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張雅琴:用生命撥動琴弦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5日 15: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江蘇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學習張雅琴同志先進事跡

  張雅琴回來了!

  金橋村的老老少少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情不自禁地聚集在家門口,張雅琴在上海住院治療的這段時間,金橋村3974名村民的心一直緊緊揪著!他們像盼著自己的女兒一樣盼著張雅琴回家。這一次,大病初愈的張雅琴真的回來了!隔壁70多歲的姚金娣老人雙手合十,貼緊胸口説:“謝天謝地,雅琴終於回來了,好人一生平安哪!”

  這一年的秋天,在上海動完手術的張雅琴,再一次回到了她魂牽夢縈的金橋村。在上海的每個日夜,她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金橋的工業園和物流中心的運營情況,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金橋村未來新農村的建設步伐。

  拖著虛弱的病軀,她央求丈夫在回丹陽繼續治療的途中先到她日夜思念的金橋去看看,丈夫陸榮華説:“雅琴啊先休息吧!身體要緊,如果你實在放不下,我可以用DV拍下來,放給你看。”

  落地窗前,張雅琴披衣而起,凝視著窗外。在回到金橋的第一清晨,她想到了上次她作為建設新農村的優秀代表赴省城參加座談會的場景,省委領導的高度肯定和無數農民兄弟的熱情企盼,讓張雅琴內心既欣喜又愧疚。她生怕自己做得不多,做得還不夠!辜負了大家對她的信任與支持。

  窗外,淡青色的霧氣環繞在金橋村的樓群之間,路燈一盞盞亮著,街道顯得特別的寬敞整潔,兩旁翠綠的香樟像是一柄柄撐開的大傘,有著巨大的投影。可以想像明天的金橋街上又將是一番車水馬龍的熱鬧場景,生活真美好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總是這樣川流不息!向遠眺望,修葺一新的工業園和物流中心像兩個橫臥的巨龍,彼此深情凝望,仿佛在眺望金橋村未來的美好前景和宏偉藍圖。

  金橋真美啊!建設中的新農村真美!是誰説過的?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那是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九年了,人的一生有多少個九年?從2000年算起,張雅琴擔任新橋鎮金橋村黨支部書記已經整整九年。這是九年來,她第一次與自己盡情揮灑過血水與淚水的土地,如此深情對視。

  張雅琴的眼眶濕潤了。

  奮鬥篇:她心裏只有群眾

  2000年7月,張雅琴臨危受命,回木橋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作為金橋村的前身,木橋村當時在丹陽的“金三角”屬於發達地區的“貧困村”,工業産值不到500萬元,集體經濟還欠著20余萬元的債務。是全鎮有名的落後村和上訪村。

  張雅琴生在木橋,長在木橋。家門口的塘有多深?她比誰都清楚,剛開始她很猶豫,丈夫陸榮華也勸她:“雅琴啊村裏的基礎差啊,群眾的期望又是這樣的高,我們也有自己的工廠,還不夠你忙嗎?你就別操那份心了。我只希望你安安分分地相父教子。”張雅琴説:“一家富了就滿足了嗎?既然大家這麼信任我,我就得為群眾做點事啊!”張雅琴與丈夫徹夜長談,最後丈夫陸榮華拍板説:“行!我支持你,你好好幹吧,從此以後你專心搞革命,我一心促生産,保證不拉你後腿。”

  上任伊始,張雅琴先從理順幹部群眾的思想入手,她無數次在黨員會議上説:“當一名村幹部就意味著犧牲和奉獻,在這個位置上就一定要為老百姓辦事,現在村裏的基礎這麼薄弱,我們只有以身作則,埋頭苦幹!”

  張雅琴是這麼説的,更是這麼做的!

  張雅琴回村的第一件事是造橋。要致富先修路,一心盤活村級經濟的張雅琴深刻地明白這個道理。可是這座橋是怎麼造出來的呢?跟張雅琴一起奮鬥的村幹部陳建芬回憶起來有點心酸,她説:“這座橋是我們自己造的,是雅琴帶領我們村幹部用磚一點一點壘起來的,用手一點一點摳出來的!”

  沒有錢!張雅琴就一個人走訪沿線的工廠和百姓,漫漫長夜,她幾乎將沿線的工廠跑了個遍,四處化緣。沒有磚!張雅琴就帶領6名村幹部到港口親自去挑殘磚破磚,跟窯廠老闆的好話説盡,臉色看盡,張雅琴堅持著!留在陳建芬記憶裏的永遠是那個下著大雪的冬天,當造橋工程師趕到現場後,為了趕進度,張雅琴二話沒説,捲起褲腿就跳進冰冷的河水裏挑土方!在她的帶領下,村幹部紛紛回家拿來了扁擔和簍筐,幾百立方的土方在村幹部齊心的號子聲中一點點消失了……

  陳建芬説:“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張雅琴的事業心非常強,幹活時她的心裏只有集體,根本沒有她自己。金橋村能有今天,是她拼出來的,苦出來的!”

  激情篇:騰飛吧!金橋

  在張雅琴沒上任之前,木橋連村幹部的工資也發不出。張雅琴不等不靠,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沒過多久,經過多方籌措,村裏就成立了一個綠化工程隊。奇怪的是隊員們不是什麼招聘來的農民工,而是木橋村的全體村幹部。張雅琴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村幹部如果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麼為老百姓服務呢?”

  為了養活這支隊伍,張雅琴開始了“拼命三郎”似的生活,她四處推銷自己的工程隊,拼命找活幹。這支特殊的“幹部綠化隊”,種植過開發區的香樟,也栽過丹陽師範門口的竹子。烈日炎炎的大熱天,所有的人頂著草帽和白毛巾在綠化帶上幹活,就像一群真正的農民一樣,根本分不清誰是村長誰是支部書記。

  所有的工程張雅琴總是衝在最前面,挑最重最累的活幹。2005年,在江蘇天工集團綠化工程成功中標後,張雅琴的肩周炎發作了,為了能以身作則帶領大家儘早施工節省成本,她加大了服藥量,結果導致一條腿不聽使喚。等腿稍微好一點的時候,她硬是用一隻手堅持和大家一起勞動。這一幕讓趕來送飯的丈夫陸榮華心疼不已,陸榮華氣得把飯盒往她懷裏一塞説:“你一心撲在工作上我不怪你,家裏的事你反正顧不到!可你不吃早飯、瞎吃藥,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嘛!”

  都説萬事開頭難。然而,就在張雅琴這種以身作則,艱苦奮鬥,奮發作為的精神的引領下。木橋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裏説閒話的少了,幹實事的多了;村頭曬太陽閒聊的少了,跑市場的多了;進賭場的少了,進工廠的多了。張雅琴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將一個多年貧困村一下子拉上了富裕村的新跑道。

  群雁高飛頭雁領。此時的張雅琴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她意識到只有走産業化發展之路才是壯大村級經濟的根本,而富餘也不是金橋村的終點站,走全民小康之路才是金橋村的明天!在經過充分調研和仔細思考之後,張雅琴提出了“優化投資環境,盤活存量資産,加大開發力度”的發展思路。她把啟動村級工業園作為發展村級經濟的第一步。建設工業園,缺乏資金是最大問題。她帶領村幹部跑銀行、找部門,四處籌集資金。通過艱苦努力,2002年7月,村級工業園建設正式啟動,盤活了450余畝存量土地,共建標準廠房300多間3.2萬平方米。僅此一項,村年租金收入就達180多萬元。

  隨後,針對新橋鎮汽配産業比較發達、流通業發展潛力大的特點,張雅琴敏銳把握商機,籌資投入1500多萬元,在交通便捷但因高壓線橫貫、利用價值不高的上遊路與南環路交匯處,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起了金橋物流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總建築面積達9000平方米的168間商鋪已全部出租。物流中心每年可為村裏創造100多萬元收入,並帶動了村三産服務業的發展。

  2004年11月,木橋村與八字橋村、閘橋村合併為金橋村,張雅琴擔任金橋村黨總支書記。新橋鎮的三個“苦瓜”“長”在了一起,張雅琴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因為有了前期的創業經驗,在張雅琴及其他村組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僅僅幾年時間,金橋村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金橋村由當初負債20多萬元發展到現在年收入近500萬元,綜合實力排在了新橋鎮8個村的前列,“苦瓜”變“金瓜”,實現了從經濟薄弱村向經濟強村的迅速騰飛、激情跨越。

  這一切,按照金橋人的説法,是在泥塘子裏打了三個滾,金橋才有了發展的今天,而這一切,張雅琴功不可沒。

  奉獻篇:舍小家為大家

  幾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隨著村集體經濟形勢的不斷好轉,鼓勵全民創業、帶領大家共同富裕又成為張雅琴的一個工作重點。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為激發村民創業熱情,她&&幹,先後創辦了群藝廣告公司、汽配加工廠、紅櫻桃大酒店。她還發動全村黨員幹部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幹,動員農村先富能人投資辦企業或開發特色農業。目前,全村11個“兩委”委員都有了自己的經濟實體,80%的黨員都擁有自己的致富項目。在黨員幹部的示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轉變觀念,四處籌措資金,購設備,請人才,辦企業。短短幾年時間,全村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目前大大小小的企業有100余家,做得最大的年銷售達2億多元。全村1200戶,超過1/3的家庭有經濟實體。

  經濟搞活了,村民就業渠道也就多了。通過企業吸納一批、發展三産服務業容納一批、自主創業消化一批、提供崗位化解一批等途徑,金橋村勞動力紛紛向二、三産業轉移。目前,全村近4000人中,有勞動能力的基本上都有事做。全村90%的家庭住上了樓房或別墅,70%的家庭購買了汽車或摩托車,50%的家庭裝上了寬帶。去年,該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15400元。為保證在小康路上不讓一戶村民掉隊,張雅琴帶領全村黨員幹部深入開展了“黨員進萬家”、“聯戶幫扶”等活動,採用“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方法,幫助貧困戶解決一些實際困難。幾年來,全村黨員幹部共為“結對”農戶籌資、捐款、借款100余萬元,幫助35戶家庭新上了致富項目。

  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造福百姓,張雅琴始終堅持這一點。這麼多年以來,張雅琴總是先人後己,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深得人民群眾的信賴。

  張雅琴從村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修橋鋪路等基礎設施做起,通過積極向上爭取一點、企業回報社會捐助一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籌集一點等途徑,先後投入600余萬元,修建了4座大橋。她籌款時,連七八十歲的老太也來捐款,儘管老太太並不富餘,平時只是靠給臺商洗洗衣服賺取生活費,但她還是捐出了一百元錢。用她的話説:“捐點錢是應該的,雅琴她一個女的,把金橋建設得這麼漂亮,讓我們生活得這麼好,我們感謝她。”

  近兩年,張雅琴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去,通過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推進,一個總投資2800余萬元,集農民集中居住區、河岸風景區、人工湖區和生態農業區等四大功能區為一體的新農村建設示範區已初具規模,金橋村也成為了鎮江市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金橋村原先路難走、水難排、村容村風相當落後。現如今的金橋村道路硬了、村莊綠了、路燈亮了,經濟騰飛了,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誰為百姓謀福利,老百姓的內心就感激誰!

  情感篇:你的付出還那樣多嗎?

  你的所得還那樣少嗎?

  是的,金橋村是變了,從原來的貧窮落後的信訪村,變成了如今富裕、發展的小康村。但是雅琴累了。

  是的,金橋村道路硬了、村莊綠了、路燈亮了,經濟騰飛了!

  但是張雅琴卻病倒了。

  雅琴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聽到這個消息後,張雅琴昔日的好搭檔、好姐妹,現任金橋村村委副書記主的陳建芬悲痛萬分。她説:“這怎麼可能?我不相信!”正在開會的何書記聽聞張雅琴生病的消息,一屁股坐倒在椅子上説:“這不可能,如果是真的,09年對於我們金橋村來説就是一個沉重的年份,這真是晴天霹靂!”

  聽到這個消息,金橋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心揪緊了。一些老百姓忍不住失聲痛哭,就像自家人得病那樣難過。在張雅琴動手術和住院化療期間,市裏及新橋鎮鎮村的幹部和群眾自發地前去看望,一撥接一撥,以致醫院要求,“控制探望的人數和次數,免得影響病人休息”。

  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黨總支書記,張雅琴為什麼能得到如此多的牽掛?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産黨員,張雅琴以什麼樣的行動?贏得了這麼多老百姓的信賴和支持?

  丈夫陸榮華説“她天天這樣幹啊,天天連飯都吃不好覺也睡不踏實,50多歲的人了,越做越有勁,我們家雅琴是入迷了,癡掉了。”

  聽説張雅琴病了。村幹部陳建芬淚流滿面:“她這個病是累出來的,村裏出了再大的事都一個人扛著,她這人素質高,受了什麼委屈都憋在心裏不説出來,雅琴她難啊!”

  而躺在病床上的張雅琴卻説:“我在這個位置上做了一點事是應該的,這是一個老黨員應該扛起的責任,所以我用心去做了,能得到老百姓這樣的擁護,我知足了!真知足了!”

  張雅琴責怪疾病來得不是時候,“只要兩年,再給我兩年時間,金橋村的新農村建設就好看了。”聽了這句話的人無一不為之動容。

  躺在病床上的張雅琴一刻也放心不下村裏的工作。對自己的病情卻總是一笑而過!她説:“生病的壓力比工作的壓力小多了,就當跟病魔作鬥爭了,我很樂觀的,這麼多年,我終於可以休假了!”

  每次有人去看她,她總要詢問村裏的情況:新農村建設推進得怎樣了?利用老廠房改造建設的創業園進展如何?……

  有時,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她拿起手機就和其他村幹部聯絡。她丈夫陸榮華實在“看”不過去了,只得將她的手機“沒收”。沒了手機,張雅琴就把想到的事情寫在紙上,有人來時就讓他帶回去。

  “自從到村裏工作後,雅琴基本上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到晚都在忙。她把村裏的事情看得比自家的事情還重,做什麼都想力求完美,不僅身體累,而且心累。”妻子的辛苦,陸榮華看在眼裏,疼在心上。“這麼些年,她看病的錢從來沒有報銷過。她自己有醫保,票都放在那兒,一分錢都沒花過公家的,包括這一次的大病”。關於妻子的“大方”,陸榮華如是説。

  為了了解本鎮及周邊鎮新農村建設情況,張雅琴時常叫陸榮華開車帶她四處轉。看到其他村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張雅琴坐立不安,她不能容忍金橋村的新農村建設落在後頭。

  然而,在拆遷老村莊過程中,矛盾多多,阻力重重,匿名信、人民來訪的矛頭時常指向張雅琴,甚至有無理取鬧對她進行人身攻擊的,有的人,新年的時候把糞便潑在她家墻頭,這在農村是特別晦氣的事情。對於這些,張雅琴默默承受著,始終沒有放在心上,這一次生病,這些村民爭先恐後地來看她,站在床頭拉著她的手,愧疚地説不出話來。

  一個村支部書記能做到這個份上,不僅僅是工作水平問題,更是人格的魅力和人性在閃光!張雅琴用她的樸實和善良,征服了金橋村村民的心。

  今年,張雅琴對鎮黨委説:“快培養接班人吧,我退下來了,新書記可以繼續圓我們的新農村的夢想。”丹陽市委書記李茂川聽聞後,在全市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上説:“村支書沒有退休之説,吳仁寶幹到70多歲,只要是優秀的村支書,就沒有年齡限制,像張雅琴這樣的好書記,可以一直幹下去。”

  張雅琴從踏上村支部書記這個重要而又平凡的崗位起,就獲得了無數榮譽: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省十佳農村新女性、省“三八”紅旗手、鎮江市勞動模範、丹陽市優秀共産黨員等。更高的評價來自基層,村幹部何冬生、陳建民説:“張書記是我們金橋村的主心骨,村裏的事離不開她,為了金橋村更美好的明天,希望她一定要把身體養養好,帶領我們繼續幹革命。”72歲的村民陳保保説“沒有張書記,哪有金橋村的今天?在我們老百姓心中,張書記就是黨的形象。像這樣的黨員,我們信服,我們離不開。”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張雅琴以牢記宗旨、心繫群眾的公僕精神;以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實幹精神!以忍辱負重、埋頭苦幹的奉獻精神!譜寫了一曲新時期鄉村幹部的優秀讚歌!她用生命的音符,唱響著建設社主義新農村的新篇章!張雅琴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動著80萬丹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