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追憶李德生:指揮上甘嶺戰役 曾被錯誤開除黨籍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4日 19: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鄭州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李德生(左四)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時與許世友(中)等在一起合影。

  李德生,1916年生於河南新縣。1930年,不足14歲時就參加紅軍,經歷“八廟埡戰鬥”“百團大戰”“響堂鋪戰鬥”“千里躍進大別山”“刀劈三關戰襄樊”等戰爭。抗美援朝時曾任志願軍第12軍副軍長,參與指揮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役。

  5月12日,在靈堂前,談起父親在戰爭年代的事情,李德生長子李和平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我們不及他的萬分之一。”

  賽跑圓了紅軍夢

  1916年5月,李德生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他的家鄉位於大別山腹地,河南光山縣柴山堡一個叫李家洼的小山村(今屬新縣)。

  在母親的操辦下,7歲的李德生開始跟著一個裁縫師傅學手藝。可是,年幼的李德生總覺得天天悶在屋裏,給師傅干家務活,什麼也學不到。於是,他對母親説不想當裁縫,要去放牛。

  “我常聽父親説,在他的童年記憶裏,最難忘的是從來也吃不飽的感覺。”李和平告訴記者,紅軍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他父親的一生。

  1928年6月,紅軍解放了柴山堡地區,建立了蘇維埃政府。次年,李家洼成立了兒童團:“在20多個孩子中,我父親被推舉為兒童團團長。”李和平説,在兒童團為紅軍送信、帶路時,李德生接觸了不少紅軍戰士,當紅軍戰士的願望便越來越強烈。

  後來,李德生向父親提出參加紅軍的要求,父親捨不得離開惟一的兒子,沒有答應。1930年2月,14歲的李德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一天,他毅然下定決心,背著父親報名要求參加紅軍。

  但是,紅軍營長見他太小,又不忍心讓滿腔熱情的李德生失望,就提出:“你跟我的通信員賽跑,你要是贏了他,我就帶你走。”比賽的結果,李德生輕鬆地贏了通信員,如願以償地走進了紅軍隊伍,成了部隊裏最小的戰士。

  “我父親曾幽默地説,他是跑步當上紅軍的!”李和平説。

  長征途中曾被錯誤開除黨籍

  李和平還透露,1935年6月,他的父親在長征路上曾被錯誤地撤銷了黨支部書記和班長職務,並被開除黨籍。

  到1936年,才重新當上班長,直至抗日戰爭開始後,紅四軍第十師改編為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六九團後,李德生才被任命為團直屬隊通信排長。

  “我父親被錯誤開除黨籍就是發生在長征途中松潘縣鎮江關的事。”李和平説,當時,作為黨支部書記的李德生,在一次召集各黨小組長彙報戰士思想情況後作歸納總結時説:“現在戰鬥比較頻繁,生活也相當艱苦,要加強思想工作,加強黨的生活。最近幾個月,我們黨的組織生活有點松了,彙報不經常了,希望大家要抓緊。”這番話本來是實事求是的,但參加會議的個別人員誤解了他的意思,宣佈撤銷他的黨支部書記職務,開除黨籍。

  時任十師師長的陳錫聯得知此事後,馬上找李德生談話,了解詳情,鼓勵他放下“包袱”,戰勝挫折,輕裝前進,並在各方面給予了他許多照顧。

  “我父親告訴我,當時,他思緒萬千,怎麼也想不通,後來,就想通了,參加革命的過程中,本來就要經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這種考驗來自方方面面。”李和平説。

  化裝菜農智取馬坊

  “小時候,我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知識,但天資聰明,進入紅軍隊伍後,又勤奮好學,成長很快,屢立戰功。”李和平總結他父親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智大勇。

  李和平告訴記者,在他父親的革命生涯中,曾有過孤身入虎穴的經歷。

  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馬坊殲滅戰就是李德生指揮的。“當時,我父親任八路軍太行二分區30團團長。馬坊鎮位於山西晉中地區,是通往太原、長治等五地的交通樞紐,日軍在此修築了堅固的堡壘。父親化裝成菜農,親自深入日軍馬坊據點偵察,率領82名突擊隊員突入據點,將這個據點徹底剷除。”

  關於這場著名的殲滅戰,李德生將軍在回憶錄裏這樣描述:

  這一天,我向房東借了身破舊棉襖、棉褲穿上,頭上扎條灰不溜秋的羊肚毛巾,腳上穿雙破了口的老頭鞋,臉上再抹點鍋灰,化裝成給據點送菜的農民。為了讓戰鬥骨幹也能了解據點內的情況,我挑選了一名連長、兩名排長、兩名班長和一名偵察員與我同去。

  在據點內給日軍做飯的地下黨員,在西門外迎接我們。進門時,他對日軍哨兵説:“慰問皇軍的聖戰,一點小意思的幹活!”我馬上把裝著白麵大餅的籃子提了提,彎腰向哨兵示意。哨兵一見白麵大餅,伸手抓起就吃,邊吃邊説:“良民,大大的好!”根本沒有檢查我就放行了。

  我在全團抽調了82名精幹靈活的幹部戰士組成突擊隊。1945年3月4日下午,天空飄起鵝毛大雪。我立即下令部隊以急行軍向日軍馬坊據點進發。當晚10時,在地下人員接應下,突擊隊分別進入城堡東南面坡下3間廢窯洞內隱蔽起來。第二天當日軍開早飯時,突擊隊員分四路迅速衝向大門。我們很快佔領了衛兵室、東南角碉堡及電機房、伙房、馬廄等,並衝進士兵宿舍,同正在吃飯的日軍展開近戰。日軍小隊長鈴木和我拼起了戰刀,被我砍傷後活捉。

  前線指揮“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美國在無理中斷板門店停戰談判後,發動了以奪取上甘嶺地區為主要目標的“金化攻勢”,代號“攤牌作戰”。敵人攻擊的我軍陣地是五聖山南麓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這兩個小山頭不足4平方公里。兩個陣地當中,有個小村子叫上甘嶺,戰役因此得名。

  為了便於指揮,三兵團代司令員王近山作出部署,決定組織五聖山指揮所,由十二軍副軍長李德生負責,統一指揮在上甘嶺前線作戰的十二軍、十五軍所屬部隊。

  經過一個多月的激烈爭奪戰,敵軍傷亡慘重,無力再發動大的攻勢。到了12月初,志願軍粉碎了敵人最後一次猛烈進攻,完全穩固了陣地。戰役結束後,五聖山前線指揮所奉命撤銷,李德生返回十二軍工作。上甘嶺戰役中敵我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10萬,炮兵火力密度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水平,是朝鮮戰場上戰鬥最艱苦、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志願軍以劣勢裝備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打出了中國人的軍威、國威。

  在朝鮮戰場上,李德生還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金城反擊戰,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和一級自由獨立勳章。1954年回國,1955年任軍長,同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李德生在朝鮮戰場尤其是上甘嶺的出色指揮,為全國矚目,也在他的軍事指揮生涯中打上了永不褪色的光輝印記。

  “我父親從不爭功諉過。”李和平説,多年來,他從不提自己指揮了上甘嶺戰役,並奪取了最後的勝利,連子女們都不知道。“後來,在一次採訪中,我父親才提起此事”。(記者袁帥 熊堰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