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弘揚偉人精神 服務時代發展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07: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彌留之際留下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和平,奮鬥,救中國!”孫中山先生去世後,身處逆境的宋慶齡堅守中山先生的理想和事業,在複雜鬥爭形勢中做出的堅定選擇:“先生先行,因求大公舍小我;後人後繼,誓變曲徑為通途。”

  光陰如水,轉瞬即逝。轉眼間,宋慶齡先生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十年。

  孫中山、宋慶齡兩位偉人的功業彪炳史冊,他們的精神永遠被後人懷念。撫今追昔,可以告慰兩位偉人的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經過一代代人前仆後繼的努力,他們一生為之奮鬥的事業,正在中國大地上蓬勃發展,他們憂慮重重的舊中國積貧積弱已經一去不復返,他們念茲在茲的中國人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魂牽夢縈的中國現代化的理想正在逐步成為現實。

  為了繼承和弘揚孫中山、宋慶齡兩位偉人的思想和精神,推動和發展他們的事業,世界各地包括中國紛紛成立了孫中山、宋慶齡研究機構及基金會。1982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宋慶齡基金會(現名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偉人的名字命名的基金會,鄧小平同志擔任名譽主席,廖承志、康克清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擔任過基金會重要職務。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成為弘揚孫中山、宋慶齡偉大思想和精神,傳承宋慶齡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

  弘揚偉人精神,推動和諧世界建設

  孫中山、宋慶齡兩位偉人付出畢生的心力倡導“天下為公”,希望在中國實現平等、正義的社會目標,從而推動大同世界的建設,把振興中華的理想變成現實。當前所倡導的建設和諧社會、推動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建設,是中華民族的千年追求,也與孫中山先生的社會理想一脈相承。

  孫中山、宋慶齡兩位偉人給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征程上,這份極為寶貴的精神遺産仍然具有重要的啟迪和教育意義,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繼承和發揚光大。

  作為以宋慶齡的名字命名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肩負著學習、研究、繼承和弘揚孫中山、宋慶齡的思想和精神的特殊責任和使命。為此,基金會專門成立了研究中心,研究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波瀾壯闊的革命實踐,追求真理的開拓進取精神,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放眼世界的開放心態,以人民福祉為本的理念,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堅強意志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德,進一步挖掘孫中山、宋慶齡兩位偉人的思想內涵,力求讓偉人精神與時代同行,服務於新的時代和人民。

  基金會成立以來,孫中山、宋慶齡研究和傳播領域碩果纍纍。先後與中國福利會、人民出版社等相關機構合作,出版了《宋慶齡選集》、《宋慶齡題詞選》、《宋慶齡書信集》、《宋慶齡書信集續編》、《宋慶齡年譜長編》、《宮崎滔天家藏——來自日本的中國革命文獻》等專著,以及《紀念宋慶齡同志》、《宋慶齡》、《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等畫冊。舉辦、參與孫中山、宋慶齡及近代史研究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主辦、參與全國孫宋紀念地聯席會議和世界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研討會。在部分高校舉辦了“宋慶齡精神進校園”活動,在各地機關、高校、圖書館推出孫中山、宋慶齡系列講座,傳播兩位偉人的思想和精神。在宋慶齡故居開展宋慶齡先生生前倡導的“時代小先生”社會實踐活動,培訓“小先生”。

  研究是為了更好的繼承和弘揚。在研究孫中山、宋慶齡思想精神的同時,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注重將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以弘揚孫中山、宋慶齡思想和精神為紐帶,通過各類交流活動,傳播中國人民對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所持的美好願望,團結臺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充分運用宋慶齡當年與港澳臺的緊密聯絡及在國外的影響,在香港、澳門、台灣等地舉辦了孫中山、宋慶齡文物圖片展覽;和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等國家的相關機構合作,共同舉辦孫中山、宋慶齡相關展覽,以展覽推動交流。繼承宋慶齡先生傾注畢生心血的增進國際友好、保衛世界和平、推動人類進步的事業,以青少年為交流主體,致力於促進中外民眾心靈的溝通和不同文明的對話,不斷加強與國外知名團體的合作,進行文化、教育、藝術交流。成功開展了國際探險夏令營、互派小使者訪問等品牌項目;邀請各國的前政要和夫人,工商界、文化界、科技界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以及國際機構負責人來華訪問;接待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元首、政要、社會名流。

  宋慶齡生前一直關心著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故舊友朋,惦念著台灣的骨肉同胞,殷切期盼著兩岸關係不斷發展。基金會從開展兩岸青年的文化藝術交流到邀請台灣南部基層民眾來訪,從推動政界高層互訪到力促兩岸金融、企業界人士協商,從邀請大陸及港澳臺教育工作者共商教育大計到兩岸攜手舉辦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特展,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工作,為增進兩岸民眾的了解、互信,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貢獻心力。

  傳承慈善理念,致力社會公益事業

  在宋慶齡一生的光輝業績中,致力公益慈善事業,關心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抗日戰爭時期,她發起並領導了保衛中國同盟,向同情中國抗日戰爭的國外友好人士和僑胞發出了“救救戰災兒童”的呼籲。在國內,她積極促進我國各階層、各黨派婦女團結合作,發起為戰災兒童服務的運動,建立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收容難童,為顛沛流離的千萬難民募集救濟物資。抗日戰爭勝利後,在宋慶齡領導下的保衛中國同盟改名為中國福利基金會,建立兒童福利站,建設兒童劇團,以婦女、兒童為對象,進行文化、教育、衛生等福利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她德高望重,一直擔任國家領導人的職務,熱情關懷婦女兒童工作,長期領導中國救濟總會、中國紅十字會和中國福利會,為中國的救濟、福利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周恩來曾形象地把中國的救濟福利事業稱為“孫夫人的事業”。在宋慶齡精神的感召下,她的事業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積極支持,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為宋慶齡公益慈善事業的延續,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在成立至今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恪守宋慶齡先生“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的要求,把“改善民生”作為公益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己所能關懷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銘記宋慶齡先生“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援助不是施捨”、“接受援助是為了自救自助”的理念,努力在受助者、捐贈者、志願者之間架設平等、友誼、奉獻的慈善之橋。

  在成立之初,基金會便在扶貧助教、科學普及、文學藝術、體育衛生等諸多領域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義養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項目合作。

  基金會牢記宋慶齡先生“締造未來”的深情囑託,將婦女和青少年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未來工程”項目堅持“始於資助、重在育人”的理念,通過多樣化的項目設計,將經濟資助和人才培養有效結合,引導受助學生實現“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長過程,形成愛心接力,目前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30余所高校。“母嬰平安”項目為貧困地區捐贈醫療急救車、配置醫療設備,選派婦幼保健專家開展醫療服務,培訓基層醫務人員,惠及人口超過1000萬。“西部園丁培訓計劃”以充實西部教師力量為目標,通過培訓提升西部鄉村教師與學校管理隊伍素質。“宋慶齡兒科醫學獎”、“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作為正式批准立項的兩個國家級獎項,經過多年的積累,在行業內及社會上享有較高的美譽。“宋慶齡兒科醫學獎”還被媒體譽為“中國兒科醫學奧斯卡獎”。

  近三十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基金會的服務內容也在逐步調整。特別是在教育領域,基金會的公益項目隨著國家教育發展的重心逐步上移而不斷變化,關注重點從保證基本教學條件、援助配套教學設施、提高教學質量逐步提升至培養優秀人才、推動社會發展。從援建校舍,到實施“西部園丁培訓計劃”;從設立“女童助學金”,到興建“女子職業教育中心”和非正規教育“婦女掃盲班”;從實施“未來工程”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到推動創業孵化類項目,鼓勵高等院校學生畢業後投身家鄉建設,基金會的公益理念不斷昇華,項目執行層面不斷深化。

  堅持繼承創新,推進宋慶齡事業發展

  宋慶齡先生曾説,“學習是一個逐步前進的過程。……只有經過一步一步的摸索,我們才能懂得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去做。”她以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不斷地為她所從事和領導的婦女兒童福利事業注入新的理念和鮮活內容。她開創性地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少年宮、第一個兒童藝術劇院、第一本兒童期刊……她明確指出,她領導的事業要“在醫療衛生和文化教育方面起示範性和實驗性的作用”。

  一代代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人牢記宋慶齡重視科學研究、提倡創新的囑託,在以什麼樣的發展方式、走怎樣的發展道路弘揚宋慶齡精神、發展宋慶齡事業方面,不斷思考、學習、探索和實踐。

  人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必須整合公益活動品牌和項目,創新服務方式,提供高效率、高質量、精細化的服務,形成自身在社會服務方面的品牌和標準;必須加強現代化公募基金會建設,進一步打造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清廉、規範、高效、透明的形象;必須借助中國少年兒童科技培訓基地的建設,創辦能夠自給自足並實現良性循環的實業。通過自身科學、良性的發展,更好地承擔弘揚宋慶齡精神、發展宋慶齡事業的歷史使命。

  三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彈指一揮間。而對於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而言,則是一種厚重的積累。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要繼承和發揚宋慶齡先生的偉大精神,銳意進取、不辱使命,開啟新的征程,讓宋慶齡的思想與精神與時代同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