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圖文實錄:發改委等四部門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狀況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16: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輝:“十一五” 農業農村發展極不尋常、歷史少有

    主持人:謝謝汪副司長的發言。現在有請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工程師張輝同志發言。

    張輝:"十一五"期間,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大幅增加農業投入,在各級各部門和億萬農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農業和農村經濟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影響,實現了持續穩定發展。

    "米袋子"更滿了。糧食生産實現"七連增",總産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這在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標誌着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在1萬億斤水平。

    "菜籃子"更豐富了。肉蛋奶、水産品、蔬菜等"菜籃子"産品供應充足,産量比"十五"末增長10%以上。無論超市還是農貿市場,一年四季,各種産品琳瑯滿目,花色品種豐富多樣。綠色、有機、無公害等安全優質農産品在城鄉居民消費結構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

    "錢袋子"更鼓了。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邁上4000元、5000元臺階,2010年達到5919元,比上年增加766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10.9%,連續7年保持較快增速,年增量創歷史新高,增速創1984年以來新高。

    生産條件更好了。農業物質裝備條件逐步改善,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不斷增加,農機總動力、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2億千瓦和5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2%。兩個52%,標誌着我國農業生産方式開始進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新階段,標誌着科技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同時,農業産業結構不斷優化,種、養、加協調發展,優勢農産品區域佈局初步形成,2010年四大糧食作物綜合優質化率達到71.9%,農産品加工業産值與農業總産值之比達到1.7:1;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徹底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實行"四補貼",農業法律制度不斷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家庭農(牧)場、種糧大戶不斷涌現,新型農業生産經營主體逐步發展壯大,2010年農民專業合作社超過37萬家,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達到25萬個。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農産品進出口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農産品貿易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創新局面,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衞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村容村貌明顯改觀。

    回顧"十一五"這五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極不尋常、歷史少有。極不尋常,主要是説,這五年,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各種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重發,國際農産品市場波動頻繁、起伏劇烈,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刻、衝擊巨大,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面臨的挑戰極不尋常。歷史少有,主要是説,這五年,政策支持、投入增加的力度之大歷史少有;這五年,不僅沒有出現歷史上大災之後大減産的現象,而且連年增糧增收,歷史少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生産"七連增"、農民收入"七連快",為我們國家辦成一系列大事、辦好一系列喜事、辦妥一系列難事提供了堅實的支撐,這既是過去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亮點,更是科學發展的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