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長江中下游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 三峽超常規補水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10: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乾旱

  中新網5月26日電 綜合消息,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市紛紛因缺水告急。長江上遊的三峽工程在連續三次加大水庫下泄流量之後,從5月25日淩晨開始再次加大放水量,以應對中下游地區持續不斷的罕見乾旱。

  四大淡水湖水位嚴重偏低 生態生活遭嚴峻考驗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近50年來同期最少年份。位於這一區域的中國四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水位和面積嚴重偏低,給湖區生態和百姓生活帶來嚴峻考驗。

  洞庭湖水位5月11日曾降至21.74米,創歷史同期最低。罕見極低水位讓漁業資源大受影響,部分漁民甚至因此外出打工。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同樣不斷“瘦身”,容積一度僅有7.4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均值的13%。

  位於江蘇與浙江交界處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區和太湖南部地區河道水位也較常年大幅度降低,部分大中型水庫已接近死水位,流域部分區域出現較為嚴重旱情。截至25日8時,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的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平均水位為12.14米,在老子山等四個站點水位比24日下降0.02-0.03米,再創新低,已接近死水位。水位的迅速降低也給幾大淡水湖的生態帶來嚴峻考驗。

  據統計,5月21日8時至23日8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共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地面作業334次,有的還採取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業。但目前庫湖蓄水增加仍不明顯。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週,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區雨水仍較少。幾大淡水湖來水少的狀況短時間內還將持續,旱情不容樂觀。

  旱情致部分電煤船受阻 江蘇電網告急面臨缺煤

  三峽放水、人工降雨,長江下游旱情仍未得到根本性緩解。25日,江蘇省水利廳預測,長江、淮河、太湖流域降雨總體上仍然偏少,長江上中游來水不足、下游乾旱、淮河斷流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變。

  江蘇作為最不缺水的“水鄉”,去年10月份以來,全省降雨持續偏少。今年江淮及蘇南降雨偏少七成。1-5月,泰州、南通、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江淮和江南地區的降雨量均為60年來最低值。宜興、高淳、溧水、盱眙等縣市出現特大乾旱。目前,江蘇全省部分地區旱情已達60年來最嚴重程度,一些湖泊乾涸,淮河下游斷流,太湖水位處於歷史最低水位。需通過長江、淮河進入的一些大型電煤船開始受阻,給原本缺電的江蘇電網帶來嚴重缺煤威脅。

  水文數據表明,目前,長江幹流流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沿江高潮位比常年同期偏低1.0-2.2米,5月19日南京高潮位僅4.47米,為1950年以來同期第二低值。淮河今年以來基本一直斷流,沂沭泗河長期斷流。目前,洪澤湖水位僅12.15米,接近死水位,部分小湖泊和小河流已經乾涸見底。太湖水位跌至歷史最低。江蘇省防辦副主任宋玉表示:“這是江蘇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情,部分地區達60年罕見。”

  氣象預測表明,目前乾旱少雨的氣候還將繼續。需通過長江、淮河進入的一些大型電煤船開始受阻,給原本缺電的江蘇電網帶來嚴重缺煤威脅。現在,淮河航道盱眙境內已滯留船舶達300余艘,部分航道斷航。

  至於長江下游何時能根本性緩解旱情,江蘇省水利廳官員表示,目前長江大通流量只有往年的一半,淮河依然斷流,旱情何時緩解,取決於近期降雨、中上游來水情況。根據目前形勢來看,旱情很有可能持續。省政府已要求各地,做好持續抗旱的準備。

  根據氣象臺的預報,26日江蘇省東北部地區陰有時有小雨並漸止,其它地區陰轉多雲。27日到29日,全省無降水,溫度逐日上升,南京週五28℃,週六可達30℃。30日前後,,南京以多雲為主。31日至6月2日,全省無降水。

  江西省33萬人飲水困難 農業旱情稍稍緩解

  前幾日的降水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江西嚴重的農業旱情,但江西人口飲水情況仍不容樂觀,還有33萬人飲水困難。江西各地都加大了抗旱投入。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共投入抗旱人員近80萬人。

  江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介紹,5月21日至23日的降水使江西北部農業旱情得到有效緩解。根據25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江西全省作物受旱面積已由此前的600多萬畝,減少到193萬畝;水田缺水面積為114萬畝。但因降水對江河湖庫及地下水補給有限,江西仍有33萬人飲水困難,高於之前統計的23.5萬人。

  目前,江西各地加大了抗旱投入。截至目前,江西全省共投入抗旱人員近80萬人,機動抗旱設備41萬台(套);共投入抗旱資金2.12億元;抗旱澆灌面積358萬畝,臨時解決群眾飲水困難11.23萬人。

  持續乾旱致長江徑流量減少 反季節鹹潮入侵上海

  受長江中下游50年來最嚴重旱情影響,上海近來出現罕見“反季節”鹹潮。不過,上海水務局有關人士表示,目前上海供水仍保持總體平穩,居民生活用水不會受到影響。

  鹹潮,又稱“鹽水入侵”,是一種天然水文現象。當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鹹淡水混合造成上遊河道水體變鹹。在上海,鹹潮入侵一般發生在冬春兩季。但今年4月下旬至今,已發生了三次大規模鹹潮,且持續時間均超過6天,如4月下旬鹹潮入侵歷時9天16小時,持續時間為近10年最長,取水口氯化物濃度最高達1214毫克/升,而國家標準的取水濃度為250毫克/升。眼下這次鹹潮也還在持續中,至25日淩晨已歷時7天,預計還可能持續兩天。

  據分析,上海今年鹹潮異常入侵的主要原因,是長江中下游持續乾旱導致的長江徑流量減少。5月份以來,長江大通檢測點的流量一直徘徊在1.5萬立方米/秒左右,為歷年來最少。“若近期長江中下游旱情持續,流量沒有明顯增加,預計長江口鹹潮入侵情況仍可能延續。”水務局人士表示。

  由於應對及時、措施得力,目前上海的供水情況十分平穩,水質也有保證。據陳行水庫的實時監測數據顯示,該水庫原水的氯化物濃度控制在180毫克/升左右,質量好于國家標準。

  三峽水庫持續增大下泄 中下游水位顯著回升

  為加大長江中下游抗旱支援力度,三峽水庫25日起繼續調高下泄流量。6月10日前按日均1.1萬至1.2萬立方米每秒進行控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處於消落期的三峽水庫累計為下游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地補水170多億立方米,目前已釋放了約4/5的調節庫容。

  長江水利委員會防汛抗旱辦公室副巡視員王井泉説,三峽工程自去年10月蓄水至175米水位後,從去年12月就開始向中下游地區補水。截至24日,壩前水位已從最高175米高程下降至152.56米。

  據了解,三峽水庫加大下泄流量對三峽工程發電影響不大。按照三峽防洪要求,在每年6月10日長江入汛之前,三峽水庫壩前水位都將下調至145米左右的防洪水位。

  長江水利委員會發佈的水文監測數據顯示,近日長江三峽增大下泄流量後,中下游水位顯著回升。下游洞庭湖城陵磯水位和鄱陽湖湖口水位較日前最低水位分別上漲了1.56米和1.16米,達到了23.82米和9.98米。湖北宜昌和荊州兩地旱情有所緩解。

  為支持抗旱,三峽水庫此次補水進程將一直持續到6月10日長江汛期到來之前。

  江西省水文局監測數據顯示,5月25日8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10.88米,比一個星期前上漲了1.38米。湖區容積達12.5億立方米。江西省水文局局長譚國良分析認為,鄱陽湖水位的提高得益於鄱陽湖五大河流來水增加、三峽水庫加大泄流量等多方因素。

  專家否認“三峽誘發大旱” 沒有三峽乾旱更嚴重

  南方地區大旱當前,社會輿論聚焦到了長江上遊的三峽水庫。在互聯網上,網民提出“三峽誘發乾旱論”,稱三峽工程是造成今年長江中下游罕見大旱的罪魁禍首。

  這不是公眾第一次因極端氣候而關注和質疑三峽工程。近年來,中國頻現異常氣候,西南大旱、重慶酷熱、兩湖流域暴雨等,三峽時常成為矛頭所指。針對“三峽誘發乾旱論”,氣象、地質和水利等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支撐這種説法。

  長期監測三峽對氣候影響狀況的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主任劉敏介紹,現在的手段和觀測數據還沒有依據顯示三峽工程引發了長江中下游的旱情。“本次旱情是一種週期性的氣候現象,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影響。從監測的數據看,大壩建設前建設後對區域氣溫、濕度的影響也非常微弱。”

  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24日對“三峽誘發乾旱論”作出回應。他説:“不能一遇到極端氣候就怪罪三峽工程。恰恰相反,若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的乾旱程度將會加劇。”據其介紹,按照設計,三峽水庫在每年長江汛末開始蓄水,並在接下來的枯水期釋放存水為長江中下游補水。“今年1月至今,三峽水庫釋放的來水比長江天然的徑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發生嚴重旱情時,水庫按照8000至1萬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來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顯示,未來三天,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區依舊無明顯降雨,氣溫將持續上升。在分析此次大旱成因時,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表示,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向南擴張明顯,南方熱帶系統不活躍,水汽輸送條件弱,不利於冷暖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難以形成有效降水,乾旱明顯。

  另外,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存在河道湖泊非法挖沙,河道因此嚴重下切,水位下降,從而出現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各地水利設施老化,難以滿足抗旱需求,上遊小水電站攔蓄河水,也制約了抗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