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紀念建黨90週年:18所高校90名學子踏上“追尋”之旅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8日 04: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

追尋小分隊在浙江嘉興南湖。

  本報記者 彭俊攝

陜甘寧小分隊在陜西漢中市南鄭縣山區茶園探尋革命老區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王樂文攝

  “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90多年前,青年毛澤東在湘江之畔激揚文字,揮斥方遒,發出中國青年的最強音。那時的他,以及許許多多的青年,正在苦苦追尋,追尋救國救民的真理。

  90多年後,一群青年學子踏上追尋之旅——追尋先輩們的足跡,感受新時代的脈動。

  5月4日下午,人民日報社編輯樓前的廣場上,舉行了紀念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大型主題活動“追尋”的出征儀式。全國18所高校的90名青年學子,組成9路小分隊,從這裡出發,尋訪90處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地點。

  就在4月2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向廣大青年學生提出了三點希望:把文化知識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帶上囑託和期望,帶著激情和夢想,出發!

  一個多月來,他們登紅船、上井岡、謁韶山、奔瑞金、赴遵義……向先輩請教、向未來承諾。一路追尋,腳步不息;穿越時空,心靈震撼。一座座劫後余存的舊址,一件件珍藏記憶的實物,一段段真實動人的故事,一位位經歷非凡的述者,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歷史是有溫度的,只要靠近,便會被溫暖

  有些建築具有恒久的生命。

  位於上海最繁華處的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修舊如舊。館外,腳手架剛剛拆除;館內,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的奎潮感慨不已:“這座小樓簡樸,卻坐看眼前的繁華。它不高大,卻是今天上海和中國許多高樓崛起的地基。”

  一樓大廳,面向鮮艷的黨旗,學生黨員站好隊形,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言。同學們説,這裡是歷史的現場,它凝聚的氣場如此強大,使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種豪邁感終生難忘。

  同樣的誓言在韶山迴響。

  包括73個補丁睡衣在內的1000多件毛澤東遺物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無言而真實地載錄著偉人的生活細節。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李羚讀的是黨史專業。“這一刻,我覺得和偉人的距離很近很近,他不是高高在上,他是親切的毛爺爺。”

  川東廣安一個普通的農家院落,這裡是鄧小平同志的誕生地。“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墻壁上鄧小平的話語,在隊員們心裏激蕩起浪花,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合軍説:“汲取精神力量,明晰人生方向。這正是偉人給予我們的寶貴財富。”

  歷史是有溫度的,只要你靠近,便會被溫暖、被感染。

  江西井岡山小井紅軍醫院遺址內光線昏暗,隊員們齊齊地舉起手機,借助著現代通信工具的光亮,逐字讀著曾志感人至深的文字——《生命熄滅的交代》:“死後不開追悼會;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岡山一棵樹下當肥料……”

  如今,一棵樹下立著一塊小小的石碑,上刻一行紅字:魂歸井岡——紅軍老戰士曾志之墓。

  生命之光熄滅,信念之火燎原。

  在蓮花縣,有這樣一位將軍,功勳卓著,卻因腦震蕩後遺症而無法繼續工作,於是毅然要求回家當農民。他對子女不徇私情,帶著鄉親改良田、修水庫,恩澤十里八鄉。他就是開國少將甘祖昌。

  甘祖昌將軍的夫人龔全珍,88歲高齡仍拄著拐杖來到蓮花縣第一槍紀念館,一口氣給同學們講了1個多小時。作為一名離休老黨員,她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莊嚴承諾:“健康時,每週到小學義務講課……生病時,不要浪費國家的錢財……去世後,將最後一個月的工資作為黨費上交……”

  歷史繼續著熱傳遞。

  在井岡山龍潭景區,革命烈士江治華的孫女江滿鳳做了10多年的保潔員。12歲那年,她意外發現了爺爺留下的手抄歌本,從此便開始傳唱。每天清掃完地面,她便站在路邊為遊客們唱山歌,被譽為“井岡百靈”。

  清華大學黃志民説:“追尋路上,我們遇到了很多革命後代,他們本可以去要求更好的生活,但卻默默無聞不失信念,這是最讓我們感動的地方。”

  “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所付出的巨大犧牲令人動容。找回曾經失去的信念,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義務。”天津大學管理工程專業的孟超説。

  南湖紅船的穿霧破浪、南昌起義的清脆槍聲、安源工人的轟轟烈烈、井岡火種的燎原神州、中央蘇區的創臻辟莽、淮海戰役的以弱勝強……恍惚間,歷史觸手可及。

  北京大學李梁説:“其實歷史並不單調、枯燥,當切身去學習和體會他們,會從心裏接受他們,被他們溫暖。”

  追尋中,有歷史的感動,也有現實的觸動

  先輩的義行壯舉、真知灼見,是寶貴的精神遺産,也暗含著對後輩的期許。

  登臨花明樓,極目遠眺,山清水秀,林茂竹修。花明園裏的一處倣古建築“修養亭”,其名正來自劉少奇同志著作《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修養亭裏,清風徐來,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沉浸在對新時期共産黨員修養問題的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的翟丕鋒説,《論共産黨員的修養》,對新時期大學生黨員的修養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文明以止,人文也”,通過接受人文精神的熏習和濡染,培育良好的人文修養,是大學生黨員塑造自身健康、完滿人格的要途,也是強化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提高為人民服務意識的必需。

  位於上海青浦練塘鎮的陳雲故居,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展示了陳雲同志90年波瀾壯闊的一生。庭園裏,有座小小“唯實亭”,南開大學馬列學院的王雪超説,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陳雲同志倡導“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並且身體力行,為全黨樹立了楷模。“沒有老一輩革命家堅持實事求是、不斷總結經驗,就不會有今天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

  穿越時空,歷史與現實相呼應。

  中國人民大學的白歌想起了學校東門口刻著“實事求是”四個字的那塊石頭:“‘説真話’,這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個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求是’——發現真理,擁護真理,更非易事。這需要高度的覺悟,也需要堅定的信念,還需要充分的實踐。”

  在“追尋”的日子裏,每一位被採訪對象都盡其所能,給予隊員們最熱情的介紹和最認真的接待。隊員們明白其中的深意。位於江西新建縣的“小平小道”紀念館,曾經與鄧小平在同一個車間勞動的陶端縉老人趕來了,為這些與自己孫輩同齡的青年學子講述親歷的歷史:“你們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能夠把我知道的真實的歷史告訴你們,我很開心。”

  在韶山村黨總支,這個源自“韶山特支”的黨支部與“追尋”湘鄂小分隊臨時黨支部開展了一次長達3小時的對話。第24任支書毛雨時深有感觸地寄語大學生,一定要珍惜青春年華,刻苦學習,努力做國家的棟樑之材。

  朱樂是在韶山工作了兩年的大學生村官:“跟農民群眾打成一片,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在服務農民群眾、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提高素質、提升境界,實現人生價值,這種體驗讓我感到快樂。”

  朱樂的話激起了同學們的共鳴。他們説,很多時候,自己在考慮未來的職業時,首先關心的是這個職業的薪酬待遇、發展前景等與個人密切相關的方方面面,而很少去考慮我們的工作能給周圍的世界創造多大的價值,能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多大的助推。

  隊員們追尋著先輩的足跡,追溯歷史,觀照現實。

  初夏,長沙縣開慧鄉的稻田裏,生機盎然。84年前,毛澤東將這裡作為他長達32天的農民運動考察的最後一站,最終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60年前,時任國家主席的劉少奇,來到了距離這裡不遠的天華大隊,蹲點調查了18天,了解農村基層的真實情況。

  5月7日,“追尋”的大學生們走進10戶農家,踏著偉人農戶調查之路,零距離感受著農村土地的氣息。種田不交稅,還有補貼拿,公路修到家,家用電器齊刷刷……村民們用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個故事,向隊員們講述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村的巨大變化。

  5月23日,隊員們來到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小崗村,參觀大包乾紀念館和沈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室。

  回望入口處按著紅手印的“包産到戶”契約,浙江大學葉丹丹深受觸動:“這種‘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精神是我們學生黨員需要著重培養的,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大包乾精神永不過時。”

  追尋中,有歷史的感動,也有現實的觸動。在調查手記裏,中國人民大學的張蓋倫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在入戶訪談之後,我忽然想到自己的老家。不知道那裏的父老鄉親們現在經濟狀況如何,文化娛樂生活如何,農田打理得如何,又有哪些自己的特殊需求?有時間,真應該多回鄉看看,站在家鄉的田埂上,嗅一嗅泥土的芬芳,看一看社會主義新農村現在究竟是什麼模樣。”

  “磨掉了陋習,磨礪了性格;堅定了信仰,收穫了快樂;學會了拼搏,領悟了成長”

  在瑞金,99歲的老紅軍劉家祁坐在輪椅上,向圍在身邊的隊員們敞開了回憶;在福建龍岩,95歲的老紅軍謝畢真,語重心長地給大學生講黨史、説感受,近兩個小時仍毫無倦意;三位在井岡山土生土長的先烈後人,用自己樸實的語言訴説著先輩的故事……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這些高舉著“追尋”旗幟的青年人,吸引著許多市民和遊客讚譽的目光。

  “這是我接待過的最認真的一個團隊,每個人都在仔細地聽、認真地記錄,非常難得。”在瑞金市葉坪革命舊址群,講解員楊麗珊説。

  在廣東“追尋”的最後一天,壓軸時刻安排在了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州,到梅州後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感悟了什麼?數日追尋,讓隊員們對黨史教育和理論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南昌大學哲學系的邢長江説,革命先輩的理想和信仰,是我們“追尋”的目標;而“追尋”路上那一部部鮮活的黨史、一個個曲折的故事、一張張靈動的面孔,是我們追尋信仰的橋梁和媒介。

  讓歷史激蕩青春,讓歷史照亮未來。

  “遵義會議、婁山關、四渡赤水,當這些教科書上的詞彙變成可見可感的實物實景,當無數的歷史細節和革命場景再現眼前,追尋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變得清晰。”華中科技大學的邢丙銀寫下這樣的感悟。

  在瑞金,紅軍後人賴雨亭向隊員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待解命題:當所有的歷史見證者都老去,誰來接過傳承的接力棒?

  十天十夜的追尋,在隊員們心中,引發越來越多的思考。曾經模糊的答案,漸漸清晰——“請相信我們!”年輕的聲音響亮作答。

  吸取紅色的養分,為了明天的出發。

  在“八七會議”會址,湘鄂小分隊的10名同學結束了“追尋”的行程。他們説,“八七會議”是黨新的開始,而“追尋”之旅對我們來説,也是人生一段新的旅程。“這一路走來的所思所想,早已深深鐫刻于我們心中,我們深知青年責任,並願意站出來,承擔屬於自己的這份責任,不辜負共和國的期待,也不辜負歷史的期待。”

  走過看過、思考過感動過,意氣風發的青春積蓄了出發的力量。

  “筆下有財産萬千,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龔瀛琦説:“拿起手中的筆,扛起肩上的擔,學習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從學習他們對真理的執著追求開始,不斷提高素質,做一個真正有修養的優秀新聞工作者。”

  從鄉間小道到大山深處,從偉人故里到革命老區,很多同學忽然覺得自己長大了,“我明白了這個和平的年代是祖祖輩輩用他們的奮戰換來的,我磨掉了陋習,磨礪了性格;我堅定了信仰,收穫了快樂;我學會了拼搏,領悟了成長。我也似乎明白‘追尋’之旅為何如此振奮人心,因為我們不能不被先烈們磐石無移的赤誠之心震撼和感動。”

  天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李岩説:“經過了戰爭中炮火和鮮血的洗禮,當年的普通農民成為理想信念堅定的共産主義戰士。我們也一樣,或許剛開始並沒有十分堅定的信仰,但通過不斷學習,會讓自己不斷成長,最終堅定信念,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産黨員。”

  歷史愈久遠,傳承愈重要。每一次對紅色歷史的“追尋”,絕不只是簡單地回味,而是應成為傳承與發揚的起點。正如“追尋”歸來的同學們所言,我們人生的“追尋”之旅才剛剛起步,10天的活動只是一個隆重而簡短的開場白,讓歷史的記憶成為我們腦海中真實感動的一部分,在崇敬與相信中勇敢地前行。紅色文化只有在不斷創新中才能更加熠熠生輝。

  理想不死,信念永生。讓崇高與堅定在“追尋”中繼續傳承。

  “追尋——我們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沿著先輩的足跡一步步前進;

  追尋——我們在9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重溫理想、堅定信念;

  追尋——我們用筆、用心記錄這個新時代;

  追尋——我們,在路上!”

  (本報記者溫素威、汪曉東執筆,本報記者彭俊、吳建群、孔祥武、張志峰、顏珂、卞民德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