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倚天鑄劍破蒼穹(紅旗飄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5日 04: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資料圖片

  【編者的話】

  航天技術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然而,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在航天技術領域實行了嚴厲的封鎖。要在這個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在這個尖端領域,共産黨員勇敢地站出來,衝鋒陷陣,攻克一道又一道世界難題,把自己的航天員送入太空,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飄舞!

  從“東方紅一號”衛星到“北斗”導航衛星,從長二F到長三甲運載火箭,從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二號,從荒漠到戈壁,從深山到大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數不清的共産黨員前赴後繼,戰鬥在最危險的崗位,出現在最艱苦的地方。在這支善打硬仗的航天科技隊伍中,黨員比例達到50%—60%。

  請記住這個光輝的時刻:2003年10月15日18時40分50秒,中國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展示中國國旗,這一時刻曾讓多少華夏兒女熱淚盈眶!每一次航天發射,都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每一個航天型號的誕生,都見證了中國的發展。

  以共産黨員為骨幹的航天科技隊伍,為祖國贏得了進入太空的入場券和發言權。

  航天精神,創造中國“航天奇跡”

  1948年,留學美國的任新民收到家鄉來信,得知未滿3歲的兒子不幸夭折,他流著淚給遠在家鄉的妻子寫了回信:我對不起你,一個男子漢不僅不能養活自己的妻子,更保護不住自己的孩子,但是現在我們國家還很窮,我必須要讀書救國,等我能報效國家後,一定再報答你。

  新中國成立後,任新民和許多海外赤子一樣,衝破重重阻力毅然歸國。為了祖國的強盛和安全,他曆盡艱辛,克服重重困難,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我國火箭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航天技術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

  今天,當人們驚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速度時,也有人在悄悄探尋中國“航天奇跡”的秘籍。答案是 “航天精神”,即:熱愛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勇於登攀、敢於超越的進取意識;科學求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同舟共濟、團結協作的大局觀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可以説,航天精神是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航天領域的繼承與發展。

  堅定信念,壓力責任未敢忘

  楊寶奎,我國飛航系統總體設計專家,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共産黨員。

  60多歲的楊寶奎身材魁梧、聲音洪亮、博聞強記。他每年都要駐紮在戈壁灘做好幾個月試驗。10多年下來,有近一半的時間在大漠度過。

  一次,某重點型號研製進入決戰階段後,舵機帶飛試驗卻出現了故障!作為該型號的總指揮,千百雙眼睛都在看著楊寶奎,壓力巨大,可想而知!

  艱苦的歸零工作整整進行了100天。4月的戈壁灘,狂風四起,黃沙飛揚。楊寶奎帶領隊員在試驗場地常常一站就是幾個小時,別人勸他回到車上休息一會兒,他倔強地搖頭拒絕。每天都是連軸轉,身心憔悴,一百天下來,他瘦了十幾斤!

  試驗中,飛行狀態非常好!然而在監控大廳的屏幕上卻什麼也沒看到。楊寶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一步跨出大廳,跳上車,火速趕往靶標處。當看到擊中目標且穿靶而過時,他一下子就坐到了地上,一句話也沒説出來,淚水奪眶而出。

  天道酬勤。突出的成績和傑出的貢獻,讓楊寶奎和他的團隊分別於2005年和2006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鮮花榮譽紛至沓來,但楊寶奎淡然處之。他始終牢記:壓力責任未敢忘,抓緊學習未敢忘。這是他對祖國的承諾,也是在艱難困苦中支撐他永不停歇的內心信念。

  淡泊名利,航天人的崇高品質

  為了民族和國家的整體利益,航天人必須具有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共産黨員屠守鍔,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勳,我國著名的火箭總體設計專家。從1985年起,他先後領導解決了若干重要型號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參與了我國運載火箭技術發展重大戰略問題的決策,從技術上主持制定了我國戰略導彈的研究發展規劃。是他在“可以發射”的鑒定書上莊嚴地簽上自己的名字,把祖國第一枚遠程火箭準確地送到了南太平洋。然而在那個年代,他同當時一大批傑出的科學家一樣,默默工作在航天戰線上。多少年後,他的名字才漸漸為人所知,人們才開始從各種榮譽冊上發現他的名字。

  有奮鬥就會有犧牲。在驚雷乍起的荒漠,在“神舟”沖天的戈壁,有著許多感人的故事。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烈士陵園,就長眠著500多個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

  薪火相傳,年輕人才脫穎而出

  2010年11月8日,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被一張小小的月球虹灣局部影像圖牽引。時隔三年,嫦娥二號再次圓滿完成探訪深空的征程。

  在嫦娥二號任務中,工程總體以及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和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的總指揮和總設計師團隊,“50後”、“60後”航天工作者全面擔起重任,平均年齡比探月工程一期嫦娥一號任務時下降5歲,最年輕的副總設計師年僅32歲。隨著探月工程的深入開展,更年輕的“60後”、“70後”高素質人才脫穎而出,成為托舉“嫦娥”飛天的中堅力量。

  嫦娥二號任務測控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不無自豪地説,中國航天人才隊伍被歐美國家所羨慕。探月工程五大系統的主任設計師甚至總設計師,大多數是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比歐美國家總體上平均年輕15歲左右。優秀的人才隊伍,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