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全國各地舉行豐富多彩活動歡慶端午佳節(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6日 19: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6日,廣東汕頭龍湖區新溪鎮端午節龍舟賽在韓江支流新津河上舉行,一支參賽龍舟隊的隊員們奮力划槳爭先。 新華社發(姚軍攝)

  新華網北京6月6日電 端午小長假期間,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群眾紛紛舉辦賽龍舟、品粽香、民俗表演、文化展演等活動,歡度傳統端午佳節。

  北京市第三屆端午文化節活動囊括非遺展示、健康諮詢、展覽講座、經典誦讀、節日慰問等7大類151項活動,力求突出群眾性、廣泛性和共享性。

  首都圖書館聯手北京民俗博物館推出了“話説端午”展覽。這裡用生動的文字和圖片,詳細介紹豐富多彩的端午節習俗,包括喝菖蒲酒、懸挂艾蒿、纏五色線、採集百藥、龍舟競渡等。首都圖書館還推出“巧手過端午”活動。有老師現場教授觀眾製作五色線、纏五彩粽的手工技藝。為了讓參與者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這裡還設置了智力闖關遊戲,只要一次連續答對10道有關端午的知識問答,就可以獲得一個精緻的香囊。

  為使廣大市民更好地領略上海的都市風情,上海市部分景點、旅遊企業精心策劃,積極準備,推出一系列適合市民端午文化遊的節目。

  在上海寶山區,舉行了“第八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暨第五屆羅店燈彩年會”,在展示雙龍戲珠燈、塔燈、龍船燈等特色燈彩的同時,融入燈謎的有獎競猜活動。在上海朱家角、楓涇古鎮,舉辦了包括體驗包粽子、制香囊、當新娘、聽評彈等民俗活動,以及民間草編、剪影、畫板、針織等傳統手工藝表演。

  廣州自農曆五月初一拉開序幕的龍舟競渡活動,在端午節當天進入了最高潮。位於城市中心區域的獵德涌、楊箕涌和荔枝灣涌成為了最熱門的觀景點。尤其是荔枝灣封涌18年後首次舉行劃龍舟活動,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

  62歲的廣州市民黃桂瓊由於身體原因多年未看龍舟的熱鬧,但是,今年她親眼觀看闊別了十多年的荔枝灣龍舟活動。“這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回憶,聽到龍舟的鼓點和號子,心裏就舒暢、有力量,看著年輕人那麼奮力地劃龍舟,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起為他們加油!”她説。

  每到端午,西溪龍舟文化節都是杭州城內端午節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而“五常龍舟勝會”大名鼎鼎,已經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西溪濕地蔣村和洪園五常港南段,當天儘管天上下著雨,但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數千市民冒雨在此觀看劃龍舟。細雨濛濛中,杭州西溪五常村12歲的朱冰濤特別開心,“今年端午,我、我爸爸、我爺爺都要上場,我負責敲小鑼,按節拍敲一定好聽。”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當地土族群眾以“插白”“插柳”“護青苗”等獨有的形式歡慶端午佳節。

  “插白”儀式結束後,每家每戶都會帶上事先準備好的食品、水酒等,舉家到林地裏踏青遊玩。河邊的林地裏,早已搭起了一頂頂白色的帳篷。

  村民萬瑪多傑告訴我們,在端午節時,絕大多數外出打工的人會回家與親人團聚,團圓共慶的寓意貫穿其間。

  武漢市首屆職工龍舟大賽6日上午在東湖聽濤景區舉行決戰,鼓點聲中,船槳飛揚,萬餘市民爭相觀賞,一片歡騰。

  儘管雨後霧濛濛,卻絲毫沒有影響運動員們奪冠的心情。但見東湖水面上,彩繪盛裝的龍舟逐浪競渡,運動員們奮力揮槳,勇猛衝刺;岸邊觀眾們熱情十足,吶喊助威,場面十分熱鬧。

  在受災嚴重的江漢平原,一些地方百舟爭流、槳聲熱鬧,人們在激烈的龍舟競賽中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節奏感很強的號子聲中,11條龍舟競發,船槳濺起的水花迅速地被拋在了後面,河道兩邊站滿了鼓勁加油的人。

  據了解,這次舉行賽龍舟的九龍淵是荊州市的內河,目前水深有2米多,比正常年份少了50厘米多,在賽龍舟之前,這裡的水是沿岸農民抗旱的“寶水”。

  在屈原的故鄉湖北秭歸縣,受旱災影響,這裡舉行了簡樸的端午節慶活動。“很多領導幹部、群眾都忙著抗旱,今年端午節慶各種活動瘦身。”秭歸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熊相軍説。

  賽龍舟是屈原故里一年重要的民俗活動。因為屈原的緣故,當地人過端午節像過年一樣。今年由於大旱,即使有調水補給,進行龍舟比賽的水域水深還是比往年淺了近1米。以前河面可以讓四隻龍舟並排行進,現在只能容納兩隻船,但當地群眾依舊熱情不減,很多外出打工的青年紛紛趕回來參加龍舟賽。(采寫:李亞紅、王蔚、黃浩苑、黃深鋼、顧玲、張紅玲、俞儉、劉紫淩、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