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訪中央黨校專家 解讀十一屆三中全會紅色春秋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13: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5月9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周年——黨史專家解讀紅色春秋”系列訪談在新華網進行,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導師曹普做客新華網演播室。圖為訪談現場。新華網 陳競超 攝

    為期五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有哪些重大貢獻——

    十一屆三中全會最大貢獻是實現四個撥亂反正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了5天,因為前面有36天的充分準備。應該説這次會議開得很順利,前兩天主要是學習和傳達36天工作會議形成的一些文件,包括領導人的一些講話。後三天主要是討論分組討論這些講話,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得出會議的結論。這個會議最重大的貢獻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也可以説就是實現了四個撥亂反正。

    第一個撥亂反正是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方針,充分恢復了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思想路線上實現了撥亂反正。第二個大的貢獻就是果斷地停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這樣一個長期堅持的口號。做出了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這樣一個重大決策。實際上是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第三是在事實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實現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在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第四是會議審查了一些重大歷史遺留問題,包括一些領導人的功過問題,由此開始了在重大歷史是非上的撥亂反正。

    十一屆三中全會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全會的重大歷史意義又是什麼——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起點

    第一,全會做出的一些重大決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了人民的期待和願望。

    第二,充分地發揚民主是會議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會議期間與會者敞開思想、暢所欲言,發表各種看法,包括對一些領導人的批評都沒有受到阻撓或者刻意的打壓,這些發言有的在會議簡報上都登出來了。這種民主的氛圍、黨內民主得到重要保障也是這次會議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鄧小平、葉劍英、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關鍵時候把握方向、進行決斷,成為會議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33年後,重溫十一屆三中全會有何種現實意義——

    當今要發揚光大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和作風

    我們今天來回顧三中全會,包括它所實現的偉大歷史轉折還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我覺得我們要認識三中全會不僅僅是一個會議,更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態度。集中起來,這些觀念、態度、意識、精神就是要變革、要開拓,要民主、要進取。

    當前中國改革發展面臨新的矛盾、新的問題,它的複雜性可能不亞於30多年前我們所面臨的。當然,時空環境不一樣了,具體問題不一樣了,但是它的複雜性、艱巨性同樣是需要我們共同面對來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