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文物安全警鐘頻響:安保難防失竊 盜挖猖獗暴力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3日 00: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故宮七件價值千萬展品失竊

  5月11日,北京市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11日19時40分,北京市公安機關經過縝密偵查,並綜合運用科技手段,在豐台區友聯時代網吧將犯罪嫌疑人石柏魁(男,1983年出生,山東省曹縣人)抓獲歸案,歷時58小時迅速破獲故宮博物院齋宮誠肅殿展品被盜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被刑事拘留。北京警方已找回部分被盜展品,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中新社發 張岩 攝

  5月11日下午,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文物局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行移交儀式。經過5年多努力,珍貴文物唐貞順皇后敬陵(武惠妃)被盜5幅壁畫從美國順利追回,移交陜西歷史博物館。5幅壁畫經專家鑒定:一級珍貴文物3件,二級珍貴文物2件。張遠 攝

  中新網5月13日電(蒲波) 故宮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的四道防線,為何抵抗不住“江洋大盜”?近日,故宮價值千萬的展品失竊案引起社會關注,再次敲響了文物安全的警鐘。古代建築頻失火,墓葬盜挖“一條龍”,歷史街區在消亡,水下文物保護難,文化遺址與房地産開發商“交火”……11日,中國新一輪打擊文物犯罪風暴在17個省區市啟動,打擊形勢嚴峻。

  故宮安保被批“奧特”

  博物館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5月8日,故宮齋宮誠肅殿展品被盜案發生後,北京警方經過58小時偵查,于11日晚18時40分,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並追回部分被盜展品。

  “京城第一保衛處”為何失手?故宮人防、技防、物防和犬防的四道防線都防不住竊賊,引來質疑。有評論説,不僅這盜寶賊的膽忒大了,而且故宮的安保措施太“奧特”了。

  故宮的安保真的“奧特”嗎?據了解,故宮至少有1600個防盜報警器、3700個煙感探測器和400個攝像頭在運行;故宮保衛處總人數超過240人,下設8個科室;內部安裝了大量的鐵柵欄、鐵窗、防爆玻璃和鐵櫃等,並定期加封加固;故宮院內還有警犬防禦;中央監控室中,保衛處工作人員24小時面對40多臺顯示器進行監視並錄像。

  警方調查稱,故宮失竊案的犯罪嫌疑人是其以遊客的身份進入故宮,並在閉館前藏匿于故宮中,半夜施盜。在1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故宮發言人馮乃恩表示,故宮安保工作的確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一些老的設施可能會出一些問題。

  擁有“超級安保”的故宮尚且難防盜賊,國內其他博物館的安保更是讓人擔憂。國家文物局10日下發緊急通知,希望文物部門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加強文物安全工作。通知要求,對於達不到《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的文博單位,在達標前一律不得對外開放。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11日在“2011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上表示,2009年以來,博物館安全案件呈現反彈趨勢,內蒙古博物院、廣東省樂昌縣博物館、山西省臨猗縣博物館、臨汾市丁村民俗博物館、湖北省黃岡博物館、江蘇省如皋市博物館等先後發生館藏文物丟失、失竊、搶劫等惡性案件。故宮案件更是證明,館藏文物再度成為犯罪分子窺視的目標,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南京雞鳴寺起火

  文物建築需排火患,人為破壞嚴重

  對於文物建築來説,“火患”則成為不容小視的問題。

  5月9日淩晨3點47分,南京玄武區雞鳴寺路1號的雞鳴寺藥師塔起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該塔部分木制飛檐受損。據調查,失火原因是供佛燈電氣故障。

  也是5月初,北京朝陽區日壇公園具服殿出現火情,一房屋內部存放雜物被燒。據公園管理處介紹,失火具服殿為出租的古建。

  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前,去年失火的清華大學校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清華學堂也于4月14日修繕完成,將成為“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的專用教學場所。

  在承德,面對高溫少雨、持續乾旱和風力較大等特殊防火形勢,河北承德市在加大防火力度檢查的同時,全方位開展對文物古建築進行灑水防火工作。對避暑山莊宮墻周圍的草坪、樹木及外八廟古建築周圍的重要場所進行灑水潤濕。

  與“火患”相比,更為嚴重的卻是對地面文物建築的人為破壞。

  近日,北京多名古建築界、考古界、文物界專家召開西四北雙關帝廟修復專家論證會,欲喚起社會各界對這座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作的重視。據報道,這一北京現存最久的關帝廟,如今成為群居雜院,破壞嚴重,山門內甚至在2007年被改成公廁。

  在北京南城粉房衚同的墻壁上,白灰書寫的大大的“拆”字讓老街坊也見怪不怪了。4年裏,百年衚同已經是滿目瘡痍,有的房頂已被挑走,有的缺了半面山墻,零落間可見滄桑的木門、刻著龍形的門墩、高挑的灰色屋檐……30余家會館,可能將永遠湮沒在拆遷揚起的塵土中。

  在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直徑達94.5米的“超級土樓”毀壞極其嚴重。400多座古老的土樓,大部分處於無保護狀態。樓裏,衛生狀況極差,一些村民在樓裏養豬、養雞,動物的糞便隨處可見,污水橫流。村民嫌棄環境不好,表示一有機會,就會搬到外面去住。

  重慶的白鶴嘴石碉堡也遭受跟漳州土樓類似的破壞,有人私自入住,並且在碉堡內存放大量建築材料。據報道,該碉堡建於1936年,是重慶主城最後的一座石碉堡,見證了山城近70年的風雨滄桑,在城市發展史、建築史和軍事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

  文化遺址上的“現代化”

  蓋豪宅、大肆挖礦、亂葬私墳

  文化遺址面積廣闊,似乎與房地産開發較上了勁。

  在杭州市,南宋皇城遺址上的房地産開發項目施工暫停;而南京將軍山文物區被曝光建別墅區後仍未停建。沐氏後人沐廣飛認為,在復地朗香別墅工地上,將軍山明功臣墓的核心沐英墓已被“保護得面目全非”。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舞陽故城原址,也被地産開發商破土修建臺階、甬道、公廁等附屬物。雖然當地文物部門叫停,開發商卻繼續開工建設。

  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漢代古墓群區遭遇的不是地産商,而是礦老闆。

  據報道,個舊市黑螞井漢代古墓群面臨消亡。當地部分礦老闆和村民不顧相關法律法規,擅自在古墓葬保護區內進行地表採礦和搭建工棚,造成墓葬區內地表塌陷、山體滑坡、表土層面損壞嚴重,嚴重威脅墓地安全。

  私墳也在不斷蠶食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廣西桂林靖江王陵的核心區域,靖江王十一陵中端懿王陵所在地,目前已被七八十座私墳覆蓋,守護王陵的幾座石像也混雜在幾千座參差不齊的私墳之間。據記者調查,當地的村民光靠耕地種田維持不了生活,在沒有其他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只能“靠山吃山”。

  唐貞順皇后敬陵被盜文物回歸

  文物犯罪越發詭秘、暴力兇殘

  11日下午,陜西省公安廳、陜西省文物局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行移交儀式。經過5年多努力,珍貴文物唐貞順皇后敬陵(武惠妃)被盜5幅壁畫從美國順利追回,移交陜西歷史博物館。

  據報道,相關犯罪團夥在歷時一年多時間內,先後六次進行了盜掘,將陵墓內一套彩繪石槨和5幅壁畫分批盜出,並破壞了陵墓內6幅珍貴壁畫,致使陵墓損毀嚴重。

  在公安部做了10多年打擊文物犯罪工作,公安部刑事偵查局調研員衛永順此前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歸納了當前國內文物犯罪的三大特點:一是盜運銷走私“一條龍”,二是文物安全防範乏力,三是暴力抗法時有發生。

  墓葬、水下文物的盜掘是文物安全領域最為嚴重的問題。據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介紹,僅去年以來,廣西靖江王陵、陜西秦東陵、唐建陵、河北中山王陵、趙王陵、清西陵等帝王陵寢先後發生盜掘或者盜竊案件。近期已出現多起犯罪團夥攜武器作案,甚至暴力抗法、公然襲警案件。

  11日,新一輪“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正式啟動,將在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嚴厲打擊盜竊、盜掘、走私等文物犯罪活動,確保國家文物安全。 此次專項行動的重點地區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

  在福建,為保護被盜嚴重的水下文物,《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修訂時專門增加了“水下文物”一章,以法律法規來明確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保護水下文物的責任。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介紹説,目前在福建漳州龍海半洋礁海域進行的安全監控試點工作將有效地打擊水下文物犯罪,為將來在從遼寧至海南島的廣大水域實行全面監控探索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