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鯉魚基因組序列破解成功 未來或可誕生無刺鯉魚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08: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記者劉歡)當前,鯉魚基因組以100條染色體絕對數量優勢,躍居目前已知研究物種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的動物。由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共同開展的"鯉魚基因組計劃",日前成功完成鯉魚全基因組測序,並繪製出全基因組序列圖譜。這一研究成果將有望培育出肉多刺少的鯉魚新物種。

  基因是染色體上的一條DNA片段,而大多數的生物性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要想弄清性狀的遺傳機制並在産業上加以利用,只有在生物體內所有基因的整體水平上,也就是基因組水平上解析才能掌握性狀形成的遺傳本質。一個生物體的基因組是指包含在該生物的DNA中的全部遺傳信息。全基因組測序則是將某一生物全部DNA序列解析出來,並且按照其在染色體中的原始順序拼接裝配完整的過程。

  作為我國繼水稻、家蠶、黃瓜和牡蠣等基因組計劃之後進行的又一項重要經濟物種基因組計劃,"鯉魚基因組計劃"啟動於2009年底。科研人員經過一年半的刻苦攻關,成功完成了包括基因組框架圖譜、物理圖譜和高密度連鎖圖譜在內的一系列成果。此次發佈的鯉魚基因組框架圖,是以我國養殖最廣的鯉魚品種的雌核發育純係單個個體為測序對象,測定了超過100倍覆蓋率的高質量數據。研究發現,鯉魚基因組有100條染色體,是目前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物種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的動物,鯉魚基因組大小約17億個鹼基對,遠遠大於目前已經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魚類基因組。

  我國有豐富的水産物種,研究人員為何偏偏選中了鯉魚作基因研究?原來,我國是世界上鯉魚種質資源和基因組資源最豐富的國家。鯉科魚類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水産養殖種類,佔我國淡水養殖總産量的70%以上。此外,鯉魚還是目前我國培育品種最多的水産養殖種,因而,在以利用基因組資源改良動植物經濟性狀為特徵的現代農業育種技術發展過程中,鯉魚是我國最有條件利用基因組資源進行品種改良的水産養殖物種。

  當前,世界農業已進入以基因組數據為基礎的分子育種階段,未來將逐步向以基因組知識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生産與監測時代邁進。相關專家透露,鯉魚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的問世,將使人們有可能完整掌握鯉魚經濟性狀形成的所有基因,如影響魚肉品質、影響肌間刺形成的基因,從而獲得肉質好、肌間刺少的受歡迎的鯉魚新品種;而鯉魚全基因組測序結果,對鯉科魚類物種進化和種類分化的闡明也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