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西藏文化的魅力(2011.5.10)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0日 2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a146268fbe554c5f0d8f39aef297f2cb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焦點訪談]>>

    首播:

    CCTV-1

    5月10日  19:38

    重播:

    CCTV-1

    5月11日  06:10

     

    CCTV-新聞

    5月11日  04:42

     

    CCTV-新聞

    5月11日  15:15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西藏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而它的魅力除了來源於獨特的雪域風光,還來自於它多元而豐富的文化生態。比如,戴著面具演出的藏戲、配方獨特的藏香、功效神奇的藏藥以及精美的唐卡等等。這些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存如今正煥發著勃勃生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然而,就在前幾年,藏戲等一些傳統技藝的傳承發展也曾遇到困難。

  傳統藏戲發展得到政府扶持

  冬日的拉薩郊區,乃瓊鎮加熱村的廣場上,一支表演藏戲的民間演出團體--覺木龍藏戲團,正在準備一場帶粧綵排,劇團的主要成員都是當地的農民。

  綵排還沒開始,聞訊趕來的群眾就已經擠滿了廣場。有著800多年曆史的藏戲,始終是藏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表演形式。
  覺木龍劇團在2002年成立,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民間演出團體,主要在藏曆節日為村民演出。成立之初,劇團沒有排練經費,缺少演出機會,跟其他許多藏戲團一樣,覺木龍劇團一度陷入困境。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社會處負責人尼瑪説,到2005年前民族藏戲隊發展不太好,很多藏戲隊因為純粹是靠老百姓自己的積極性,或者是通過各種渠道組建起來的,而且這類團體的數量也在下降。

  2005年,西藏自治區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藏戲是其中的重點保護項目。在此之後,很多專家、學者相繼加入到藏戲保護的工作中來。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主任丹增次仁就是其中一位。

  在自治區文化部門的安排下,丹增次仁和其他專家多次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普查工作,在下鄉普查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很多民間藏戲團有特色,有潛力,但是由於缺少經費,很難開展正常的排練和演出。自治區的文化主管部門根據專家們的報告,迅速撥款予以扶持。

  2006年,覺木龍藏戲團被納入了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此之後,劇團連續收到了兩筆自治區的專項扶持經費。劇團用政府資助的經費,更新了服裝道具,演員排練時的勞務也得到了解決,劇團的發展走上了正軌。幾次在藏曆節日期間的演出,也受到了觀眾的追捧。現在,劇團在旺季的演出計劃總是排得滿滿的。

  覺木龍劇團的成員從成立之初的15人,發展到40多人,目前仍然有很多年輕人要求加入,而對於新進入劇團的成員,劇團要進行嚴格篩選。

  五年來,西藏自治區有30多個藏戲傳人、83個民間藏戲演出團體被列入保護名錄,越來越多的藏戲傳人登上了自治區大型匯演的舞臺。

  民間瑰寶走出西藏

  保護工作啟動五年以來,藏香、藏藥、格薩爾、藏族歌舞等傳統工藝、技藝相繼被納入了保護名錄,而唐卡則是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一個藝術門類。

  唐卡是西藏傳統的一種繪畫藝術,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歷來被藏族人民視為珍寶。

  邊巴旺堆是西藏唐卡工藝欽則(讀輕聲)派的傳人。2005年開始非遺保護工作之後,他每年可以得到幾千元的資助。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他還在北京、上海等地舉辦過很多推介展、或者作坊秀。

  在自治區主管文化部門的推動下,唐卡逐漸走出了西藏,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唐卡,喜歡上了唐卡。唐卡技藝傳統的傳承方式是一對一的拜師帶徒,而在非遺保護工作的推動下,唐卡的傳承方式也有了可喜的變化。

  隨著整個唐卡藝術事業的發展,民間的一些唐卡藝術學校也在不斷地産生,另外西藏大學藝術學院也有一個學制四年的唐卡藝術班。

  在推進非遺保護的5年時間裏,西藏自治區大量珍貴的民間藝術形式得到了有效保護,1177名傳承人被列入了保護名錄,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傳承人得到了政府的資助。很多民間藝術門類在獲得保護、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傳統的一些手工技藝,在現代的生活當中得到了一定的市場和利潤。

  西藏地區非遺保護的工作仍很漫長,然而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間藝人和文化學者都有信心,讓深受老百姓喜愛的文化遺存,能夠得到更好保護和發展。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復興,來自於自身獨特悠久的文化魅力,也來自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的支持。2005年以來,已有14大類406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被列入保護規劃。從2011年起,西藏自治區還將在全面保護的基礎上,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選出一些重點項目,投入專項資金加大保護力度。未來,會有更多的西藏傳統技藝、傳統藝術,走向社會,走向世界,作為人類共有的寶貴財富流行開來,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