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長江中下游稻田龜裂湖泊露底 未來一週多晴熱天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16: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民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乾旱

5月20日,在江西九江縣城子鎮,稻田的裂縫可以放得進成人的四根手指

  5月19日,在江蘇盱眙,洪澤湖水位下降導致明祖陵地宮拱門重見天日 本版圖片均為CFP

  本報記者 姜燕 綜合報道

  長江中下游地區多個河湖縱橫的魚米之鄉,正在承受乾旱之痛。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7省市區域平均降水量為近60年以來同期最少。

  目前,全國耕地受旱面積為9892萬畝,有497萬人、342萬頭大牲畜因旱飲水困難。近日旱區雖迎來中強度降水,旱情有所緩解,但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未來一週,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地區多晴熱天氣,將持續“乾渴”。

  受旱的地區主要在沿江

  進入5月,本應處於汛期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卻“乾渴”難耐。國家防汛抗旱督察專員劉學峰介紹,受旱地區主要分佈在沿江,洞庭湖、鄱陽湖周邊及江淮之間的丘陵山區一帶。

  最新氣象數據顯示,今年湖北省83個縣市區均有旱情,33個縣市達到重度以上氣象乾旱,受旱農田面積1664萬畝,有50.2萬人、15.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湖泊水體萎縮,洪湖、斧頭湖、長湖等主要湖泊水體面積比歷史同期少四成左右,1300多座水庫低於“死水位”運行,只有在確實急需供水時,才能靠泵站抽提水。被譽為“中國水塔”的丹江口水庫,也出現了歷史同期少見的“死水位”。

  江西全省19個縣(市、區)出現重度氣象乾旱,14個縣(市、區)出現特旱,乾旱地區主要位於贛北贛中。已栽早稻受旱面積達533萬畝,140多萬畝中稻無水泡田翻耕,23.5萬人口飲水困難。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最新數據顯示,全省共有87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旱,82萬人、1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部分縣城出現飲用水取水困難,944.2萬畝農田受旱。

  旱區農民漁民損失慘重

  麻城市中館驛鎮晏店村周興桃説,無水插秧,只得放棄。在黃岡一些縣市,因為乾旱,成片成片的良田撂荒、閒置。村民稱,水利設施不全,抗旱保生産成本太高,乾脆放棄這一季的耕種。

  6個月以來,湖南省新化縣吉慶鎮柏灣裏村就從沒下過一場大雨。這一次,大雨還是未能降臨這片乾裂的土地。“我嫁到這裡快40年了,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乾旱。”57歲的劉運娥説,她家裏的3畝農田全部荒蕪,“到現在還沒有插下一棵秧苗。”

  洪湖岸邊的漁民損失慘重,漁民肖初建今年遭遇到旱災,100畝養殖水面無水,前期投入的1.5萬元魚苗大部分幹死,投入三四萬元購買的蟹苗已全部幹死。洪湖市統計稱,該市水産養殖面積80多萬畝,41.3萬畝魚塘及圈養區處於低水位狀態,40萬畝魚塘及圈養區已乾涸,魚、蝦、蟹大量死亡。更為嚴重的是,1.6萬人被困在乾涸的大湖中,目前僅靠小木船通過1米寬的小水溝運送生活物資。

  水生植物動物因旱遭殃

  水生動植物也受到嚴重旱情影響。位於鄱陽湖的大湖池是每年越冬候鳥棲息的核心地區。鄱陽湖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站常務副站長王小龍説,今年鄱陽湖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乾旱,螺螄、蚌殼、馬萊眼子草、苦草這些每年候鳥越冬的重要食料,現在全部死亡,越冬候鳥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給今年候鳥越冬帶來了嚴重危機。九江市星子縣蓼華鎮蓼花村與縣城之間過去是寬闊的鄱陽湖水面,因連續乾旱,這裡變成大片灘塗地,當地不少駕校便把乾涸的湖底當作訓練場。

  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曾曉東説,洪湖的生態也將因旱受到影響,想基本恢復,至少需要10年。他還擔心,在本土水草死亡的同時,水花生等外來物種卻瘋長,這將會改變濕地原來的生物鏈。

  位於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鵝洲國家級長江豚類保護區也受到影響。保護區內的水位、水體面積降至建區以來最低。湖區大部分水深不足3米,個別地方甚至低於2米,給江豚的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落後

  乾旱暴露出“水鄉”在水利建設上的疏漏。在湖北糧食産區,農業生産中許多灌溉設施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只能應對氣候正常年份的生産用水。自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後,公共水利設施多數無人管理,年久失修,損毀嚴重,功能無法正常發揮,抽、排、蓄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近年來,國家在水利上投入鉅資治理大江大河、整險加固大中型水庫,還沒有顧及到小型農田排灌設施的改造、維護。水利灌溉工程仍然嚴重落後於現代農業生産的需要,湖北農業還沒走出“靠天吃飯”的格局。

  “有庫無水,有水無泵,有泵無渠,有渠不通”。這是湖北不少地方抗旱的尷尬。麻城市浮橋河水庫修建於1960年,水庫剛剛整險加固,但灌渠一直未維修,沿渠行走,水渠兩岸和過水渡槽到處是裂縫,漏水嚴重,水從水庫向灌區一路流一路漏,流到田間時已經成為小股細流。

  三峽水庫補水效益顯現

  為保障長江中下游地區抗旱用水及航運安全,國家防總決定再次加大三峽水庫下泄流量,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峽水庫按1萬立方米每秒左右控制下泄流量。

  隨著三峽水庫補水效益的逐步顯現,長江中下游水位連日來出現全線回升勢頭。數據顯示,至5月22日上午8時,長江中下游漢口、九江水位分別達到了16.59米、10.58米,與今年入汛以來最低時的5月15日相比,分別上漲了1.34米和1.10米,洞庭湖城陵磯水位和鄱陽湖湖口水位也分別上漲了1.56米和1.16米,分別達到了23.82米、9.98米。

  根據國家防總決定,5月25日至6月10日,三峽水庫下泄流量將加大至1.1萬至1.2萬立方米每秒。

  未來一週將持續“乾渴”

  近日,旱區終於迎來一次中等強度降水,江西省部分縣市4小時降雨量達26毫米,使持續乾旱的贛北贛中旱情得到一些緩解。

  從5月21日開始,湖北省抓住降水時機,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高炮、火箭、飛機全線出動。湖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唐仁茂介紹,這是湖北省最大規模的增雨作業,作業後,南部平均雨量在38毫米左右,北部平均雨量在22毫米左右。

  此次降水雖然使部分地區旱情得到緩解,但大部分地區,由於前期乾旱時間長,此次降雨只是“打濕地皮”,河道、溝渠徑流量增加有限,塘堰湖庫的蓄水增加也不明顯。湖北農業局工作人員説,最好連下半個月雨水。

  但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下周雨水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而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區多晴熱天氣,將繼續面臨“乾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