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我國多地重拳整治重金屬污染 涉重企業路在何方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17: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環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18日,環境保護部召開新聞發佈會,因為血鉛超標事件,浙江省湖州市被實施全面區域限批。

  3月以來,浙江省湖州市發生血鉛超標事件,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的浙江海久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周邊已累計發現332人血鉛超標。環境保護部調查發現,事件是因企業違法違規生産、職工衛生防護措施不當,縣、鎮政府未實現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承諾,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監管及應對不力造成的。

  近年來,陜西鳳翔、河南濟源、江蘇鹽城、廣東清遠、甘肅徽縣、浙江台州……同樣因為重金屬污染,這些地方相繼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今年年初,《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成為第一個獲批的"十二五"專項規劃,遵循源頭預防、過程阻斷、清潔生産、末端治理的全過程綜合防控理念,明確了重金屬污染防治的目標。然而,問題的嚴重性和複雜性決定了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在中國環境報社和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環境保護學術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環境報理事會年會暨"十二五"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與政策解讀會"上,與會專家建議相關企業要改變觀望態度,從源頭抓起,全過程防控重金屬污染。

  尾礦復墾:幾十億噸的堆存量怎麼解決?

  選擇經濟適用的技術很關鍵

  此次研討會前,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周連碧剛剛實地查看了去年發生嚴重污染事故的紫金礦業紫金山銅礦。據他介紹,由於當地礦的品位低,企業採取了浸出工藝,産生大量酸性廢水需要處理,為此建設了一系列循環池,這也就加大了風險發生的幾率。

  周連碧告訴記者,我國2/3礦山處於中後期開採,隨著開採深度增加,金屬品位下降,廢棄物産生量增大。多年來,重開發、少治理,面臨的土地復墾與生態恢復問題十分嚴重。金屬礦山土地復墾主要涉及尾礦庫、廢石堆、露採場、塌陷地和污染土地等。

  以電解錳為例,我國從2000年起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解錳生産國、消費國和出口國,但我國錳礦(礦石)的探明資源總儲量僅佔世界的2%,其中貧錳礦(低於18%)的儲量又佔全國總儲量的93.6%。目前,絕大部分企業以菱錳礦為原料,經過酸浸、凈化、電解沉積後生産金屬錳。由於錳礦品位低,生産過程會産生大量含鉻廢渣,每生産1噸電解錳,排放6~10噸錳渣,大部分錳渣都未得到綜合利用。據介紹,全國堆存在電解錳廠附近的錳渣達到6000萬噸以上,僅有很少一部分得到綜合利用。

  "在"錳三角"(貴州、湖南、重慶交界)地區,很多地方都是堆滿錳渣的黑山溝。由於管理不到位,錳渣中未分離出的電解液經雨水沖刷很容易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嚴重污染。"南開大學清潔生産研究中心主任于宏兵説。

  據統計,我國各類金屬礦尾礦的堆存總量約60億~80億噸,且每年以3億噸的數量增加。這些尾礦的表面為尾砂,保水能力極弱,在雨水淋溶作用下會産生酸、鹼、重金屬等污染。治理如此大規模的尾礦污染,如何選擇經濟適用的技術是關鍵。

  在會上,周連碧向記者展示了山西中條山毛家灣尾礦庫的照片。這個尾礦庫緊鄰村莊,而且佔用了村裏的農田。在復墾試驗中,他們通過覆土、施肥等措施改良尾砂,試種了高粱、花生、玉米、大豆等作物。

  可是,這裡産出的農産品能吃嗎?周連碧説:"檢測結果顯示,毛家灣尾礦庫作物産品中的重金屬濃度與原有種子的含量相當或略高,遠遠低於尾沙土壤中的含量,並且符合食品衛生標準。由於尾沙中的碳酸鹽含量高,大大降低了重金屬在土壤水中的溶解度,使作物對重金屬的吸收量明顯降低。"

  "在試驗進行到第4年時,當地村民就能把這片地收回,自己進行作物種植了。"周連碧告訴記者。

  他認為,在進行金屬礦山復墾時,要堅持3項原則:因地制宜原則、最佳效益原則、動態性和持續發展原則。"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客觀反映破壞土地的適應性,做到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耕地優先的原則。確定復墾利用方向應以最小投入取得最佳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原則,兼顧區域土地利用的總體要求,發揮土地復墾的整體效益。"

  在復墾過程中,作物的選擇十分重要。比如,在對廣西平果露天開採鋁土礦進行復墾過程中,引種了適宜在疏鬆復墾地生長的巨尾桉,利用其一年成林、砍伐後容易再生長的特點,在復墾地上建起了速生林。這不僅達到了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平衡的目的,還為電解鋁生産提供了木質效應棒,使企業電解鋁生産所需效應棒實現了自給自足。

  污染防控:要有全過程控制理念

  遵循源頭預防、過程阻斷、清潔生産、末端治理,全過程綜合防控

  在會上,一位地方環保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於生産中涉及重金屬問題的企業也十分頭痛,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強監測,如果出現環保不達標的情況,只能由政府出面關停。對於企業來説,成本則是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在酸性廢水治理方面,江西德興銅礦引進加拿大技術,通過雨污分離,將酸性廢水中的銅、鈷和鎳等有價金屬進行回收,産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但是,採用這一技術的前提條件是,水量要足夠大並且有一定的濃度,才能産生經濟效益。

  "要控制酸性堆場污染,採取措施越早越好。尾礦、廢渣酸化需要氧氣、細菌的作用,在剛排放時,酸性不太高,隨著時間的推移,酸性逐漸增強,對環境影響也更大。"周連碧説。

  實踐證明,以末端治理為主的手段,不僅治理成本高,而且無法有效解決生産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更不能大幅削減污染物的産生。"單純的末端治理不可能解決重金屬污染問題,要遵循源頭預防、過程阻斷、清潔生産、末端治理的全過程綜合防控理念。"與會專家認為。

  根據自身經驗,于宏兵告訴記者:"在對涉重(金屬)企業進行清潔生産審核時,一定要做元素平衡。只有把生産過程中重金屬元素的流向説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地採取措施,才能不花冤枉錢。"另一方面,通過元素平衡也可以發現生産過程中的缺陷,從而改進工藝,增加收益。比如,在電解錳生産中,由於分離技術水平不高,相當一部分電解液還殘留在錳渣中,通過採取二次壓濾工藝,可以對這部分電解液進行回收,從而增加經濟效益。

  天津精工華暉製版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版輥的企業,生産過程中涉及鍍銅、鍍鎳的工序。"通過清潔生産審核發現,這家企業每年投入電解銅44噸,但産品僅消耗22噸,其餘一部分變成銅屑後被賣掉,一部分進入廢水中。當時,電解銅的價格是7萬元/噸,而銅屑的價格才幾塊錢一公斤。"

  為什麼銅的利用率如此低?研究發現,由於鍍層不均勻,版輥在完成鍍膜後還需要進行切削,切削下來的大量高純度銅被作為銅屑廉價處理。找到原因後,公司通過改進生産工藝提高了銅的利用率。此外,切削下來的銅屑又被製成磷銅球,可以回到生産過程中應用。這樣一來,企業生産成本大大降低。"涉重企業在面對污染治理問題時,要盡可能在源頭和過程中想辦法,這樣效益更明顯。同時,企業要注重科研投入和研發,改進生産工藝。"于宏兵説。

  爭取主動:企業不能再消極等待

  行政、經濟手段相結合,督促企業有效防治污染,減少風險與損失

  “重金屬生産企業要改變過去對治污、環保消極等待、觀望的觀念,充分認識到重金屬污染防治對自身長遠發展的意義。”在研討會上,無論是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還是業內專家,都建議相關企業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否則後果會非常嚴重。

  2010年9月2日,此前一個月就停牌醞釀重大資産重組的馳宏鋅鍺突然發佈公告:收到環境保護部《關於終止對雲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環保核查的通知》,因所屬會澤分公司和曲靖分公司冶煉廠仍然存在部分環保問題未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環境安全隱患比較嚴重,環境保護部決定終止對公司的環保核查,且在環境風險消除之前各級環保部門不再受理公司的上市(再融資)環保核查申請。

  2010年9月28日,馳宏鋅鍺再度發佈公告稱,公司無法在短期內完成環保整改工作,同時公司與重組涉及的部分股東在核心交易條款上尚未達成一致意見,因此目前實施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相關條件尚不成熟,擬中止籌劃重組事項。

  對此,有媒體認為,這一公告表明,馳宏鋅鍺成為A股首家因環保問題而被迫叫停重組的公司。

  根據環境保護部今年召開的《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視頻工作會議,重金屬污染防治將被作為今年環保專項行動的重點,對未進行環評和“三同時”驗收的企業一律停産整改,對位於飲用水水源地的企業一律停産關閉,對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長期超標排放的企業一律停産治理,對發現重大環境安全隱患的企業一律停産整改,對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對有環境劣跡的公司上市或再融資,兩年內各級環保部門一律不得出具同意其通過上市核查的文件。

  業內人士指出,在防治重金屬污染的工作中,除了行政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達信中國採礦和環境風險服務部助理總裁兼主管呂春雨告訴記者,他們也在高度關注重金屬污染防治的工作。近幾年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逐步在全國相關行業得到推廣,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完善。比如,保險費率確定、環境污染損害評估、損害賠償制度等。

  他説:“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對於重金屬行業及其他高污染風險的行業,都會起到積極作用。但是,重金屬污染屬於漸進式污染,需要的保險産品與環境突發事件有所不同。”

  根據2007年發佈的《關於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現階段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承保標的以突發、意外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直接損失為主。據呂春雨介紹,國內保險市場目前也可提供針對漸進式污染的保險,可以滿足一定的保障需求,但是核保工作非常嚴格。

  在問及國內採礦企業在環境風險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時,呂春雨説:“國內採礦企業目前的環境風險管理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這也與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相關。現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重視,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也有助於企業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

  “保險只是企業環境風險轉移的手段之一,用來保障採取了風險管理手段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損失。對於企業來説,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如果某家企業的風險管理手段只是買保險,那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給這樣的企業提供保險保障。”呂春雨強調。

  中國環境報記者 劉秀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