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追尋紅色歲月足跡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道路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1日 0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中國共産黨建黨90週年

  來自全國各地的80余位作家分赴韶山、井岡山、瑞金、遵義、延安、西柏坡,他們的採訪采風不是走馬觀花,而是“親臨故事的發生地”進行後續定點的深入生活。作家們沿著中國革命的歷史足跡,打撈和尋覓歷史中普通人群的塵封往事,學習和景仰老一代革命家的無私精神。每一塊土地都有讓人落淚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讓作家受到強烈震撼的細節。他們將所見所思,融入報告文學、小説、散文、詩歌、影視作品等多種文學形式,書寫中國共産黨走過的90年光輝歷程。一年來,採訪采風團作家後續定點深入生活達40余人次,出版、發表大批新作,有近40部作品得到中國作協的重點扶持。可以説,“走進紅色歲月”活動,是中國作協在新時期探索組織作家深入生活一種新形式的嘗試,而其後續優秀作品的産生同樣證實了“走進紅色歲月”的實踐,為“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推出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

  “走進紅色歲月”活動,是新形勢下“核心價值”的一次精神洗禮。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精神世界的打造便顯得尤為重要。“走進紅色歲月”,使作家們走出書齋,在人民的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歷史的軌跡,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進步,更加豐富了作家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激情。可以説,“走進紅色歲月”的經歷,在作家創作歷程中是一處鮮亮的記憶,它必將對作家今後的創作産生深遠的影響。

  “走進紅色歲月”活動,是新形勢下“紅色資源”的一次文化傳承。紅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顏色,是中華民族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歷史代碼,也是中國人民鑄就輝煌成就的精神印記。老區革命紀念地的紅色傳統是文學創作的富礦,更是文學創作取之不竭的精神資源。紅色題材的文學創作,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有著可貴的傳統。1942年之後,在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廣大作家與文學工作者自覺地將文學事業與時代人民結合在一起,解放區的一大批作家更是積極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形成了一支作風過硬、創作力極強的隊伍,趙樹理、丁玲、賀敬之、柳青、周立波等創作出大量優秀的、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它們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種谷記》、《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幹河上》等。這些作品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深深地植根于生活,體現社會發展的規律,反映中國人民的訴求。正是這一點,使得這些具有中國經驗、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學書寫在人民大眾中間有著不衰的生命力。它對人民精神風貌、社會進步發展産生過巨大影響。今天,中國社會主義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這種“紅色資源”的文化傳承,是我們新一代作家理應擔負的責任。

  “走進紅色歲月”的活動,是新形勢下貫徹《講話》精神的一次重要的文學實踐。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就是解決文藝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的、原則的問題。還有文藝與生活、文藝與人民、文藝與時代、內容與形式、繼承與創新、普及與提高等一系列重要問題。從某種角度看,“走進紅色歲月”採訪創作活動,也就是當下作家們對《講話》精神的實踐貫徹和文學回應。

  在發展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今天,我們必須牢記社會生活是文學創作的唯一源泉。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講,“人民生活中本來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它們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這是唯一的源泉,因為只能有這樣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個源泉。”他接著説:“中國的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有出息的文學家藝術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兵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鬥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後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社會生活是我們創作的源泉,已為文學創作的長期實踐所證明,現當代中國文學史中的大作品大作家無一不是從生活出發,在生活中汲取創作的營養。

  在發展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今天,我們不能忘懷人民意識是文學創作的永恒動力。毛澤東同志在《講話》中指出,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文藝第一位的工作。1979年,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中更是精闢地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須自己先受教育。要給人民以營養,必須自己先吸收營養。由誰來教育文藝工作者,給他們以營養呢?馬克思主義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一切進步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就在於他們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絡。忘記、忽略或是割斷這種聯絡,藝術生命就會枯竭。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自覺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詩情和畫意,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來哺育自己,這就是我們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道路”。

  在發展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學的今天,我們應更清醒地認識繼承、創新是文學創作的內在需求。胡錦濤同志指出,“繼承和創新,是一個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兩個重要輪子”。是的,古往今來的中外傳世之作,無一不是繼承、創新的結果。以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形式的創新,增強文學作品的吸引力,這就要求我們作家以創造的激情與原創的能力去處理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去體會創作本身的內在需求,去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和五四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同時學習世界文化中一切優秀的成果,並將之融入文學創造中去,真正做到從傳統精華中發掘現代元素,從各國文學中吸納有益營養,讓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的發展中作出更加輝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