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歐洲排查“問題黃瓜”(20110603)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2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3deb5a2416e46b84380a6940e1112a8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焦點訪談]>>

首播:

    CCTV-1

    6月3日  19:38

    重播:

    CCTV-1

    6月4日  06:10

     

    CCTV-新聞

    6月4日  04:42

     

    CCTV-新聞

    6月4日  15:15

  兩周以來,一場腸道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自德國擴大至歐洲多國,目前已經造成十幾人死亡。由於疫情疑似由受污染的黃瓜等蔬菜傳播,所以人們稱它為問題黃瓜事件,那麼,這些沾染了病菌的蔬菜從何而來?對食品安全監管一向重視的歐洲,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呢?

  病菌致歐洲多人死亡 疫情仍在擴散

  5月21日,德國下薩克森州衞生部門宣佈,一名83歲老婦於5月15日因腸胃急診被送往醫院救治,5月21日死亡。醫生在她身上發現了致命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同日,不來梅一名25歲婦女以及石荷州一名80歲婦女也相繼感染大腸桿菌死亡。不僅在德國,瑞典、丹麥、英國、荷蘭等國都宣稱發現感染病例。

  據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機構統計,往年感染案例一般為60人左右,死亡人數為2、3人左右。而截至目前已經造成9個國家至少1500人患病,其中470人出現腎衰竭症狀,至少18人死亡。

  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稱,此次疫情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疫情之一。世界衞生組織稱這次疫情"非常巨大、非常嚴重"。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表示,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是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一個變種。這種病毒的血清型為O104,非常罕見。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所所長徐建國説,這種病菌它主要是一種通過食品、蔬菜、飲料傳播的一種大腸桿菌。

  "溶血性尿毒症候群"的患者通常是5歲以下兒童,但在這次疫情中有九成患者都是成年人,其中女性的比例高達近70%。

  關於致病病菌的沾染地 目前存在爭議

  據德國疾病控制防治中心漢堡醫學實驗室説,他們在收集到的250種蔬菜樣本中,發現有4隻黃瓜樣本裏發現了大腸桿菌病毒,但並沒有提及病毒的準確類型。

  德國《鏡報》報道,這4隻黃瓜都來自漢堡中央蔬菜批發市場。初步調查顯示,有3隻黃瓜來自於西班牙阿爾梅裏亞省和馬拉加省的兩家蔬菜出口商。 據介紹,德國每年要從西班牙進口300萬噸水果和蔬菜。

  西班牙衞生部門宣佈對此進行調查,但不排除黃瓜在德國遭受污染的可能。據出口黃瓜的馬拉加省蔬菜商説,黃瓜於5月12日運往漢堡,幾天之後漢堡中央市場的蔬菜攤散架,許多蔬菜曾掉落地上,有被污染的可能。

  5月31日,西班牙環境部長親自吃黃瓜,並對拿西班牙當"替罪羊"表示氣憤。而德國漢堡衞生局也於6月1日澄清,西班牙黃瓜中的大腸桿菌與病人身上不符。

  英國《衛報》披露,被污染的2隻黃瓜是有機黃瓜,有可能沾染了被用作有機肥料的動物糞便。而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爆發的大腸桿菌疫情也是動物排泄物進入灌溉系統造成的。

  一方面西班牙的黃瓜受到冤枉,另一方面黃瓜危機的準確來源地仍未找到,原因是黃瓜受污染的地點可能是生産地,也可能是在運輸過程中或銷售的超市。

  歐盟農業委員希奧羅斯説,為了恢復消費者信心,至關重要的是必須為公眾提供快速、最可靠的信息資訊。歐洲民眾紛紛對政府的應急反應能力以及信息公開程度提出了質疑。匈牙利農業部長福澤考什把"帶菌"黃瓜事件稱為"令人遺憾的食品醜聞"。

  有分析認為,歐洲一向以食品安全監管嚴格著稱於世,而此次卻未能"免疫"。這表明,在全球化時代的食品安全危機中,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確保獨善其身。

  對於攜帶"病菌"的黃瓜 民眾又該如何應對

  根據德國《圖片報》最新民意調查顯示,58% 的受訪者表示暫時不敢生吃黃瓜和西紅柿等蔬菜。在一些超市,一棵原價1歐元多的生菜即便現在只賣9歐分也無人問津。

  6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發佈公告稱:目前,我國沒有進口歐盟各成員國的新鮮黃瓜、西紅柿、茄子等新鮮蔬菜。同時,質檢總局已經要求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歐洲進口的蔬菜中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監控,以確保進口蔬菜的質量安全。

  此外,國內目前培育的一些國外水果黃瓜品種,只來自日本、荷蘭和以色列這三個國家,並且這些品種已經高度國産化。而黃瓜沾染的病菌只是來源於外部的運輸和銷售等環節,與黃瓜本身的品種無關。

  食品安全,是各個國家都可能面臨的問題,這場食品安全事件再一次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如今,各國各地區的食品供應鏈更為多元,僅就歐洲黃瓜來説,就有西班牙、丹麥、荷蘭等多個出口國。供應商的多元化,增加了進口國管理的難度,出現問題的機會也相應增加。在這樣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危機,往往不是孤立事件。國家之間,地區之間,如何合作應對,是食品安全領域面對的新課題和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