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鄱陽湖濕地9個子湖8個乾涸 生態形勢嚴峻(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0日 1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新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星子縣蛟塘鎮的鄱陽湖湖面大面積萎縮

鄱陽湖湖底變成了草原

“直擊江淮流域旱情”系列報道路線圖 製圖 董春潔

  特派記者 姜燕 撰文 孫中欽 攝影

  5月28日,記者來到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5000多畝水面只剩下1000多畝,整個鄱陽湖濕地的9個子湖中有8個乾涸。重大旱情發生以來,湖區和濕地的生態環境被廣為關注:水幹了、魚沒了,越冬的候鳥還會來嗎?

  魚兒錯過了産卵繁殖期

  沿一條羊腸小道驅車進入濕地中央,兩邊是一望無際的草地,偶爾閃過一片面積很小的水洼,冷不丁從草叢中飛起一隻白色的水鳥,給過於寧靜的濕地增添了一分生氣。

  往年這個時候,記者所走的這條路已然淹在水底,水位高時,能淹過路邊的電線桿。湖中各種魚類也早已在這裡産卵。

  曾在南磯自然保護站工作的柏崇文説,魚類在3月前後來湖中産卵,今年錯過了繁殖期,魚的産量至少減少一半以上。南磯自然保護區處在贛江和鄱陽湖相連接的河口位置,往年長江、祟明島的魚類會前往鄱陽湖和贛江洄遊産卵,今年湖中無水,魚類就來不了。

  無水的濕地上,水草瘋長。柏崇文指著遠處説,水漲起來時,草不會蔓延到這麼遠,最多從路邊延伸200米左右,現在幾公里外還能看到綠色。不僅面積擴張,水草長得也更高,比以前高20厘米。水草的特點是,入水不長出水長,今年沒有水的抑制,便肆無忌憚地擴張地盤。

  在路邊,除了水草,還有一些旱生植物也生長起來。柏崇文説,這些草在水漲起來後,不適應水中的生活,會爛掉,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污染水質。

  偶爾大旱不會影響生態

  對鄱陽湖濕地的旱情和生態環境,專家態度略有不同。江西省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胡斌華的態度相對樂觀。

  他説,濕地漲水比往年推遲約20天,對水生動植物和昆蟲生長都會有影響,但目前看起來,影響還不甚劇烈,暫時還能適應。

  前來越冬的候鳥可能因為找不到愛吃的魚類、螺類轉向其他水域,但大部分水鳥以植物根莖、昆蟲幼蟲和小魚小蝦為食,吃魚的鳥類非常少,乾旱對它們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胡斌華的樂觀態度建立在乾旱只是今年發生,而不是年年如此。但他也擔心,不知道乾旱還要持續多久,明年又會怎樣。“如果連年如此,生態環境就會發生變化,植物也因要適應環境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如濕生變成旱生。”

  植物瘋長對水質的影響不會太大,“大自然的自我恢復能力非常強,恢復起來非常快。”他説,前兩年出現幾十年一遇的冰凍、雪災,濕地生態也沒受影響,現在偶爾出現一次大旱,濕地能自我調節。

  “但濕地會自我調節絕不能成為不干涉旱情的理由,乾旱有大自然自身的原因,也存在人為因素,必須逐一分析解決。”胡斌華説。

  乾涸導致螺蚌大量死亡

  江西省科學院鄱陽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華認為,鄱陽湖乾旱和生態形勢比較嚴峻。

  5月9日至13日,他考察了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地,在博文“五月鄱陽湖乾旱的冷思考”中寫道,鄱陽湖的水生態變化,將影響湖泊和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低、枯水位時間持續並延長,鄱陽湖濕生植物如苔草等乘勢向湖心推進、入侵,水生植物的生長和繁衍空間大幅度縮減,沉水植物將遭遇滅頂之災,進而影響依賴水草産卵、佔湖區魚産量40%-50%的鯉鯽魚等的繁殖;特産銀魚同樣也因乾旱,進入不了湖灣湖汊産卵繁殖。國際瀕危物種白鶴越冬喜食的重要餌料馬萊眼子菜和苦草,就不能萌發生長和繁殖,乃至乾旱枯死;螺蚌是魚類的重要餌料,是鄱陽湖湖泊和濕地生態系統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水質凈化、污染降解發揮獨特的生態功能。鄱陽湖乾涸導致螺蚌大量死亡,從而影響食物鏈的下游物種,包括魚類和水鳥的生存,鄱陽湖的生態環境也會受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