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敢教日月換新天——向社會主義過渡和工業化建設起航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1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王立彬、王永魁)在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大型展覽上,參觀者可以看到原國家計劃委員會印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計劃草案圖表》。16開大紅色封面,述説著新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和工業化建設起航的激情歲月。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國營企業力量日益壯大,工人階級領導地位迅速加強;土地改革過程中,廣大農民組織起來,開展互助合作,成為農業集體化的開端。對整個國民經濟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時機已經成熟,黨中央及時提出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任務。

  1953年6月,中央第一次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基本內容。同年12月,中央對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完整表述確定下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4年9月,這條總路線寫入了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工業化是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主體。實現工業化,優先發展重工業,是國家獨立富強的必然要求。"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毛澤東這段話,體現出抗美援朝硝煙初散、國際形勢波詭雲譎之際,黨中央改變我國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極端落後狀況的緊迫感。

  1952年,現代工業僅佔我國工農業總産值的26.6%,重工業僅佔工業總産值的35.5%。為改變這一面貌,中央決定在"一五"計劃中,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一五"計劃的總投資為766.4億元,折合黃金7億多兩。這些資金的58.2%用於工業建設,其中88.8%用於重工業建設。蘇聯幫助興建156個項目對我國工業化的起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黨提出了國家建設以國內力量為主的指導方針。"一五"期間,國外貸款只佔國家財政總收入的2.7%。

  這是生産出新中國第一台火車頭的年代,也是産生一系列火車頭式工人先鋒的年代。"一五"計劃的宏偉目標,極大地調動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積極性。工人階級一馬當先,提出了"每一秒鐘都為創造社會主義社會而勞動"的口號,反映出"一五"計劃的宏偉目標正在化為千百萬職工的實際行動。工業戰線上涌現出王崇倫、馬六孩、郝建秀等一批勞動模範。

  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式上,15個機型151架飛機12個空中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時,舉國沸騰,全球震驚。強大的新中國航空工業和人民空軍,就起飛于沸騰的"一五"期間。

  這個時期,新中國工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諸多工業産品被製造出來:1954年7月,初教5飛機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階段跨入了製造階段;1956年7月,載重量為4噸的解放牌卡車試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開始獨立掌握汽車生産技術;1956年9月,國産B2-34中型坦克發動機問世,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坦克發動機的歷史……到1957年底,"一五"計劃的各項指標大都超額完成。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現代工業骨幹部門建立起來,我國的工業生産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工業佈局不合理的局面得到初步改變。"'一五'工業建設成就,遠超過舊中國的100年。"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金衝及説。

  山西省武鄉縣三里灣種植專業合作社,是21世紀初農村小生産者再次合作抱團闖市場的生動代表。這個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土肥水足的鄉村,是山藥蛋派代表作家趙樹理小説《三里灣》的原型。這部農村合作化題材的長篇小説,記錄著與工業化建設同時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事業。

  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這兩個方面被稱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兩翼。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産黨創立時就確定的奮鬥目標。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年的探索,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社會主義改造開始進行。農業一般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幾個階段,完成了由個體農業向集體農業的轉變。手工業一般經歷了生産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手工業生産合作社幾個階段,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

  "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是指近代中國剪刀行業中的兩名"狀元"。在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指導下,黨和政府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發展大力支持。此時,已經逐漸式微的王麻子刀剪店如枯木逢春。1956年,北京68家刀剪作坊聯合在一起,統一使用"王麻子"商標,統一生産、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為王麻子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959年,北京市命名成立北京王麻子剪刀廠,註冊"王麻子"商標。就在同一時期,杭州制剪生産合作社恢復"張小泉"稱號,改名杭州張小泉剪刀生産合作社並建起了新工廠。王麻子、張小泉,兩把剪刀的變遷,生動闡釋了成功進行的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黨貫徹"限制、利用、改造"的政策,大體經過了從低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統購包銷、加工訂貨)到高級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公私合營)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黨創造性地實現了馬克思恩格斯提出過、列寧曾試圖付諸實踐但沒有成功的贖買政策。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及完成以後,國家先後以"四馬分肥"和支付定息的方式,作為和平贖買的代價,付給私營工商業者30多億元,超過了他們原有的資産總額。這種做法,得到了民族資産階級的擁護。

  到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到全國農戶總數的96.3%,其中參加高級社的農戶佔全國農戶總數的87.8%;參加合作社的手工業人員已佔全體手工業人員的91.7%;全國私營工業戶數的99%,私營商業戶數的82.2%,分別納入了公私合營或合作社的軌道。至此,中國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在向社會主義過渡中,黨創造了一系列中國特色的過渡形式,豐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海南師範大學教授郭根山説,"在此過程中,黨和政府適時進行政策調整,避免了通常情況下生産關係急劇變革往往引起的社會生産力大破壞,保證了工農業生産增長,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使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實現了空前的社會變革,奠定了未來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