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為使命而搏——記海軍工程大學海運補給系主任張良欣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9日 0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良欣(左)帶領課題組進行攻關。 王永康攝

  當石榴花開滿津門之際,記者來到海軍工程大學天津校區採訪,該校海運補給系主任張良欣教授的事跡給我們帶來強烈的震撼。

  作為我軍海運補給學科的創始人,他著眼人民海軍使命需求,爭分奪秒攻克難關,實現海軍海上補給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倣真訓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低層次向高層次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作為一個身患肺癌6年並4次復發的重症病人,他以超強的意志與病魔頑強抗爭,帶領全係同事先後編寫出海上補給專業教材8部,培養出400多名海上補給專業幹部和技術骨幹。與此同時,他完成科研成果15項,其中2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老師教不好書不僅誤人子弟,更可能影響一個民族的尊嚴。”病床上,他仍在為學生修改畢業論文

  熟悉張良欣的人都説,他求知幾近癡迷。

  1986年7月從國防科技大學系統工程與應用數學系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海軍後勤學院(海軍工程大學天津校區前身)數學教研室任教。他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連續兩年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員”。然而,他時時感覺到知識和本領的恐慌,學歷升級的緊迫感油然而生。1995年3月,他以優異成績考上北京理工大學斷裂力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成為該校的第一個博士。此後,他又以優異成績從天津大學結構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和天津大學管理工程博士後流動站順利出站,成為雙料“博士後”。

  2003年,張良欣被任命為海上補給教研室主任,2005年元月,他又被推到了海運補給系主任崗位上。職務提升,按説應該高興,可張良欣卻樂不起來。當時,全係12個教員,除他一個博士,其餘全是本科畢業,顯然難以擔當我軍“海上補給第一係”的教學科研重任。他語重心長地對同事們説:“為人師表要從&&學習做起。老師教不好書不僅誤人子弟,更可能影響一個民族的尊嚴。”

  由於長年超負荷運轉,張良欣的身體嚴重透支。2004年10月,他在工作崗位上突患心肌梗塞,被送進北京軍區總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出院後,他又像往常一樣沒日沒夜地忙於教學改革,投身課題研究。2005年9月,連續咳嗽多日的張良欣去北京軍區總醫院復查心臟,卻意外發現患了肺癌。張良欣一下懵了,整整發呆了兩天兩夜。第3天緩過神來後,他選擇了直面人生,幽默樂觀的天性又回到了他身上。

  做完肺部腫瘤切除手術和第一次化療,身體孱弱的張良欣無奈地躺在病床上。但強軍報國的使命感讓他忘記了病痛,當體力稍稍有點恢復,就把病房當成了辦公室。碩士研究生徐岩山本想趁著假期好好照顧導師幾天,沒想到張良欣在病床上一絲不茍地為他講起課來,望著臉色蒼白的導師因化療而一把一把地掉頭髮,小徐不禁潸然淚下。在張良欣的悉心指導下,徐岩山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學院優秀碩士論文。

  “在他的鞭策下,海運補給係教員百分之百實現了學歷升級。”天津校區院長王文才自豪地告訴記者。

  “我有一怕,怕因為我的病,影響海運補給這個新興學科的發展。”他帶領同事晝夜奮戰,實現了我軍海上補給教材體系零的突破

  當上系主任,張良欣掂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海運補給係作為國內全新的學科專業,教材少,教學設備匱乏,一切都得從“零”起步。2006年3月,正在北京軍區總醫院做第一次化療的張良欣利用治病間隙,把系裏負責教材編寫工作的其他6名教員叫到病床前,一一和他們定章節、定具體寫作思路和操作方法,並逐一規定了時間節點。教員們一寫完教材初稿,他就拖著虛弱的身體抓緊審閱修改。與此同時,他主動承擔了《外軍海上補給概論》教材重點章節的編寫任務。那段時間,為方便化療、放療,醫生在他的右手臂彎內埋植了一根滴注針頭,右手臂基本無法彎曲,寫字特別費勁。但張良欣寫著寫著就忘了那根針頭,幾次被其刺傷了血管,醫生只好重新埋植針頭。

  《外軍海上補給概論》剛脫稿,張良欣又馬不停蹄忙起了《聯合作戰海運保障》的譯著工作。這本近13萬字的外軍資料,張良欣和其他同志僅用半年時間就全部譯校完稿,付印出版。正是憑著這種頑強的毅力,張良欣帶領同事們苦戰一年多,先後完成了《海上補給裝備結構與原理》《海上補給勤務》等8本教材的編寫和修訂工作,其中5本新編教材被指定為海軍訓練教材,為提高海上補給訓練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抓教材建設的同時,張良欣帶領同事們又著手研發“海上補給模擬倣真訓練系統”。

  “我有一怕,怕因為我的病,影響海運補給這個新興學科的發展。”國外技術封鎖,國內又沒有現成的模式和資料可資借鑒,張良欣帶著課題組,一組數據一組數據地研究、整理,徹底搞清了整套海上補給模擬倣真訓練系統的機理。為了逼真地展示各類裝備海上補給訓練的過程,張良欣大膽採用三維視景技術,逼真地顯示各類裝備海上補給動作全過程。

  2006年6月,“海上補給模擬倣真訓練系統”進入專家評審階段,張良欣上午在醫院接受化療,下午照舊參加評審會議,接受各方專家的提問。評審專家組認為:這套模擬倣真訓練系統,所應用的三維視景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整個系統達到了海上補給模擬訓練的最高水平。

  過去搞一次海上補給訓練,就要動用部隊、艦船、飛機,經費開支很大。“海上補給模擬倣真訓練系統”的誕生,彌補了海上補給專業理論教學多,實際操作少的短板,節約了訓練資源,大大提高了訓練效益。目前,海運補給係已利用該系統培養了100多名海運補給指揮員和80多名中高級士官,他們已成為我人民海軍赴索馬裏、亞丁灣海域護航艦艇編隊補給、遠航出訪編隊補給的骨幹力量。

  “即便天天躺著,病還是不會馬上好起來。幹點活,心情還舒暢些。”他一邊輸液,一邊研究論證科研課題

  採訪張良欣,記者折服於他的樂觀與豁達。

  5月下旬,記者到天津校區採訪的第一天,因服用抗癌新藥,臉上長滿紅色藥疹的張良欣剛從北京回來。“此次到上級機關彙報某重點工程的3個課題的研究進展情況,總後軍交部領導非常滿意。按目前態勢,這3個課題可望在今年底全部圓滿完成。”他激動地告訴記者,完全看不出是個病人。

  “張良欣是個閒不住的人。”天津校區政委李曉強説,“他一邊服用新型的抗癌藥,一邊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地攻克海上補給的一個個科研難題。 ”

  “我們趕上了好時候,海上補給專業建設趕上了好時候啊!”張良欣感到渾身充滿了力量。他完全把病魔置之度外,由他指導研發的《海軍海上運輸補給輔助決策系統》《海上補給預案生成系統》等一批科研課題已在部隊推廣使用。

  2009年春季,肺癌第三次復發的張良欣,不想把時間浪費在往返治療的路途上,決定按照醫生開出的處方,在校區門診部輸液治療。躺在病床上,他心裏想的還是新上的科研課題。“即便天天躺著,病還是不會馬上好起來。幹點活,心情還舒暢些。我給你上課,也是在對自己進行‘話療’,雙重‘化療’,我會恢復得更快。”一天下午,他把係副主任和一名博士生叫到病房裏,一邊輸液,一邊研究某重點工程橫向液貨補給模擬器及補給物資艦內輸轉模擬訓練系統等課題。

  在張良欣的帶領下,海運補給係的科研學術活動越來越活躍。校區政治部主任李道勝向記者介紹,這幾年,海運補給係的科研項目成倍增長,從2005年張良欣患病以來的6年間,系裏已完成的重大科研課題就有11項,目前系裏在研的課題還很多,僅今年就有15項。2005年海運補給係僅有一項課題,4萬元科研經費。現在,他們的課題經費已經接近3000萬元。

責任編輯:唐亮

熱詞:

  • 張良欣
  • 海軍工程大學
  • 海運補給係
  •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