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學者建言社會管理:構建小政府大社會強制度格局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話題緣起

  繼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將社會管理創新作為單獨一篇進行系統論述之後,最近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問題,強調要積極推進社會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制度、方法創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既是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推動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當前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社會矛盾凸顯期,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是一個亟待破解的重大課題。

  社會管理需要公眾參與  

  作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大國,我國目前正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社會矛盾的凸顯期,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日益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關注與重視,提上了黨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事實上,社會管理絕不只是黨和政府的事情,就公眾而言,社會管理既關係公眾,也需要公眾參與。喚起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自覺,創新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機制,培育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文化,是當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不容忽視的問題。

  公眾是社會管理的主體之一。社會管理的主體是政府、社會組織、公眾。政府理所當然是社會管理的主體,特別是在社會管理體制尚未健全的情況下,政府要發揮社會管理的主導作用,但社會管理絕不可能單獨依靠政府來完成,各類社會組織是社會管理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從社會管理的發展趨勢來看,“把社會還給社會(組織)”的呼聲日高,社會管理需要各類社會組織承擔相應的責任。公眾參與是社會管理的基礎,社會管理幅度的拓展有賴於公眾參與,由此決定公眾是社會管理的重要主體。從一定意義上來説,社會管理是一種“大管理”,社會管理的主體是多元的,不是單一的。而要實現社會管理各主體之間的協調一致,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要求各級黨委充分發揮在社會管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社會管理的合力,進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

  公眾參與社會管理能激發社會活力。社會管理的重要目標是促進社會和諧,和諧社會必定是充滿活力的社會,激發社會活力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和必然要求。公眾參與社會管理,能集中公眾社會管理的智慧和力量,調動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願望得到尊重,參與社會管理的活動得到支持,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得到發揮,這是激發社會活力的重要方面。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過程中,讓公眾表達出來,讓公眾行動起來,社會管理方面的社會活力才能充分顯現出來。

  公眾參與社會管理能增加社會的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讓公眾參與社會管理決策的過程,有助於增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與交流,促進公眾對政府社會管理政策、服務的了解、認可與支持;讓公眾參與對政府社會管理政策實施情況的監督,將公眾的滿意度作為對政府社會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有利於改進政府的社會管理服務,形成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同時,公眾在參與社會管理的過程中,也能增進對社會組織的了解與信任,有利於增強社會組織運行的透明度,規範社會組織運行,提高社會組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公眾參與社會管理,增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理解與信任,有利於防止和化解公眾與政府之間的衝突,增強政府與公眾之間的協調性;能使黨和政府找準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化解社會矛盾,減少社會衝突、社會對抗發生的可能。

  為推動公眾參與社會管理,首先,要喚起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自覺。黨和政府要通過多種途徑,使公眾認識到參與社會管理既是一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與責任。強化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喚起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自覺,公眾才會真正參與到社會管理之中。其次,要創新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機制。黨和政府要為公眾參與社會管理提供平臺和機會,如建立合理化建議制度,讓公眾提出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方案,黨和政府採納、吸收公眾的合理化建議;建立社會管理問責制度,讓公眾參與對政府社會管理績效的考核和評價;建立利益協調和利益表達機制,讓公眾參與協調、理順各種利益關係;建立社會矛盾化解機制,讓公眾參與社會矛盾的協商與解決。再次,要培育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文化氛圍。公眾參與社會管理意識的培育、參與社會管理能力的提高、參與社會管理精神的形成,需要相應的文化滋潤和文化支撐,黨和政府應著眼于培育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文化氛圍,通過文化熏陶,培育公眾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改變公眾對社會的冷漠、埋怨心態,讓參與社會管理成為公眾的生活習慣甚至生活方式。(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陳金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