了一道促進科學發展、維護和諧穩定的鋼鐵長城。前不久,半月談記者深入到雲南德宏、保山等地,圍繞基層黨建進行了專題調研。

  邊疆黨建長廊的“德宏樣本”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傣族人民在這裡生長,密密的寨子緊相連,那彎彎的江水呀碧波盪漾……”這首旋律優美的歌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描繪的風土人情就來自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德宏州地處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500余公里,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49.7%,信教群眾佔42%。她既是國家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建設前沿,又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面對這樣的州情,德宏州按照“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固邊疆、促發展”的思路,深入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使黨在邊疆民族地區的執政基礎不斷鞏固,促進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邊境穩固。

  紅旗在這裡高高飄揚

  走進德宏的邊境村寨卡南村,在為宜人景色陶醉的同時,村寨上空那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和黨旗更讓人深受感染。家家戶戶屋頂迎風飄揚的國旗或黨旗,構成一道莊嚴、動人的畫卷,成為邊境線上一道美麗的風景。而這樣的景象在全州的村村寨寨隨處可見。

  德宏州委書記趙金告訴記者,這是德宏州實施的黨建“五大工程”之一“紅旗飄飄”工程。通過在邊境沿線50個鄉鎮、193個邊境村、232個邊境村民小組的機關單位、公共場所和民居中,開展升挂國旗和黨旗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使各族幹部群眾牢固樹立愛國意識、愛黨意識。

  趙金向記者介紹,在構建邊疆黨建長廊中,德宏州開展了“四個圍繞”抓黨建 、“五大工程”促發展的邊疆黨建工作,即:圍繞經濟發展抓黨建,圍繞民族團結抓黨建,圍繞邊疆穩定抓黨建,圍繞改善民生抓黨建;實施農村黨員發展工程、農村黨員素質提高工程、農村&&人培養工程、農民服務站建設工程和“紅旗飄飄”工程。

  通過培養農村復員退伍軍人、中學畢業生、致富能手加入黨組織,把發展農村黨員同培養鄉級、村級後備幹部和農村人才結合起來,壯大黨員隊伍,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全州全面消除了黨員空白村和空白村民小組。而這樣的成績是在一個信教群眾超過四成的地區取得的,實屬不易。

  農村要發展,&&人很關鍵。為了選好配強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德宏州拓寬選人視野,從農村致富能手、復退軍人、退休回鄉幹部等群體中選拔村幹部。去年村兩委換屆後,新一屆村級黨組織中,致富能手佔52%,比例較以前明顯提高。

  “坐在樹下開黨會、蹲在田間上黨課,曾是一些基層黨組織的真實寫照。”德宏州委常委、組織部長何汝利介紹,為改變這一狀況,2009年以來,德宏州整合各個渠道資金2800多萬元,新建和改擴建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128個。現在,全州每個村都有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活動場所。

  在邊疆民族地區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必須創建一個科學理論的傳播載體。於是,在少數民族群眾集中的地方,德宏州委創造性地採取了宣傳講解黨的理論的方式“用民族幹部宣傳、用民族語言講解、用民族文字闡述、用民族節慶展示、用民族文化體現黨的科學理論”,從而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思想動力。

  黨建讓群眾得實惠

  長期以來,農村便民服務體系不夠完善,農民找政府辦事一來路途遙遠,二來不熟悉辦事程序,造成辦事難、辦事成本高等問題。而德宏州建立的“鄉鎮農民服務站+村級服務點+流動服務隊”的農村便民服務體系,使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在潞西市遮放鎮,記者看見,農民服務站處於交通便利的地方,面積約300平方米,設立了群眾辦事大廳、書記鎮長接待室,工商、地稅、民政、計生等16個部門在辦事大廳集中辦公,所有服務窗口都公佈了服務事項、審批權限、辦事程序、工作人員姓名和監督電話等內容。

  遮放鎮黨委書記李君川介紹,鎮服務中心下設流動服務隊、村級為民服務站、村小組包組代辦員。流動服務隊配備專用車輛和設備,到集市、村寨開展流動服務。行政村為民服務站綜合提供委託代辦、糾紛調處、證明出具等服務。

  “比如辦生育證和獨生子女證,村民只需把所需材料交到村級服務點或鎮服務站,由鎮服務站報到市計生部門辦理,村民再到村級服務點領取。”李君川告訴記者,農民服務站改變了過去分散辦公的形式,為農村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群眾辦事少走一趟路、少進一道門、少找一個人、少花一分錢。農民服務站建立2年以來,累計受理群眾各類事項4萬餘件,辦結率超過99%,受到了群眾的普遍歡迎,黨群幹群關係也更加融洽和諧。

  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作為邊疆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德宏州面臨的首要任務。在邊疆黨建長廊建設中,德宏州委牢牢把握“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主線,在整合鞏固提升糧食、蔗糖、茶葉、橡膠、畜牧等傳統産業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竹子、咖啡、堅果、檸檬、油茶等生態特色産業。

  在特色産業的發展中,德宏探索實行“支部+協會+企業+農戶”模式,使黨組織和黨員在産業發展中帶動群眾致富。目前,全州共建立各類産業協會黨組織181個,以黨建工作助推咖啡、檸檬和竹子等特色産業發展。

  德宏享有“中國咖啡之鄉”的美譽。在中國咖啡行業龍頭企業的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中功不可沒。“後谷高層管理人員中,黨員達到72%;重要生産崗位上,職工黨員佔48%。”德宏後谷咖啡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熊相入自豪地告訴記者,在公司抓原料基地建設時,黨組織劃分出“黨員示範區”,&&建設示範種植基地;在公司抓産品營銷工作中,黨組織組建“黨員拓展先鋒隊”,奔赴全國各地開拓市場……

  黨員發展、黨組織壯大與企業、與産業健康快速發展形成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10多年間,一個零星種植咖啡的地方成長為中國咖啡之鄉,咖啡種植面積佔全國1/3;一個註冊資金僅800萬元的企業成為中國咖啡行業的翹楚;一個僅有3名黨員的黨支部成長為有73名黨員的黨總支,越來越多的年輕員工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支部+協會+企業+農戶”僅是德宏六大黨建模式之一。其他的如國門社區黨建模式、宗教和諧黨建模式、禁毒防艾黨建模式、市場誠信黨建模式、民族團結黨建模式,都為德宏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半月談》2011年第11期,記者 李銀 伍曉陽)

  瑞麗珠寶街誠信建設的黨員示範

  在美麗的邊疆瑞麗小城,有一條著名的珠寶街。在這條集珠寶交易、旅遊觀光和購物休閒為一體的商業步行街上,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和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珠寶商人。漫步街頭,到處是林立的商鋪、流光溢彩的玉石、絡繹不絕的遊客,顯示出這條商業街道的繁華。與此繁華景象相伴的是,一隻只黨徽燈箱,一個個黨員標牌,讓這裡的黨員商戶的身份無論白天黑夜,都醒目地展示在消費者眼前。

  在黨員商戶柯文聰的店門前,一個小紅牌上記錄著他的評星情況“五星級”。這5顆星分別對應著誠信星、和諧星、致富星、文明星、奉獻星。柯文聰説,一旦有顧客投訴,5顆星中的誠信星、文明星、和諧星將同時被摘除,降為“二星級”,如果五星被摘完,則取消“誠信經營戶”稱號。對黨員店主來説,亮牌示範、公示評星是一種無形的廣告,更是一種有力的約束,使店主時刻謹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以優質的服務,讓消費者明白、放心地消費。

  位於中緬邊境的瑞麗市珠寶玉石加工和交易在全國舉足輕重,全市從事珠寶加工和經營的商戶有5000多戶,從業人員4萬餘人,去年珠寶玉石産值達20多億元。

  近年來,在市場誠信建設中,瑞麗市充分發揮共産黨員的引領作用,在珠寶街創建“黨員示範經營戶”和“入黨積極分子示範經營戶”,掛牌公開承諾不售假貨、價格公道、無條件退換貨等,使消費者買得放心,經營者擴大了銷量,帶動了其他商戶誠信經營。

  “珠寶街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原來市場秩序比較混亂,工商部門最頭疼的就是"打假"。”瑞麗市珠寶街工商所副所長蚌小二説。前些年,珠寶街上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等現象非常普遍,尤其是流動攤販“宰客”現象嚴重,極大地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和珠寶街聲譽。

  德宏州委書記趙金對記者説,近年來,德宏州奮力打造“中國玉都”,以瑞麗市為核心進行産業佈局。誠信是玉石經營的“生命線”。為了珠寶行業健康發展,市場誠信建設勢在必行。但如何讓商戶做到誠信經營、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呢?瑞麗市想到了發揮黨員的引領示範作用。

  2009年10月,瑞麗市珠寶協會成立了黨支部,隸屬於瑞麗市工商局黨總支。珠寶協會黨支部有黨員10名,其中在珠寶街開店的黨員有4人。珠寶協會黨支部決定打造“黨員亮牌示範經營戶”,即黨員亮牌經營,黨支部依據顧客、群眾反饋對其進行評星,一方面促使示範戶誠信經營,另一方面帶動其他商戶誠信守法。

  記者在採訪中看到,珠寶街的宣傳欄上,公佈了黨員示範經營戶和入黨積極分子示範戶名單和公開承諾內容,還張貼了黨員頭像照片。在翠苑玉雕首飾行,門口懸挂著“黨員示範經營戶”標誌牌和黨旗,牌子上印著姓名、店名、公開承諾等內容,承諾包括:誠信經營、不賣假貨、熱情服務、價格公道和無條件退換貨等。翠苑玉雕首飾行的店主鄺山説:“消費者擔心的是買到假貨或價格太貴,我們黨員&&誠信經營,就要敢於承諾不賣假貨和價格公道,如果消費者買了珠寶後覺得不滿意,可以無條件退換貨。”

  記者對比多家商鋪後發現,同等檔次的翡翠,普通商鋪報價水分較多,砍價空間較大,而黨員示範經營戶的報價比較實在,砍價空間較小。鄺山介紹,消費者通常會“貨比三家”,對比多了自然就會發現,黨員示範經營戶的價格確實公道。

  遊客李先生告訴記者,他來瑞麗買玉好多次了,每次都會先看店門口的黨員標牌,再看小紅牌上的“星級”,而且只去“五星級”的店裏挑玉。“"五星級"的店貨真價實、服務到位,既放心又舒心!”他一邊説,一邊向記者展示剛剛淘到的一款玉觀音。

  鵬程珠寶店也是一家黨員示範經營戶,店主叫李必席。他經營店舖的妻子説,“黨員示範經營戶”掛牌後,進店來看的和來買的顧客多了許多,因為有公開承諾,顧客購買珠寶就多了一份信任。雖然可以無條件退換貨,但自掛牌以來,還沒有遇到要退貨的。

  “黨員示範經營戶”的做法,不僅達到了消費者買得放心、經營者擴大銷量的雙贏效果,還帶動了其他商戶的誠信經營。蚌小二介紹,許多商戶紛紛效倣,公開承諾誠信經營和無條件退換貨,還有不少經營者申請入黨,其中17人被確認為入黨積極分子,挂出了“入黨積極分子示範經營戶”的標誌牌。

  而在申請入黨的經營者中,甚至還有外國人。來自緬甸的珠寶商人彭覺,現在是瑞麗市珠寶協會副會長。他用流利的漢語對記者説:“共産黨我喜歡呢,如果允許,我願意加入。(《半月談》2011年第11期,記者 李銀 伍曉陽)

  和順古鎮:企業黨建助推人和事順

  從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城往西約3公里,穿過一片稻田,踏著筆直的青石板大道一路前行,就到了“中國第一魅力名鎮”和順古鎮。遠遠看去,古鎮坐落在一片田園風光中。走進古鎮,那一個個依山傍水的宗祠,一棟棟典雅氣派的宅院,一處處盡顯厚重文化氣息的建築,使整個古鎮顯得古樸、靈秀、柔順。

  古鎮名不虛傳,但留給記者更深印象的是這裡無處不在的黨建文化。

  與其他旅遊景區不同的是,帶有黨徽的標牌在這裡特別突出。在和順古鎮入口處廣場上豎立著一排黨建活動展示欄,欄內展示的“公開承諾、評星定級,授旗評星”活動內容引得路人駐足觀看;在古鎮的入口處,為遊客提供服務的黨員服務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在各個遊覽場館,“黨員示範崗”隨處可見,佩戴黨徽的工作人員面帶微笑,貼心週到的服務讓遊客賓至如歸。

  作為旅遊勝地騰衝縣的重點景區之一,和順古鎮每年接待遊客數以百萬計。景區經營者是一家民營企業,這家企業負責人介紹説,其經營紅火的一個重要法寶就是緊緊抓住黨建工作不放鬆。

  在古鎮入口的黨員服務中心,佩戴黨徽的工作人員李曉丹微笑著介紹,這個中心是公司的黨員為遊客服務的地方,公佈了黨員的姓名、崗位、照片和服務承諾,設立了黨員監督臺,接受遊客和當地社區居民的監督,併為遊客提供景區介紹、諮詢和嚮導等服務。

  和順古鎮的經營主體為雲南柏聯和順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是一家民營企業,創立不久後企業就成立了黨支部,目前有黨員29名,分佈在景區各個樓堂館所和服務崗位上。柏聯和順公司副總經理、黨支部書記李建華説:“去年以來,公司設立了"黨員示範崗",把多數黨員安排在服務窗口和一線崗位上,實行佩戴黨徽和掛牌上崗,亮出黨員身份,微笑服務遊客。”

  李建華介紹,在黨員服務中心和每個黨員示範崗,公司黨員都做出6項公開承諾:不讓到騰衝的遊客在我這裡受冷落,不讓工作事項在我這裡積壓延誤,不讓工作差錯在我這裡發生,不讓違法違紀行為在我身上發生,不讓公司的形象因我受到影響,不讓遊客的利益因我受到侵害。

  “旅遊企業屬於服務行業,黨建工作如何體現共産黨員的先進性,我們理解,黨員應該在服務遊客中爭當標兵。”李建華表示,實行黨員亮出身份、公開承諾並接受監督,就是要牢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積極為遊客和當地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在各個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黨員示範崗"的設立,促使我們不斷改進服務。”身為黨員的古鎮總兵府客棧主管楊雲麗説,客棧常有客人遺失手機充電器、衣服甚至貴重物品,以前客棧只是保管好等客人來領取,如今則請客人登記時留下電話,發現遺失物品即與客人聯絡,有的離開騰衝了,她們還把物品郵寄給失主。

  和順古鎮保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祠堂、牌坊和民居等建築,居住著6000余名村民。2003年柏聯和順公司進駐古鎮時,村民擔心:這家公司不會是來搞房地産開發的吧,旅遊開發會不會破壞古鎮的風貌?面對村民的疑慮,如何處理古鎮保護與開發的關係、協調企業與村民的關係成為當務之急。

  李建華介紹,公司黨支部從這個棘手的問題入手,發揮黨組織聯絡群眾的紐帶作用,通過深入走訪和座談等形式,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願望,宣傳公司堅持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緩解了村民的擔心和疑慮,調和了企業與村民的關係。

  目前,不僅艾思奇等名人故居,宗祠、寺廟、洗衣亭、照壁、巷道等古建築受到了保護,鎮裏的古樹農田也被納入保護範圍,鄉民沒有被遷走,民風民俗原汁原味地展現在遊客面前。“我們是一個活著的古鎮。”和順古鎮保護委員會主任王達三説。

  李建華告訴記者,隨著景區的建設和發展,公司黨員從3人增加到29人,黨員的示範&&作用推動了景區服務質量不斷改進,遊客滿意度不斷提升,公司實力也不斷發展壯大。2003年公司銷售收入僅103萬元,去年突破了3800萬元,在短短7年時間內增長了30多倍。

  在聯絡和服務群眾中,柏聯和順公司黨支部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旅遊開發,使當地村民從旅遊發展中受益。目前公司450名員工中,85%以上是和順當地村民。公司還修建了特色小吃一條街、特色小商品一條街等店舖,無償提供給和順古鎮村民經營。

  與此同時,公司黨支部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扶持當地村民發展觀光農業,種植泡核桃、紅花油茶等,走旅遊農業生態化之路;鼓勵村民經營翡翠、藤編和刺繡等特色旅遊産品,延伸旅遊文化産業鏈。(《半月談》2011年第11期,記者 李銀 伍曉陽)

  以創新精神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

  訪雲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百如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是基層社會管理和各項事業發展的領導核心。作為邊疆、民族、貧困地區,雲南如何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最近,雲南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張百如接受了半月談記者專訪。

  記者:在新的形勢和條件下,雲南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總體思路是什麼?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效?

  張百如:黨的十七大以來,雲南省委根據中央部署和雲南省實際,堅持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認真組織實施“雲嶺先鋒”工程、邊疆黨建長廊建設、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等活動,對全省各個領域的基層黨建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通過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各級黨組織“黨要管黨”的意識明顯增強,黨建工作保障機制更加健全,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進一步擴大,黨員幹部隊伍素質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更加顯著。

  記者:基層黨組織建設,關鍵在人,關鍵在基層幹部隊伍,雲南省如何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

  張百如:雲南省委始終堅持把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新農村建設指導員隊伍和大學生“村官”隊伍作為重點,通過選優配強、強化管理、關心愛護,充分發揮基層幹部的重要作用。

  一是注重鄉鎮(街道)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面向基層的用人導向,注重從優秀村幹部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2010年公開選拔134名村(社區)幹部進入鄉鎮(街道)黨政班子。

  二是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拓寬村幹部來源,多渠道選拔優秀黨員擔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如迪慶藏族自治州選派鄉鎮公務員任村黨組織書記,臨滄市動員國家公職人員回鄉通過選舉進入“兩委”。同時,全面落實村幹部的各項待遇和保障,許多村幹部的月生活補貼已達到1000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1500元,消除了基層幹部的後顧之憂。

  三是選派新農村建設指導員。2007年以來,省委連續5年向行政村派出新農村建設工作指導員約7萬名,覆蓋了全部行政村。

  此外,大力抓好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基本實現了“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的目標。與此同時,暢通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通道。在今年全省鄉鎮黨委換屆中,共有872名大學生“村官”被選進了鄉鎮黨委班子。

  記者:針對個別地方基層黨組織運轉困難,雲南如何健全黨建工作保障機制,實現“有錢辦事”?

  張百如:一是建立基層黨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2010年起,要求縣(市、區)財政落實每個村、社區每年2萬元黨組織運轉經費,並把經費落實情況作為縣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是開展創業致富先鋒行動,千方百計發展壯大基層集體經濟。鼓勵和引導全省村(社區)按照“支部+協會”等模式,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三是積極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以挂鉤扶貧工作為主要載體,建立健全各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高校黨組織對口幫扶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制度,在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進行幫扶,推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良性發展。

  記者:以前部分地區村級組織“辦公無場地、活動無場所、服務無站點”,雲南省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張百如:雲南省堅持把組織活動場所作為基層組織和黨員幹部集中學習、開展活動的主要陣地,2008年以來,整合建設資金15.7億元,集中建設了6765個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一些地方還將活動場所向村民小組延伸。

  廣大基層黨組織利用活動場所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教育培訓活動,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成為村一級的議事決策中心、政策教育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科技培訓中心、民事調解中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陣地基礎。

  記者:在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和強化黨員教育管理方面,雲南採取了什麼措施?

  張百如:雲南省不斷創新基層組織設置,有效擴大了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

  一是創新農村基層組織設置。在有50名以上黨員的行政村設立黨總支,有3名以上黨員的村民小組設立黨支部,消除黨員空白村民小組4000余個。

  二是加大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組建黨組織的工作力度,真正做到了哪有群眾,哪就有黨員;哪有黨員,哪就有黨的組織;哪有黨的組織,哪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

  三是強化黨員隊伍建設。在農村,堅持“三個培養”,把優秀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半月談》2011年第11期,記者 伍曉陽)

  作者:李銀 伍曉陽 (來源:半月談)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黨建模式
  • 基層黨建
  • 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