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朱清時:南科大學生拒絕高考 應讓許多官員老師汗顏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6日 01: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又到一年高考時

一名高三學生在緊張地備戰。(資料圖片)本報記者王磊攝

  朱清時 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8年6月,就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任內推進了教學、科研、管理和後勤服務等多項改革。2009年,經過歷時一年多的全球範圍遴選,卸任中科大校長一職的他成為南方科技大學(籌)首任校長。

  今年3月,籌建多時但仍未獲招生資格的南方科技大學宣佈“自授文憑”,並繞過高考招生體系,自主招收45名學生進入該校學習。5月27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堅持依法辦學,要遵循國家基本的教育制度。學者分析,教育部此言意味著南科大已招的45名學生必須回校參加高考。

  高考將在明後兩天進行。南科大校方表示,這兩日將正常上課;此前,45名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則在網上發出了拒絕參加高考的公開信。

  南科大的教改遇到了怎樣的困難?作為大學“去行政化”中最為矚目的一塊試驗田,該校的改革方向在哪?近日,本報對話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

  【這45個青年拿他們一生的前途來參加我們的教改實驗,現在突然叫他們去參加馬上要舉行的高考。成績好不好姑且不説,回去參加高考就是回到了體制內,實驗還有什麼意義。】

  京華時報:這些學生拒絕參加高考的事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南科大是否有壓力?

  朱清時:壓力是相當大的,而且是顛覆性的。因為這些學生是我們號召來參加教改實驗。這個實驗的核心內容就是自主招生、文憑自授,只有學到真本事,被社會認可,才有含金量。這45個非常優秀的熱血青年拿他們一生的前途參加我們的教改實驗。他們來參加應該是很值得珍重的。我們也精心安排課程,保證讓他們學到真知識。現在突然叫他們去參加馬上要舉行的高考,可想而知對他們是多大的打擊。高考成績好不好姑且不説,回去參加高考就是讓所有人都回到體制內。這樣的實驗還有什麼意義。

  京華時報:這個消息,你是從社會上得知的,還是的確收到了行政部門下的指令?

  朱清時:社會上傳的消息還只是一些表面,我們確實收到了行政部門下的文件。

  京華時報:學生的這封公開信發表前,你是否知道這件事?

  朱清時:我真的一點都不知道。當時上級找我談話,告訴我説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來做,讓學生參加高考。我當然據理力爭,無效。但又不能讓學校出面抵制,畢竟南科大是市政府辦的,於是我只能讓學生自己選擇。為了回避,我一直到現在都不在學校。

  京華時報:你是否看了公開信的內容?你怎麼評價這些學生的見解?

  朱清時:我最(受)鼓舞的就是這點,我沒想到學生能想得那麼清楚透徹,那麼有勇氣。教改那麼深刻的問題,他們一目了然,他們讓我覺得中國教改是有希望的。他們甚至比很多成年人、官員和老師,都要有勇氣的多,我覺得那些官員和老師在他們面前應該汗顏。

  京華時報:學生是否參加高考,影響在南科大就讀嗎?

  朱清時:那當然不影響,因為他們已經被南科大錄取了。這件事,大家之前都沒有想到,因為教育部還沒有批准我們學校招生,我們在高考中還沒有錄取代碼,無法填報志願,我們怎麼能在高考中招生呢?所以我是反對讓我們的學生回去參加高考的。即使我們的學生回去參加高考了,我們最後通過什麼手續來錄取他們?

  京華時報:在目前的情況下,下一期還擴招嗎?

  朱清時:現在還沒有定數,因為這一關還沒有渡過,大局還沒有定。

  【這是中國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從此以後,就有一所學校不是靠行政官員的指令來運轉。不管完不完善,缺點有多少,但它終於誕生了。】

  京華時報:有消息説,被譽為中國高校第一部基本法的《南方科技大學管理暫行辦法》已經確定,要自7月1日起實施。你是否看到了最終的版本?

  朱清時:前面的版本看過,之後還送到教育部修改了一下,目前我還沒有看見最終版。

  京華時報:制定這個辦法的意義是什麼?

  朱清時:意義非常重大,這是中國高校第一次有了基本法。從此以後,就有一所學校不是靠行政官員的指令來運轉,而是靠一部有法規性質的行政條例。這是改革到現在最實質性的進步,因為這不僅是個理念,不僅是個方案,而是一種新體制的誕生。不管完不完善,缺點有多少,但它終於誕生了。這是從無到有的一件大事。

  京華時報:這個辦法裏,學校有多少自主權?

  朱清時:市政府法制辦和我們學校是兩家主要的起草單位。但是每個條款都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表態,他們總是按照他們的願望來修改。

  京華時報:經過這些修改,南科大自己的意見能有多大程度上的體現?學校能接受這些修改嗎?

  朱清時:我覺得,大體格局還是按照學校的願望來實現的。修改的地方很多,我們是要有一些妥協。目前這部法規是暫行的行政條例,在試運行中,發現問題可以在正式立法時修正。

  京華時報:大學去行政化是教育界人士的共識。這一點,在管理辦法中有怎樣的體現?

  朱清時:管理辦法規定了學校的領導體制。沒有這部法規以前,我們每一件事,都要和政府對應的部門打報告。比如我們要招人,要給人力資源局打報告;要買東西了,要給財務部門打報告;要建實驗室了,要給發改委打報告……這是不勝其煩的,而且每個相關部門都會把它的觀念加到我們頭上來管我們。

  現在這部法規就確定,政府設立南方科技大學理事會,市長是理事長,政府的主要負責人也都在理事會中,理事會還有學校的人和很多社會知名人士。學校的大事就交到理事會上討論,一年只開兩三次會,如人才發展規劃、學科發展規劃等。理事會要尊重每一個理事的意見,決策更科學民主。會開完後,政府其他部門就不用再干預。

  京華時報:理事會成員中是否規定了政府和學校所佔席位的比例?

  朱清時:現在沒有明確規定,正在磨合中。通過現實來看,政府佔了不到1/3,學校也不到1/3,最大一塊是社會知名人士,包括教育家、企業家、學者等。

  【我就拿這個管理辦法和市委組織部商量,告訴他們南方科大的副校長應該由校長提名,理事會審批通過後,理事會任命。他們才知道這些。】

  京華時報:之前深圳組織部為南科大招局級副校長,引起了社會對南科大“去行政化”的質疑,這個公告你事前是否知曉?

  朱清時:這次招聘,其實事先沒有經過我們看,我也不知道會出這樣的公告。這是因為組織部招聘時習慣寫行政級別等內容。

  京華時報:你認為是個誤會,那這樣的誤會今後是否還會産生?

  朱清時:那時候,南科大暫行管理辦法還沒有正式通過。我就拿這個管理辦法和市委組織部商量,告訴他們南方科大的副校長應該由校長提名,理事會審批通過後,理事會任命。他們才知道這些。如果在7月1日管理辦法生效以後,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了。

  京華時報:管理辦法馬上就要實施,但目前副校長的9個候選人也已經産生了,他們通過怎樣的程序上任?怎樣解決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朱清時:這個問題不是我能回答的,現在我在努力爭取。如果等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我就可以據理力爭了。

  京華時報:招聘到的副校長是否還有行政級別?

  朱清時:肯定沒有行政級別。

  【學校裏不是誰官大誰説了算,而是誰有真理誰説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將圍繞著科研。】

  京華時報:我們聽説,去年年底你寫自主招生公開信的時候,壓力大得沒法睡覺。如今你再次説遭受巨大壓力。哪一次壓力更大?

  朱清時:現在的壓力要大得多。當初寫公開信的時候,我是要號召這些年輕人參加這個實驗,讓他們放棄國家學籍和教育部發的文憑。這在現在文憑主義盛行的時代是個相當難的事,我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回應。現在他們參與了,我的責任更大了,要把這件事做好,如履薄冰。我希望他們都能成才,都能受社會歡迎。如何能夠做到這點,現在很焦慮。

  京華時報:你説你不能改革就辭職。現在的局面,你覺得還有希望嗎,還想繼續幹下去嗎?

  朱清時:這個事情我還想摸索一段後再來回答,現在還不到下判斷的時候。對我來講,我這麼大年紀,家也在合肥,家庭成員都希望我儘快回去,如果沒有實質意義的改革,辦一個普通學校,完全可以找比我年輕,年富力強的人,我就沒有在這裡做的意義了。

  京華時報:在你心目中,中國大學需要怎樣的校長?

  朱清時:大學校長一定要懂教育,只有懂教育才能理解教授們的意志。所以,派一個同級別的行政幹部來當校長,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人再能幹,如果不懂教育,會把事情搞糟。教育的最高規律,就是不要以個人意志去干預教育,而要按照教育的客觀規律去做。一個真正的教育家一定真正了解教育的客觀規律,不好大喜功,更不可能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京華時報:什麼樣的學校是你心中理想的大學?

  朱清時:我想在中國辦一所加州理工學院。它是學術主導最典型的範例。錢學森曾指出他的老師有錯誤,兩人爭得面紅耳赤。第二天早晨,老師來到錢學森門口對他説:昨天你對了,我錯了這就是去行政化。學校裏不是誰官大誰説了算,而是誰有真理誰説了算。我希望,在南方科大,所有的事情也都將圍繞著科研,教授治校,讓學術主導。

  關鍵詞

  南科大學生拒絕高考事件

  去年年底,籌建多時卻仍未獲得教育部招生資格的南科大宣佈將自主招生,並“自授文憑”。今年3月,該校繞過高考招生體系,自主招收了首批45名學生入校學習。

  5月27日,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教育部支持南科大的教改探索,但任何改革首先要堅持依法辦學,要遵循國家基本的教育制度,以制度來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

  5月底,45名南科大學生在網上發表公開信拒絕參加高考。該信稱:“教育部做出這項決定,我們是可以理解的,同時也是難以接受的”。

  昨天,南科大有關人士透露,高考期間,該校將正常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