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新華社社長撰文提出“媒體聯合國”引外媒關注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0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9年10月10日,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峰會執行主席、新華通訊社社長李從軍發表演講。新華社記者王建華攝 資料圖片

  美國《華爾街日報》6月1 日刊登新華社社長李從軍題為《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的文章,引起國際輿論關注。一些境外媒體迅速進行了轉載或報道。對於文章提出的“媒體聯合國”概念,一些西方媒體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 “新理念”:一些發展中國家媒體人士則認為這一理念 “鼓舞人心”。文章的發表同時在境內外網民中引起較大反響。

  美國主流媒體迅速轉引或報道《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一文,特別關注文章提出建立“媒體聯合國”的理念;該文被評為全球媒體“當日五佳專欄文章”之首。

  美國主流媒體《大西洋月刊》下屬的大西洋新聞網站和美國之音電臺網站6月1日、2日分別刊登報道,轉引介紹這篇文章。以引導推介當代“最重要新聞和思想”著稱的大西洋新聞網站還將這篇文章評為“當日五佳專欄文章”之首。

  大西洋新聞網站和美國之音在介紹該文觀點時説:文章中提出了創立“媒體聯合國”的概念,呼籲設立新的非政府組織來協調世界媒體。文章認為,國際傳媒的規則和實踐沒有跟上政治和經濟的變化,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秩序阻礙了全球傳媒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探索建立全球傳媒交流、協商的新機制,使其發揮協調甚至仲裁作用。

  大西洋新聞網站還報道説,文章建議將致力於進行公正報道、建立全球傳媒的“多贏”格局、在各種文化之間進行範圍廣泛的討論、推動加強媒體責任這四大要素納入媒體的新價值體系之中。文章以體育運動為例,生動地闡述了建立新的國際傳播秩序以扭轉發展中國家傳媒的邊緣化趨勢、促進國際媒體間良性互動的觀點。

  《華爾街日報》刊載新華社社長文章: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

  來自俄羅斯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常駐聯合國的媒體人士紛紛表示,文章就構建世界傳媒新秩序“提出了新觀點”,“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並“引發了強烈的共鳴”。

  俄塔社聯合國分社社長基基洛在致新華社的電子郵件中説,文章的觀點引起了他的強烈共鳴,他當天就將文章要點編成新聞稿進行了報道。他説:“這篇文章非常及時,切中要害。在當前國際新聞報道領域存在嚴重的不平衡與不平等狀態,這是公開的秘密。”

  基基洛説:“因此,李先生呼籲建立國際傳播新秩序,呼籲建立一個協調全球傳媒的機制。他的呼籲值得歡迎,而且有必要在合適的國際論壇中進行進一步探討。”他説:“中俄作為聯合國的成員國,應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這一問題。”

  墨西哥通訊社聯合國分社社長格雷羅認為,文章提出了“令人感興趣和鼓舞的觀點”。他在致新華社的電子郵件中評論説:“目前,在世界信息流動方面確實存在不平衡狀態。發達國家長期將信息議程強加在其他國家頭上。發展中國家一直無法對抗來自富裕國家的、經常包括大量具有片面、偏頗內容的新聞報道。”

  格雷羅説:“文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為今後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開了個好頭。讀了李先生的文章後,我感到在世界信息流動方面繼續保持現狀不符合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利益。貧窮國家的媒體必須在如何處理和引導輿論方面更加活躍。而關於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源以幫助其建設強大的媒體機構的想法非常了不起。這主要因為,信息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非常重要。”

  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報紙《黎明報》常駐聯合國首席記者海德爾在閱讀文章後表示:“文章中提出的四項原則,將有助於在當今力量分化的世界改進人們之間的交流,增進人們之間的了解,有助於維護國際和平。加強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新聞流動在當前很有必要,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多是負面新聞。”

  海德爾説:“在這一點上,李先生關於通過改變規則來進行建設性改革並重建交流橋梁的呼籲應當得到所有人的歡迎,尤其應得到發達國家新聞傳媒管理人員的歡迎。”

  尼日利亞通訊社常駐聯合國的首席記者舒艾布在致新華社的電子郵件中説:“文章對當前形勢來説是非常適當、十分及時的。因為,目前的現實表明迫切需要改革全球傳媒業以應對當前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挑戰。”

  舒艾布説:“我非常贊同文章的觀點,即全世界都應探索建立一個機制及國際機構以協調全球傳媒業。” 他説:“尋求建立這一協調機制的行動將為建立一個平衡的全球傳媒秩序提供便利,同時也將有助於更有效地解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信息流動問題。”

  許多西方媒體人士認為文章觀點頗有新意,值得推介。一些美國學者認為,“媒體聯合國”的建設雖有難度,但文章提出的實現傳媒交流的目標“是有價值的”。

  大西洋新聞網站編輯迪克森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他們之所以選擇《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這篇文章作為最佳專欄文章,是因為文章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而且作者來自中國,又是一家通訊社的社長, “我們認為我們的讀者會感興趣”。

  迪克森説,該網站選擇最佳專欄文章的標準是,文章就某一重要話題提出“一個我們前所未聞的、有意思的論點,或者一個偉大的想法”。她認為,《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一文“肯定會改變人們對傳媒的某些看法”。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清水正夫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她非常贊同文章提出的各國交流及媒體傳播方面不平等的問題。她認為,最近世界上發生的一些事件,凸顯了“媒體超級大國”在新聞報道方面存在的不足,現在急需讓更多不同的聲音傳播出去。

  清水説,這篇文章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是件“令人鼓舞和振奮”的事,這表明此問題的重要性得到了認可,同時也使人們對改進國際傳播管理的必要性予以關注。她還認為,文章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被視作經濟大國的中國,正準備通過媒體邁出擴大全球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聯合國記者協會主席、意大利新聞集團常駐聯合國特約記者皮奧利在致新華社的電子郵件中説,文章提出了一個“令人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也指出了當前國際信息傳播的現狀,這為展開相關討論開了個好頭。他表示希望李先生今後能再寫文章,詳細論述聯合國及其有關機構在這方面應發揮什麼樣的具體作用的問題。

  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肖倫斯坦媒體、政治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瓊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李從軍社長提出的實現傳媒交流的目標“是有價值的”。他同時認為“國際信息傳播主要呈從西方和北半球流向東方和南半球的流通狀態”的看法是準確的。關於文章中提出的建立世界媒體新秩序的主張,瓊斯認為,這種表述“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現在的關鍵是以何種方式去實現這一理想。

  《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一文在《華爾街日報》刊登後,在境內外網站上引起較大反響。西方網民作出不同評論,而國內網民則一致表示支持。

  在境外相關網站上,有西方網民對文章觀點表示認同,也有一些表示不同看法的帖文。《華爾街日報》網站上署名“哈裏?劉易斯”、“斯圖爾特?厄本“、“馬克?安托斯”、“克萊?庫克西”的跟帖,質疑倡導建立世界媒體新秩序的動機,聲稱不能在傳媒領域“給中國權力”。

  以“勞倫斯?弗羅穆”為代表的一些網民鼓吹在思想和信息領域的“達爾文主義”,稱西方媒體支配國際輿論的情況是所謂“自由市場”決定的,各家媒體在進行“成王敗寇”的競爭,西方媒體因其提供的新聞“物美價廉”而佔據了市場。

  署名“保羅?庫珀”的網民與他在帖文中所主張的 “新聞自由”相矛盾,直接指責《華爾街日報》刊登新華社社長的文章是“冒犯讀者”。但他的言論遭到不少網民批駁。署名“唐娜?肖”的網民認為,《華爾街日報》刊登這篇文章具有啟發意義,了解對方的想法終歸是好事。“我覺得這篇文章非常有趣是因為在這裡,我們每天也都在抱怨媒體不公正。”署名“伊恩?約翰遜”的網民則呼籲:所有國家的媒體都應有權平等參與國際交流。

  《構建國際輿論新秩序》一文被國內網站轉載後,國內網民普遍認為這篇文章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中國搶佔國際輿論制高點。網民“松賧”説,這篇文章“有可能載入新聞輿論傳播史冊”。網民“樊凡”認為,文章字裏行間“充滿了一個新聞機構的技巧和內涵”。網民 “江山多嬌”説,文章表達的觀點堅守了中國的世界責任.體現了中國倡導世界和諧發展的理念,道出了中國對國際輿論新秩序的追求。網民“ARK”説,搶佔國際輿論高地,對於一個發展中的實體很重要,避免被誤讀、被抹黑,就需要一個相對公平、寬鬆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