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冬季反季鹹潮突襲上海 部分供水區域告急掀保水大戰(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5日 0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江中下游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圖為湖南境內乾渴大地。 新華社發

1680年被洪水淹沒的明祖陵因乾旱首次露出真容。

盱眙縣溜子河中的休憩亭整個基座都露出水面。

  長江中下游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 本應冬季出現的鹹潮竟在5月突襲

  主因天災

  亦有人禍

  據新華社電 異常天氣現象是造成長江中下游嚴重乾旱的“禍首”。但一些基層水利幹部反映,天災之外還有不少人為影響因素。

  首先是河道湖泊非法挖沙,使河道嚴重下切,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位於江西新建縣的贛西大堤牛頭湖電灌站已無法從贛江抽水澆田。無奈之下,當地重新在電灌站邊上架設了兩條152米長的鋼管,延伸到贛江中抽水灌溉。新建縣水利局負責人坦言,在贛江中下游一些河段,與2000年比較,河道被深挖了4米多。大量寶貴水源位於中間狹小的深切河道裏,遠離河岸,無法抽取利用。

  另一人為因素是,一些地方小水電站快速發展,在乾旱期間成為抗旱“攔路虎”。在江西、湖北、湖南,許多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建有電站,對上游來水進行人為控制。正當乾旱季節中下游地區大量用水時,這些電站卻大量攔蓄水發電,制約了抗旱工作。

  今年4月,在江西修河流域,因上游水電站不願放水,導致下游2萬畝早稻田得不到及時灌溉。在上級部門干預下,電廠才開閘放水,但此時已造成農田受旱損失。

  第三個人為因素是各地水利設施老化,難以滿足抗旱需求。記者在湖北等地旱區看到,目前農業生産中許多灌溉設施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設計標準低,損毀嚴重,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很難滿足抗旱需要。

  盱眙:淮河二月斷流 漁民棄船打工

  本報江蘇訊 (特派記者梁國瑞攝影報道)連續兩日降雨過後,江蘇昨天再迎晴熱天氣,今年3月開始的全省特大旱情持續。

  本報記者昨在江蘇洪澤湖一帶採訪發現,洪澤湖沿岸的盱眙縣,由於洪澤湖水位連續下降,300年來一直淹沒在水下的明祖陵,首次露出地宮拱門和甬道。而作為小龍蝦的大産地,20萬畝龍蝦養殖水塘水面縮小一半,預計産量將減少三成左右。

  明祖陵水淹300年首露真容

  由於洪澤湖水位下降,有著“明代第一陵”之稱、被淹水下300多年的明祖陵,在5月19日首次露出水面,9個拱門和地宮甬道顯露無遺。

  記者昨天在明祖陵景區內看到,拱門和地宮甬道位於一個小水潭底部。一字排開的9個拱門正對著半圓形水潭。站在潭岸上,可以看清9個拱門的全貌——三組大小不一的拱門分別屬於朱元璋的高祖、曾祖和祖父。離拱門約2米的潭底,便是積滿淤泥的地宮甬道入口。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黃河奪淮入海,明祖陵被洪水淹沒,直到上世紀60年代因春旱露出水面被發現。“陵墓裏的水與外面的洪澤湖是連著的,所以不管天有多乾旱,這個潭子裏的水都沒幹過。只能隱隱約約看到拱門。”

  如今,整個水潭一覽無遺,潭底的淤泥全部展現在太陽光下,帶著一片片的紅色硃砂。“地宮甬道和拱門露出來,這是明祖陵被淹300年來第一次!”明祖陵文管處書記胡任生説。

  明祖陵文管處辦公室主任李尚兵指著離潭底1米左右的潭壁説,“原來水一直淹到這裡的,現在少下去1米!”原來只能透過潭水隱約看到拱門,“現在拱門完全露出來,就連以前看不到的甬道也一清二楚。”

  遠處的中城墻亦顯露水面

  距離明祖陵不遠,是淮河支流“溜子河”。李尚兵介紹説,這次和陵墓拱門、甬道一起露出水面的,還有明祖陵的中城墻。記者乘坐快艇到溜子河中間看到,一排堆砌在一起的巨大石頭,已經露出水面足有半米多。“這是明祖陵三道圍墻裏的中圍墻,一般情況下不會露出水面的。”自稱守陵人後代、已在溜子河上開船10多年的朱孝則説。

  無法行船漁民外出打工

  江蘇盱眙,因盛産小龍蝦而聞名全國。然而,眼下這場罕見乾旱,正嚴重威脅著小龍蝦的養殖與生産。

  本報記者昨在盱眙縣境內看到,道路兩旁的池塘、河流,水位已經往下降了不少,露出乾濕不一的沿岸淤泥。

  在淮河支流溜子河,從河岸的水漬痕跡不難看出,目前的水位,比往常水位下降了足足有1米,河灘綿延數公里,寬有10多米。在靠近河岸的河灘上,滿是河蚌殼的淤泥,由於陽光暴曬,已經出現密密麻麻、寬達5厘米的裂痕。

  長年在溜水河上打魚為生的高燕告訴記者,從去年10月起,由於水位下降河道變淺而無法行船,她家的漁船一直停在岸邊,“老公已經出去打工賺錢了,船要到秋天才能開出去。”

  盱眙小龍蝦將減産三成

  更嚴重的是養殖小龍蝦的水塘。“盱眙縣養殖龍蝦的水塘大約有20萬畝,現在水面縮小了一半。”盱眙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紀玉繁告訴記者。

  根據當地龍蝦協會的預計,今年盱眙小龍蝦的産量,將減少三成左右。另據記者了解,在南京、杭州的龍蝦館,小龍蝦的價格已經出現10%~20%左右的上漲,店主們紛紛抱怨今年貨源緊張,不少原本從江西鄱陽湖、江蘇盱眙等地進貨的龍蝦店,開始轉而求助安徽陀湖。

  盱眙段淮河2月已經斷流

  盱眙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紀玉繁介紹説,盱眙縣的供水主要來自於淮河,“淮河2月就斷流了,我們從春節後一直從長江調水,但長江水量也少,遠不能滿足需求。”此外,今年的降水也少得可憐,“只有往年同期的30%~40%。”

  農業用水高峰馬上就要到來,“小麥快要收割,6月上旬就是全縣90萬畝水稻集中用水期,按每畝100立方米算,要9000萬立方米的水。”按照氣象部門的預測,接下來的半個月,盱眙境內並無較大降水。

  旱情速遞

  上海掀“保水”大戰

  受長江中下游50年來最嚴重旱情影響,因長江水位走低,使上海在5月份出現了原本在冬季才會出現的罕見嚴重鹹潮,部分供水區域因之告急。

  為此,上海的原水公司正加緊監控,並將其青草沙水庫和長江原水系統聯動,以全力確保供水和水質安全。

  (中新)

  三峽連續放水20天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國家防總已召集有關各方,專題研究三峽水庫調度工作,決定自5月20日起,三峽水庫按日均出庫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泄;自25日至6月10日,日均下泄流量再加大一到兩千立方米每秒,以緩解中下游抗旱用水、城鄉供水等壓力。 (新華)

  大旱加重地方電荒

  今年電荒不僅來得早,而且正在從東部向中部乃至全國蔓延。據國家權威部門預測,今年我國夏季電力缺口將很有可能擴大到4000萬千瓦,這是近年來之最。至於原因,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用電需求旺盛、部分地區水力發電不足之外,淡季電荒的最主要原因是電價機制沒有理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