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森林讓城市更美好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0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通過這幾年的城市森林建設,大連變得越來越漂亮了,很多像我這樣的外地人都紛紛來這裡買房安家。”家住大連甘井子區第五郡小區的紀先生説,他之所以選擇在這裡居住,主要是看中了這裡的綠化好。

  隨著森林大連建設的推進,大連的綠色一天天增多,這讓大連人的幸福感與日俱增。不只是大連,森林城市建設的綠色之風,讓很多居民都切身感受到了森林給城市帶來的變化,給自己的生活品質改善帶來的促進作用。

  “讓綠色更加貼近人們的生産生活,讓森林更好地服務於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讓城市森林建設更加強勁地帶動城鄉生態建設一體化發展。”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介紹説,這是中國城市森林建設的鮮明特徵。近些年來,在“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理念的指導下,我國各地紮實推進城市森林建設,城市森林建設正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順應百姓生態需求的民心工程

  多年來,我國造林綠化多在廣大農村、荒山原野進行,建成的森林主要在遠離人居的山上,城市居民難以直接享受到。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改善身邊生態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把森林建在城市、把綠色留在身邊,已成為城市生態建設的現實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訴求。順應這一趨勢和需求,我國在繼續抓好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身邊增綠”行動。通過推進城市森林建設,讓森林進社區、進工廠、進校園、進軍營,把森林綠地搬到城市居民的身邊。

  近年來,各地把城市森林建設與城市發展、民生改善緊密結合起來,政府強力推動,全民傾心打造。為了推進城市森林建設工作,許多城市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抓,把新增森林綠地面積作為每年承諾為民辦實事之一。廣大市民以各種形式支持並參與城市森林建設。在很多城市,各級領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職工、學生和駐地官兵紛紛參加造林綠化活動。

  在很多城市,日益增加的森林綠地,讓市民有了更多休閒遊憩去處。如今,在廣西梧州萬秀區,市民感受城市變化最大的就是城市裏森林多了、綠地大了、綠意濃了。在武漢,居民出門見綠,推窗賞景,足不出市,即可觀山水秀色,賞四季花木。

  民生工程得民心。一位去年參加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的市長坦言:“蓋房子上項目動遷老百姓提意見的多、告狀的多,但建設城市森林老百姓都投贊成票,沒有一個上訪告狀的。”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對部分大中城市的一項調查表明,90%以上的城鄉居民支持城市森林建設。國家林業局對22個“國家森林城市”開展的問卷調查顯示,85%的市民希望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改善居住環境和城市生態面貌。

  打造低碳宜居城市的綠色行動

  森林進城,已成為眼下各地打造宜居城市的主流。一個城市,人均森林佔有量,既是市民生活品質的象徵,也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標誌。吉林琿春市市長姜虎權認為,“一個缺少森林的城市,是沒有生命力的城市。”美國1972年通過《城市森林法》,要求把森林引入城市。華盛頓、莫斯科、堪培拉等許多城市都積極推進城市森林建設。發展城市森林已成為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

  過去,我國的城市綠化過分注重外觀形式、精雕細刻,難以讓人親近,生態功能低下,而且城鄉分割,城鄉不均等化現象嚴重。2004年以來,在國際城市綠化發展潮流的帶動和引導下,各地積極發展城市森林,並在實踐中探索成功做法:堅持把森林作為城市中有生命的重要基礎設施,納入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之中;統籌城鄉生態建設,做到規劃一體化、投資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管理一體化;造林樹種選擇本地化、森林綠地配置多樣化、人工管護措施近自然化;循序漸進,不搞一夜成林,不搞“運動式”推進,不搞古樹大樹移栽。做到城市、森林、園林“三者融合”,城區、近郊、遠郊“三位一體”,水網、路網、林網“三網合一”,喬木、灌木、地被植物“三頭並舉”,生態林、産業林和城市景觀林“三林共建”。這些先進理念和做法使中國城市森林建設沿著科學軌道快速發展。

  武漢市採取中心城區、兩個開發區與遠城區分別“結對”,推進城市森林建設。在新疆阿克蘇,城區形成了高低錯落、各具特色的森林景致,60多萬畝果林環繞著城區,當地居民高興地説,“我們就生活在果園中。”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轉變發展方式,積極打造低碳城市,努力實現綠色發展。貴陽、瀋陽、長沙、成都、廣州、杭州、武漢等城市,對城市進行以森林為主的生態系統改造,全面提升了城市生態功能,增加了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潛力,為進一步發展贏得了更廣闊的空間。山西省朔州市作為全國著名的煤電城市,通過實施“挖一噸煤、植一棵樹”的以煤補林政策,迅速提高了森林面積。目前該市增加的城市森林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1130萬噸。

  全球氣候變化挑戰越來越嚴峻,城市居民生態文明意識越來越強,低碳生活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發展城市森林,推進“身邊增綠”,幫助市民通過植樹綠化來消除自己的碳足跡,實現低碳生活,也受到越來越多城市居民的歡迎。

  實現林業“雙增”目標的重要抓手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向國際社會作出了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的“雙增”承諾。為此,國家“十二五”規劃也將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確定為約束性指標。實現“雙增”目標,成為我國林業工作的中心任務。

  為實現“雙增”目標,各地積極推進城市森林建設。近幾年來,在城市森林建設的推動下,各地造林綠化和生態建設實現了快速發展。杭州市以大工程帶動城市森林生態建設,累計投資500多億元,相繼完成了一批重點綠化工程。廣州市5年投資400多億元實施以城市森林建設為主的“青山綠地、碧水藍天”工程。重慶市積極打造“森林重慶”,2010年新造林面積達830萬畝,一年栽樹相當於過去十年。大連市從2011年起連續兩年每年投入100億元開展城市森林建設,加快造林綠化。

  根據國家林業局對全國22個國家森林城市的統計,其森林覆蓋率在創建活動開展的3—5年期間年均提高0.8個百分點以上,是全國同期水平的近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