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旱災持續三季糧食減産一半 大旱拷問基層水利設施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9日 11: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乾旱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記者申穎 祝娟)從去年年底開始,丹江口市的降雨持續偏少,出現乾旱天氣,隨著大旱的加重不僅致使糧食減産一半,大量耕地被閒置,甚至許多農民面臨著挑水吃的困境。

丹江口水庫水位明顯下降低於“死水位”

糧食減産一半  耕地閒置半年

      5月27日,家住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的秦偉指著稀稀疏疏的麥茬地告訴記者,今年的小麥長勢尤其不好,不僅苗稀,而且穗小,麥粒癟。一畝地相照與往年少收穫400—500斤,減産一半。他自嘲的説,這還是好的,自己還有2畝多地閒置了半年,因為太旱,從去年11月開始就沒種上作物。 

      這是曠日持久的旱災帶來的嚴重後果之一。

      丹江口市委宣傳部宣傳科科長王東介紹,截止5月10號,全市近60多萬畝糧經作物不同程度受災。全市33萬畝柑桔全部受到乾旱及低溫的影響,預計減産超過20%;2萬畝茶葉中春茶減産60%;19萬畝秋播小麥普遍受災;持續乾旱還給丹江口市漁業生産造成嚴重損失。5500畝池塘絕大多數處於無水可灌的局面,560處養殖庫灣大部分已經乾涸見底。據不完全統計,全市預計水産業經濟損失達到15800萬元。全市有6.2萬人,7.6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

      王東説, “夏糧減産已成定局,秋糧肯定也會受影響”,特別是與農民增收關繫緊密的經濟作物受災,將直接影響農民收入。

    雖然目前沒有丹江口市旱情的準確評估,但在丹江口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文件中,有“庫塘乾涸、河水斷流、田地龜裂、漫山遍野一片枯黃”的描述。

丹江口水庫庫岸因乾旱土地龜裂

守著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  望水興嘆無濟於事

      28日上午,記者在丹江口下游看到,被譽為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的丹江口水庫已經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大面積的河床裸露在外,嚴重影響正常通航。岸邊停了幾隻擱淺的船隻,絕大多數為貨船,有的擱淺的時間長達上十天。截至25日8時,丹江口水庫壩前水位為135.17米,仍比139米死水位線低近4米。同時,為了使漢江流域中下游中稻儘快完成搶插,丹江口水庫依然加大了下泄流量。

      秦偉無奈地説,雖然我們守著丹江口水庫,但是由於往山上建提升泵,架設管道等費用太高,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用丹江口水庫的水,就連我們喝的水都是堰塘裏蓄積的雨水。現在,我們只能等著老天降雨了,不然,再過三天,堰塘裏的水也幹了。

滯後的農業水利設施 亟待改善

      作為農業大市,丹江口市易受旱災。這與丹江口市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有關,丹江口市不少地方是功能性缺水區域,再加上旱澇保收耕地面積太少,所以“不經旱”。但是,不可否認,丹江口市易旱,與薄弱的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有關,除了推廣抗旱實用技術外,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乃是治策之本。

      丹江口市水務局副局長張炳均介紹,全市90%的水庫、機電泵站興建於農業學大寨和大辦農業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目前大多已超期服役,帶病運行,難以發揮正常效益。如丹江口市白石河水庫,總庫容3313萬立方米,灌溉面積曾達到7100畝,由於水庫幹渠已運行30多年,老化失修,現實際灌溉僅有420畝。相比于“大型”農田水利基本設施,點多面廣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更是面臨無人管護的境地。鄉及鄉以下工程管理隊伍人員、職責、經費基本未落實,已改制工程往往一改了之,管護責任不到位,未改制工程處於所有者無力管理、使用者只使用不管護的狀況。這種局面更加劇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老化”進程。即使有些水利設施能夠使用,高昂的電費等灌溉成本也讓農民不敢奢望。

      而有些山區,就像秦偉所居住的地方,連水利設施都沒有,群眾抗旱救災更是成為了難題。好在中央、省、市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在發動群眾挖塘打井的同時,充分發揮農機抗旱作用,對購置潛水泵、離心泵等抗旱機械的農民優先辦理補貼手續,及時發放機具。近期又安排抗旱資金300萬元,補貼農民購置抗旱機械,全市將調進4500台以小型水泵為主的抗旱機械,開展千家萬戶機械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