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服務,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紅旗飄飄)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0日 0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8日,葉如陵參加紅十字會救助活動。本報記者 李維娜攝

    5月9日,葉如陵與社區群眾在一起。本報記者 李維娜攝

    開欄的話

    只有站在歷史的高點,才能放眼長河巨浪,瞥見壯闊波瀾。

    90年崢嶸歲月,90年山河巨變,中國從“積貧積弱”、“國家危亡”到“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奇跡,歸根結底,正是因為找到了一條道路,高揚起一面旗幟。

    紅旗飄飄90年,旗幟上大大地寫著理想信念。90年來,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鐵、百折不撓的優秀兒女忠誠踐行黨的宗旨,勇立時代潮頭,植根中國大地,與人民心連心,為旗幟添風采,我們黨和她所領導的民族偉業才能于艱苦卓絕中砥礪奮進,于風雲變幻中風光無限。

    這是歷史給予我們的一份厚重財富。時光流轉,今天,國情、世情、黨情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理想信念光芒不減。今天的中國又站在一個關鍵的節點。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之際,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紅旗飄飄》專欄,集中展示普通共産黨員的先進事跡,集中展示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産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集中展示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拳拳之心、孜孜奮鬥,讓理想信念的旗幟高高飄揚,激勵著我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奮鬥、再奮鬥。

    【人物小傳】 葉如陵,30年黨齡,北京市朝陽區香河園街道西壩河西裏社區黨委委員。

    他清瘦的臉上,有一雙溫和的眼睛,嘴角總帶著安詳的笑意。花白的頭髮,濃密,閃爍著光澤。他今年71歲,身體清健,走起路來,如小夥一般敏捷。

    是什麼,使這位30年前西藏人民眼裏的貼心人,30年後又成為北京市“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葉如陵的案頭,有他書寫的座右銘:“做一輩子的志願者,把我的愛心和知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直到永遠。”

  

    高原服務

    他留下最無私的“名片”

    “像我們這樣的人,北京有很多,而西藏太少,西藏需要我們。”當年,葉如陵這樣對妻子説。

    1970年1月,中國醫學科學院年輕的醫生葉如陵,響應祖國“支邊”號召,帶著新婚護士妻子,參加醫療隊,來到了西藏。初入海拔5200米的煤礦,因為缺氧,血色素驟高,眼睛充血,嘴唇青紫,心臟擴大……這裡,放眼亙古荒原,百里渺無人煙,嚴酷的自然條件,考驗著葉如陵。然而,這裡有藏族第一代煤礦工人,400多位藏胞對北京醫生的無限信賴與祈盼,深深打動了他,也給了他無窮的動力。三年後,援藏的同伴陸續返京,他卻選擇了留在西藏,志願服務邊疆:西藏太需要他這樣的大學生了!

    葉如陵所學專業是整形外科,為了更好地服務西藏人民,他學藏語,開始研究高原醫學。30多年間,他由一個普通醫師,成長為一位信仰堅定的共産黨員,一位深受藏胞信賴的主任醫師。他為西藏建立了腦外科醫療小組,開創了西藏腦外科事業;與同事一起在拉薩建起了雪域高原地方上唯一的一所三級甲等醫院,並出任業務副院長;西藏幾十個縣的溝溝坎坎,都留下了他巡迴醫療的足跡;他任西藏民族學院醫療係教授,為高原培養不走的醫療隊……

    高原服務31年,葉如陵為雪域高原留下了一個共産黨人最無私的“名片”。

    社區服務

    他送出最溫馨的“名片”

    “像我這樣的人,醫院裏太多,社區太少,社區更需要我。”2000年10月,退休回京的葉如陵,這樣對家人説。

    西壩河西裏社區位於三環內的黃金地段,建於上世紀80年代,老人比例逐年提高,他們渴盼有水平高、態度好的社區醫生,緩解“就醫難”。帶著主任醫師的職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榮譽,老葉一進社區,就熱鬧起來了,一邊是一些醫院的高薪聘請,一邊是社區群眾的上門諮詢。金錢與義務,葉如陵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用醫學知識為社區百姓服務,他心甘情願。

    上醫院之前,先找葉老問一問;看病之後,帶上化驗單、病歷,找上葉老講一講;隨時過來,血壓高低測一測……對大夥的要求,葉如陵總是帶著微笑,有問必答,有求必應。他非常耐心地傾聽老人們的“嘮叨”,細心地傾聽他們的症狀,從不輕易打斷,然後在“嘮家常”中給他們提出治療建議。為了當好“全科顧問”,他利用首都的便利條件,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

    漸漸地,葉老成了大家離不開的人,他乾脆把自己家裏電話公佈,開設起醫療諮詢熱線。後來,在朝陽區紅十字會的支持下,葉老在社區開設“愛心小屋”,當起了坐堂顧問。如今,在葉如陵的帶動下,更多醫療志願者的身影忙碌在“愛心小屋”裏,他們組成了“葉如陵團隊工作室”,義務為居民量血壓、看病諮詢、心理撫慰。

    説起葉老,社區群眾不約而同用兩個字:“特好。”當年放棄整形專業,研究高原醫學,而今放棄“教授”精專,當起“全科大夫”。身邊的群眾渴盼什麼、需要什麼,他就學習什麼、服務什麼,全心全意,無怨無悔,這就是一個共産黨員的人生定位。

    10年服務,愛心、耐心、誠心如一,葉如陵為社區鄰里送出了一個共産黨人最溫馨的“名片”。

    志願服務

    他送出最快樂的“名片”

    服務祖國,奉獻大眾,收穫快樂!志願者不僅是年輕人的專利。在葉老的書房裏,他自豪地陳列著一系列志願者的胸牌和服裝。

    北京奧運會上,志願者的笑臉成為世界最美的印象。他們中間,一位謙謙長者,服務經驗豐富,專業技能獨到,風度翩翩,不知疲倦,一如生機勃發的古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北京年齡最大的志願者葉如陵。

    葉老作為一名老黨員,志願者生涯源於紅十字會的培訓。2006年,為迎接奧運,他受聘為朝陽區紅十字會衛生救護培訓中心首席講師,成為一名社會志願者。僅第一年,他就走進28個單位,義務講課282節,有4000多名受訓救護員聽過他的課。他的課件生動有趣,還把急救知識與防病治病結合起來講,有講解有交流,很受歡迎。葉如陵經常這樣結束講課:“我是一個黨員志願者,是一個退休醫生,我願意為大家服務,提供諮詢,下課後或是其他時間都可以找我。”然後,把自己的電話留給學員。

    服務群眾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幾十年間,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喝飲料,日行超過7000步,清水加醋代酒飲,“規律的生活,簡單的飲食”,使他身體輕健,精力充沛。2010年,70歲的葉老出現在上海世博會上,從早上6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葉老活躍在青年志願者中間。他在北京館負責為遊客世博護照蓋戳,參觀者紛紛把他“一秒一下”的敏捷動作和璀璨的笑容,收進鏡頭。

    謙謙葉老,還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同是共産黨員的妻子,一起獻身西藏31年,暮年攜手回京。兩口子和和美美,相伴到老。 

    服務,是無聲的語言,是共産黨員最靚的“名片”。它溫暖別人,也豐富了葉如陵自己:在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為他頒發榮譽證書,表彰他長期援藏的獻身精神和對西藏建設做出的貢獻;在北京,他榮獲“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志願者先進個人”、“中國紅十字志願者之星”、“北京社區志願者之星”等9枚獎章、“2008年北京十大志願者”等榮譽,2010年入選北京市百位“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

    “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葉如陵日復一日,樸素地融化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春風一樣,吹進別人的生命,也使他自己喜樂在心,青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