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解讀《三峽後續工作規劃》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9日 16: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乾旱

  (權威訪談)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持續發揮綜合效益的重大舉措

  國務院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解讀《三峽後續工作規劃》

  新華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姚潤豐)經過17年艱苦努力,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建設任務如期完成,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開始全面發揮。為實現百萬移民安穩致富和庫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繼續推進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進一步拓展和充分發揮三峽工程的巨大綜合效益,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後續工作規劃》並對此進行了具體部署。國務院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就開展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的歷史背景、重大意義和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記者:經過十七年艱苦努力,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建設任務如期完成。目前,三峽工程在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方面發揮了哪些綜合效益?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三峽工程是一項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經過全體建設者、庫區及移民安置區各級黨委政府和移民群眾的艱苦努力,三峽工程于2009年如期完成了初步設計建設任務,2010年10月試驗性蓄水成功達到了正常蓄水位175米,開始全面發揮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

  防洪效益。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可以將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特大洪水,配合荊江分洪和其它分蓄洪工程的運用,可保證荊江河段安全行洪,避免發生毀滅性災害。2003年以來,三峽工程防洪作用不斷顯現。特別是2010年汛期,三峽水庫先後進行了7次防洪運用,並將最大入庫洪峰流量70000立方米每秒削減了30000立方米每秒,累計攔蓄洪水264.3億立方米,保證了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

  發電效益。截至2010年12月底,三峽水電站累計發電4527億千瓦時。輸變電工程累計送出三峽電量4492億千瓦時,對促進華中、華東地區和廣東等省(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三峽輸變電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電力聯網和西電東送、南北互供格局的形成,提高了電網運行質量和效益。

  航運效益。三峽水庫蓄水以來,極大地改善了長江航運條件及庫區支流航道條件,促進了船舶標準化、大型化,降低了航運成本,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2010年,過閘貨運量達7880萬噸,比上年增長29.4%,是初期運行的4倍;其中過閘下行貨運量為4281萬噸。而過去單向通過能力僅為1000余萬噸。

  水資源利用效益。三峽工程建成後,經水庫調節,增加了長江枯水期流量,改善了長江中下游航運和用水條件,三峽水庫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在長江流域和國家重要戰略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更加突顯。

  記者:在三峽工程全面完成初步設計建設任務之際,國務院適時出臺《三峽後續工作規劃》,有什麼重要意義?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開展三峽後續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建設和諧穩定新庫區的迫切要求,是進一步拓展和發揮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的需要。國務院適時出臺《三峽後續工作規劃》,是為了確保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持續發揮綜合效益,提升其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能力,更多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三峽後續工作,一是為了促進庫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加快庫區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二是為了構建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使國家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得到有效保護。三是為了對有關地質災害進行更有效的治理,確保庫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産的安全。四是為了妥善處理好三峽工程蓄水運行給長江中下游河勢帶來的有關影響,進一步興利抑弊。五是為了加強綜合管理優化調度,提高三峽工程的效益和保障長期穩定安全運行。六是為了進一步拓展和發揮工程的綜合效益,提升三峽工程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記者:《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是什麼?三峽後續工作中要處理好哪些關係?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三峽後續工作圍繞實現國家新時期確定的三峽工程及庫區戰略目標,重在實現三峽庫區移民安穩致富、加強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並妥善處理好三峽工程蓄水運行對長江中下游河勢帶來有關影響。同時,進一步完善三峽工程綜合管理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拓展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確保三峽工程長期穩定安全運行和綜合效益的全面持續發揮。有六個主要任務和目標:

  一是移民安穩致富及促進庫區經濟社會發展。這是三峽後續工作的首要任務。規劃統籌考慮庫區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發展轉型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兩調、一保、三完善”的綜合措施。

  二是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規劃以保護國家戰略性淡水資源庫為目標,將水庫水域、消落區、生態屏障區和庫區重要支流作為整體,建設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實施“控污、提載、抓重點”的綜合措施。

  三是庫區地質災害的預防和治理。規劃著眼于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的長效機制建設,提出“預防為主、監測為要、避險搬遷為先、工程治理突出重點”的綜合措施。

  四是對長江中下游河勢重點影響區的處理。針對三峽工程蓄水後水沙條件變化對中下游河勢的影響,規劃提出“工程整治、生態修復、觀測研究和水庫優化調度相結合”的綜合措施。

  五是三峽工程綜合管理能力建設。規劃提出了構建綜合監測體系、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和綜合會商決策系統,綜合提升組織協調功能、綜合服務功能和應急管理功能。

  六是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的拓展。以洪水資源化,水庫優化調度,供水效益拓展為主攻方向,拓展防洪、發電、航運效益及生態、水資源配置等效益,拓展其在國家水安全和電網運行安全等更大範圍的戰略保障能力。

  三峽後續工作規劃涉及內容多,涵蓋範圍廣,時間跨度長,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等多個領域,必須從整體出發統籌兼顧,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一是國家扶持與自力更生的關係;二是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三是移民安穩致富與改善環境、地質災害防治的關係;四是樞紐工程與庫區移民的關係;五是庫區與上遊、中下游的關係;六是後續工作規劃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關係。

  三峽後續工作規劃是一項在特定時期,為實現特定目標、完成特定任務的綜合規劃。規劃十分注重保持與相關規劃的銜接。在規劃層次上,首先,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嚴格依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關規劃、政策法規編制;其次,銜接各部門、各行業的同位規劃不重復;第三,指導地方相關規劃,在規劃內容上,對涉及有關部門職能並已有投資渠道的項目,不重復計列投資;在時間序列上,保持與以往規劃的連續,注重與現行規劃的銜接。

  記者:三峽工程如期完成百萬大移民的安置任務,取得了搬得出的階段性成果,《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對移民的就業增收、産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有哪些舉措?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實現移民搬得出、穩得住和逐步能致富是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確定的目標,是新時期三峽工程惠民效益的必然要求,是衡量三峽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標誌。後續規劃據此制定了“兩調、一保、三完善”的移民安穩致富綜合措施,即調整庫區産業結構,調整勞動力就業結構,實施移民安置社會保障,完善庫區基礎設施、社區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産保護。

  一是促進庫區産業結構調整。支持庫區建設移民生態産業園,發揮其産業集群和集中控污功能,産業方向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持庫區發展新型環保能源産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加工業等八大特色工業産業。發展以特色旅遊、現代物流、商貿服務業和農村服務業等為主要內容的服務業。實現移民和庫區可持續發展。

  二是促進庫區就業結構調整。以三峽庫區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在國家加大普適性政策基礎上,重點支持移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完善移民就業扶持體系,扶持基礎能力建設,實現移民穩定就業與增收,促進生態屏障區農村移民群眾主動向城鎮轉移。

  三是移民安置社會保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四是完善庫區基礎設施。結合城鄉統籌要求,實施農村居民點對外交通、渡改橋等工程,完善交通網絡,改善交通設施條件;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田灌溉和節水灌溉,建設高標準農田,提高耕地生産力和節水效益;進一步完善遷建城鎮基礎設施,提高其防山洪能力。

  五是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通過整合資源,完善生態屏障區及移民安置社區內的就業幫扶中心、衛生室、文化室以及養老院、福利院、救助站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市政公用等設施。

  六是完善對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産的保護。對三峽庫區文物保護項目進行文化深度挖掘、環境整治;發掘保護消落區內的文物;對生態屏障區地面文物進行原地加固維修保護;保護歷史文化名鎮;開展大遺址保護;採取多種模式對各區域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進行有效保護。

  記者:三峽庫區是長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在保護水庫水質、維護庫區生態環境可持續等方面有哪些規劃和目標?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圍繞保護三峽水庫水質、維護庫區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目標,根據建立庫區生態文明新模式,以及保障三峽工程長期安全運行和綜合效益持續發揮、移民安穩致富的要求,按照“控污、提載、抓重點”的思路,開展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規劃。其主要目標和措施:

  到2020年,庫區及相關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三峽水庫入庫斷面和庫區幹流控制斷面主要水質指標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水庫支流“水華”得到全面控制;庫區城鎮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達到90%以上,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庫區生態屏障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55%以上。

  主要措施:一是以保護和改善水環境為核心,著力抓好農村和城鎮截污。大力建設沼氣池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推廣高效生態農業模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加強工業污染源治理,以及城集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提高工業和生活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二是以防治水土流失為主攻方向,著力抓好庫岸帶生態屏障建設。重點建設水庫周邊100米範圍內的生態保護帶。三是以人群健康為重點,著力抓好消落區保護治理。四是以保障飲用水安全為出發點,著力抓好水庫支流“水華”治理。五是以珍稀特有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為載體,著力抓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六是以提升監測能力和服務功能為著眼點,著力抓好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建設與運行。七是以進一步拓展三峽工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為目標,著力抓好重大課題研究。

  記者:三峽庫區地形地貌與岸坡地質結構複雜,庫區地質災害防治是確保三峽工程持續發揮綜合效益的重要保障。《三峽後續工作規劃》將如何構建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的長效機制?

  三峽辦規劃司負責人:三峽庫區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三峽工程從論證到建設,一直是作為一個重要方面,積極開展防治工作並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自2001年以來,國家給予了專項支持,現已共計實施工程治理崩滑體420處、進行人員搬遷避讓的崩滑體147處、開展監測預警的崩滑體3000多處,並對310段庫岸、2874處高切坡進行了工程防護,滿足了三峽工程分期蓄水要求,有力保證了庫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庫岸的總體穩定。

  三峽後續工作規劃著眼于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長效機制建設,提出了“預防為主、監測為要、避險搬遷為先、工程治理突出重點”的綜合措施,即建立完善的監測預警系統和應急機制,實施地質災害風險管理;對受地質災害威脅影響的農村散居人口,優先採取避險搬遷方式;工程治理突出遷建城鎮和人口密集區以及影響重大的地質災害體,對已經實施工程治理的地質災害體,強化管理,嚴格控制開發利用,嚴禁加載。

  主要內容包括:經論證和方案比選,對影響較大的滑坡崩塌和危岩體、不穩定庫岸(塌岸)、高切坡實施工程治理;對其他滑坡、崩塌、危岩體、塌岸的影響人口實施避險搬遷,並綜合考慮避險搬遷群眾就業能力、環境容量、産業吸納能力、生態環境保護等因素,尊重避險搬遷群眾意願,採取多種方式,積極穩妥地實施轉移安置。進一步完善三峽庫區群測群防與專業監測相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確保受各類地質災害影響的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