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幹部開展“百村調研” 跨出三門觸摸三農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05: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幹部開展“百村調研”

跨出“三門” 觸摸“三農”

湖南平江縣蘆洞村,“百村調研”團員與村幹部和農戶交流座談。

  馮立松攝(“最愛共青團”博客)

  【新聞背景】

  由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組織開展的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百村調研”實踐活動日前啟動,首批赴湖南、湖北四區縣16村的調研實踐團一行96人剛剛回京,第二批即將啟程,奔赴江西、江蘇等6省調研。

  此次“百村調研”實踐活動,有來自64個中央國家機關部門的530多名青年幹部參加。今年5、6月份,他們將分為三批,分赴東中西部18個省的100多個村,進行前後一週的駐村調研。

  從國家機關到偏遠農村,他們經歷了什麼?收穫了什麼?記者跟隨在湖南省平江縣調研的第一團,探尋這些青年幹部從基層收穫的感悟與感動。

  5天時間倏忽而過。對國家人口計生委宣教司新聞處副處長蔡菲而言,在湖南省平江縣龍門鎮大漁村的這5天,每一刻仍歷歷在目。

  5月9日,蔡菲同其他40余位來自中央國家機關的年輕幹部一道,走進湖南農村,住農家、訪農戶、幹農活,陪孩子們上學、同村幹部嘮嗑……他們用這種無間隙的方式,感受中國農村最為真實的脈搏律動。

  零距離接觸“三農”問題

  “雙腳踩在鄉村的土地上,團員們幾乎時刻處於一種亢奮狀態,他們迫切地希望在這有限的時間裏,多看、多問、多幹。”第一團團長、財政部機關團委書記馮立松説。

  零距離觸摸鄉村土地,團員們留下了許多生命中的“第一次”。

  體驗農活的辛勞——

  在大漁村,老鄉們為調研團第二組安排了一項“最簡單”的農活:為田地裏的藥材白術除雜草。初夏的陽光已開始灼熱,大家艷陽下努力學習著如何區分藥材與雜草,不一會兒就滿頭大汗,“看起來簡單,幹起來還真不易!”

  了解發展的難題——

  種糧的比較效益還太低,農民種糧積極性還未充分調動;農田水利設施還比較舊,引水“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還沒解決;危房、舊房還很多,居住條件仍需改善;留守兒童需更多關愛……

  “我是在城里長大的,現在的工作跟農村聯絡也不多,這次調研,讓我第一次對‘三農’有了直觀了解,真正感受到了農村的巨變和農民需要發展的強烈願望。”交通部水運局幹部李德春説。

  感受“不一樣”的基層幹部

  大漁村村支書華國良,這些天一直陪著駐點的調研團二組組員們。從華國良口中,幾個基層黨員的小故事給了二組組長蔡菲和組員們出乎意料的感動。

  ——2005年,大漁村要修一條通組水泥路,需佔用農田,第一年就因為沒人願意而“流産”,第二年又遇到同樣問題。黨員華石清主動站出來:“不就是一畝田嗎,先從我家佔吧。”其實,華石清家一共就2.5畝田,他主動交出了1畝,一家老小吃糧吃菜都緊張起來。

  ——村裏要建一個垃圾填埋場,沒人願意建在自家旁,也是一位老黨員主動提出:“就把垃圾場建在我家邊上吧。”

  “在部機關,身邊都是黨員,沒感到黨員有多麼特殊。在大漁村的這些天,我們真切感受到了黨員的不一樣。890人的村子裏16名黨員,他們就代表了黨在基層的形象。”蔡菲深有感悟。

  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二組組員李忠峰説,5天時間,大家對基層黨員和基層幹部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

  訪談中,華國良説,村里正準備建的老年活動中心門口,每兩名黨員要植一棵桂花樹,一共植8棵。“樹比人長命,即使我們老去了,這些樹還在,表示我們的黨員之樹‘常青’”。

  平江歸來,二組在“最愛共青團”博客上寫下一篇博文,題目就叫《黨員之樹常青》。

  “三門”幹部接地氣擔責任

  早上6點起床陪孩子上學,白天走訪農戶慰問貧困戶,與農民一起田間勞作,給孩子們上課開班會,晚上為整理調研和訪談資料忙到淩晨,每天只睡幾個小時……基層也看到了“不一般”的機關幹部。村民説,原以為這些年輕人就是到農村體驗一下生活,沒想到他們做起事來這麼拼命。鄉鎮幹部和村幹部們説,從這些年輕人身上,看到了中央機關幹部的素質和作風,值得學習!

  5月14日,調研團告別駐村的日子。這天中午,三市鎮保豐嶺村的村民們自發前來,用一場歡快的腰鼓舞,送別這些年輕的朋友們;前一天晚上,大漁村村民魯文明為了送別寄住了5天的兩名團員,準備了滿滿14大碗菜。為了這頓飯,全家整整準備了3天。

  濃濃的情感,沉沉的責任。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大多缺乏基層實踐鍛鍊經歷,很多人都是出了家門進校門、出了校門進機關門的“三門”幹部。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書記張璐説,開展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百村調研”活動,就是要讓年輕幹部在基層實踐中通達社情、了解民意、錘煉作風、增長才幹,建立起與基層、與農村、與群眾的感情,這樣才能擔起應負的責任,堅定服務人民的信念。

  調研心得

  回到鄉村便是回到家

  成長在城市,工作在機關,我們這些青年人,離開這塊哺育我們的土地已太久,離開默默無聞辛勤奉獻的農民已太遠。今天,回到鄉村,便是回到家。

  為村裏做了一些小事

  到村裏做的一些小事:為村小學立了旗桿,捐了國旗,教孩子們唱國歌,恢復了升旗儀式;給一位種煙葉的村民宣講政策,並現場聯絡解決烤房改造的問題,年收入至少提高2000元;給養豬大戶宣講母豬補貼政策,幫助分析規劃擴大生産……

  不是因為你從中央來

  不是因為你是中央國家機關的,村民就要拿出最好的款待你,就要掏心窩地給你説實情講真話。是因為他們看到你肯真心實意地傾聽,看到你願意實實在在地幫助解決問題,才把你當朋友,不把你當官僚!

  不要局限于調研提綱

  我想向未來幾批團員倡議:儘量減輕住戶農民負擔,比如在缺水地區,就和他們一起挑水;訪談時要讓他們提問題,而不局限于調研提綱,農民切身的具體的問題不是我們在北京能想到的。

  (摘自“最愛共青團”微博)

  本報記者 紀雅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