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共創建人張申府故居已消失 僅剩其父手書族碑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04: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申府老家只剩下一塊其父手寫的族碑。本報記者 吳偉 攝

73年前手稿

  張申府本名張崧年,申府是古時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官,因嚮往之遂改名,後投身革命。插圖/金銳 王金花

  尋訪錄

  張申府老家在河北獻縣,他出生在小垛莊村,一個不是很出名的地方。

  村子很小,掩藏在一大片茫茫的棗樹林中,十來間民宅或瓷磚包裹,或裸露著水泥外墻,一眼就能看到邊,沒有任何老宅子的痕跡。

  遇到兩名婦女,説不認識張申府。一輛破舊麵包車駛來,一名婦女攔下車,對我説:“他是村主任,也姓張,他可能知道。”

  他叫張道元,59歲。其曾祖父和張申府的父親同輩,一個是張家老二,一個是張家老七。

  張道元從家裏翻出一本族譜,七成新,用褐色書皮包裝,他説,這是張申府的弟弟中國著名哲學家張岱年&&,在前幾年修訂的。

  目前村裏有248口人,其中張家族裔有五六十口人。

  據滄州市委黨史研究辦主任劉德峰介紹,晚清時張家經濟條件相當好,圍繞張宅,居住了為數不少的長工、佃戶,到後來形成了個自然村,才叫小垛莊村。

  張道元記得,張家以前的老宅子叫作“翰林院”,有正房5間、東西廂房各3間、南廂房4間,門外夾道還有5間房。

  張申府在10歲左右外出,便不曾返鄉。

  解放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張家是當地唯一的“地主”。張家的“翰林院”都分給了以前的長工、佃戶居住。

  張道元1952年出生後,便和父母住在以前長工住的房子裏。

  “文革”時,“翰林院”被作為“四舊”扒了。

  如今,只剩一塊20公分見方的漢白玉石碑,裸露在野地裏風吹雨淋。那是張申府父親手書的族碑。張道元想找地方把它埋了,但一直沒動手。

  張申府的女兒張燕妮一直沒回過老家,她電話裏説,祖宅都沒了,那邊已沒有什麼值得回去看的。

  張申府在北京居住的王府倉衚同,如今已變成了金融街。

  張燕妮説,她曾希望張家在北京的宅子,能以文物名義保護下來,但在2002年左右,還是被拆了。

  張申府:革命洪流 一點孤芳

  “1920年8月間,陳獨秀來信對我説,北京只有李大釗和你可以談建黨的事。當時北京的黨員,就是李大釗和我兩個人。陳獨秀還來信商議,叫共産黨,還是叫社會黨?沒有定。後來,維經斯基(共産國際代表)説,還是叫共産黨。我們同意了。”

  這是張申府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接待中共黨史編撰者時的回憶。

  張申府,中共早期創建人之一。他介紹了周恩來、朱德等加入共産主義運動。

  他是中國羅素研究的第一人,他是黃埔軍校教官中的中共第一人,他是一二九運動的幕後總指揮,他是新青年雜誌的編委,他是民盟的創始人之一,他是《每週評論》的創辦人,他是活得最久的中國共産黨創黨元老之一。

  一個本該為社會熟知的人,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歷史忽略。

  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學者開始研究張申府。他們從中國革命歷史的邊緣處,找回張申府的一生。

  邏輯學救國

  張申府家人有他很多照片,從青年到老年,從北京到巴黎,每一個“張申府”都會把頭髮梳得整齊光潔。

  1919年,26歲的張申府站在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的一塊岩石上。他穿一件白絲長棉袍,戴西式眼鏡,斜斜向著鏡頭,中分長髮,神采飛揚,傲氣逼人。

  他比其他幾位同伴站得都高,他的同伴是梁漱溟、李大釗和雷國能。

  這是張申府在北大尤為風光的時刻。

  兩年前,還未完成學業的他,已被校長蔡元培破格錄用,教授邏輯學。他已能讀懂英法德的文字,同時在自修日俄波蘭文。

  並且,他的新思想,也被北大文科學長陳獨秀所注意。

  張申府雖然出生在傳統鄉紳家庭,其父亦是個嚴厲的“獨裁者”,但張申府曾在回憶錄中説,他在高等學堂時期,就已有了最初的民主意識。他曾在一篇學生習作中提出,“欲圖天下太平,其惟人人為天子乎!”

  1919年5月3日,天安門廣場,山東學生刺腕寫血書,抗議巴黎和會,隨後被警察抓捕。張申府正和李大釗在辦公室裏聊天。學生領袖羅家倫突然闖入,“他衣服破亂不堪,頭髮蓬亂,眼睛睜得大大的。”

  五四運動就發生在張申府眼前。當羅家倫帶領隊伍,衝破路障,闖入使館時,張申府則用筆支持學生運動。

  他忙於和陳獨秀出版新雜誌《每週評論》。該雜誌宣傳了很多新思想和馬克思主義。

  張申府認為,學生運動應以自我解放為目的,而不是通過政治推動制度的改變。政治運動不能替代批判性思考。

  陳獨秀雖然是五四運動堅決的支持者,但他也發表文章竭力反對非理性的民族主義。張申府6個月後在雜誌上翻譯羅素的《國家》。他勸告學生,不要因過分的愛國熱情,走上歧途。

  張申府一生癡愛羅素。因為他,張愛上了邏輯學。

  “謬論像謊話一樣,只是推理錯誤的結果,倘若查出了錯誤假設的所在,就有了希望。”張申府認為,傳統婚姻制度正是這樣一種錯誤假設的所在。

  張申府也是以這個方式,來分析國家和民族衰弱的因由,並試圖找到拯救國家的癥結。

  在李大釗影響下,他又開始轉向共産主義,譯了一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章。

  1919年7月,張申府加入李大釗等人發起的文化統一戰線團體少年中國學會,並擔任《少年中國》刊物的編輯。

  在這些刊物上,他曾用“赤”、“赤子”、“赫”等筆名發表文章,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此後,他又與李大釗、陳獨秀一起加入了北京工讀互助團。在此期間,他還認識了天津覺悟社的劉清揚、周恩來等進步青年。

  1920年初,他參與組建中國共産黨的籌備活動;在“南陳北李”間奔走串聯。同年10月,與李大釗創建了北京共産黨小組,並將張國燾發展進來。

  日日逐新

  1920年底,張申府來到上海。在遊學法國之前,他和陳獨秀見了一面。

  將去巴黎的張申府,表面上是蔡元培私人秘書,去里昂大學中國學院教授邏輯學。實則,他在上海接受一項新任務:在歐洲招募中國留學生,加入新生共産組織。

  郵輪“歌狄娜號”,在海面上,一路向西。一個多月的航行中,張申府常會在甲板上和秀麗的天津姑娘劉清揚聊天,向她講述共産主義和共産黨的性質。

  1921年1月,張申府介紹劉清揚入黨,兩人並結為伴侶。

  同年2月,張申府將好友周恩來介紹入黨。中共巴黎小組由此成立。

  “當時入黨手續很簡單,先和周恩來談話,然後寫信向陳獨秀報告。”張申府生前回憶説。

  張申府曾對一位來訪者説,早期的中共是一個志同道合的知識分子的組合。

  1921年,法國一些勤工儉學生為爭取讀書權,向當局示威,後一批人被遣送出境。張要求當時的中國方負責人吳稚暉,幫助學生,被拒絕,便提請辭職。

  失去每月800法郎的收入後,張申府和劉清揚、周恩來,搭夜車到柏林,那裏物價便宜。

  1922年底,張申府和周恩來一起吸收了朱德入黨,柏林小組的黨員日益擴大,張亦成為了中共旅歐通訊員。

  張申府在歐洲期間,從未放棄過思考。他先迷上弗洛伊德,用精神病理學重新闡釋婚姻自由;隨後又迷上愛因斯坦,在柏林時,他靠給中國雜誌翻譯“相對論”糊口。而且張申府關於馬克思和黑格爾的演講,在柏林很受歡迎。

  張申府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哥廷根大學鎮。他在回憶錄中説,“那裏就是我的世外桃源,到處都是思想高超的人物,跟我在柏林工人區住宅所見的不同。”

  張申府在總結自己的人生時説,他就是愛新事物。他在不停滿足自身好奇的同時,也希望他人能受益。他認為思想革命必須要和社會革命同步並進。他在1921年一期的《新青年》上説,“人心不改造,社會無希望。”

  1923年2月,張申府受到攻擊。在歐洲的少年中國共産黨投票,驅逐張出黨。

  鄭超麟是少共成員,他回憶,“有些學生覺得張躲在幕後做指揮,一手指揮周恩來,另一手指揮趙世炎,再由此指揮整個組織。”

  而後不久,共産國際為張平反,恢復了張申府中共旅歐通訊員的地位。

  寧折不彎

  1924年回國後,張申府參加了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並擔任了蔣介石的德文翻譯,是中共從事早期軍事工作的黨員之一。

  1924年5月,孫中山任命張申府為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是當時中共在黃埔軍校最高的任職,張還負責黃埔第一期學生的口試、筆試監考和閱卷工作。第一期錄取揭榜時,後來的“黃埔三傑”之首共産黨員蔣先雲名列第一。可以説黃埔一期都是張申府的學生。

  張申府在回憶錄中,形容自己的性格是,“寧折不彎”。

  1925年的中共四大,張申府因為這個性格,因為反對國共合作,選擇退黨。因為他相信,中國的工人階級有足夠力量完成它的任務。

  張申府日後對中共黨史編撰者回憶説,“後來到北京,大釗、世炎等勸我不要脫黨,我脾氣壞,我説,贊成我多的我就幹,贊成我的是少數我就滾蛋,我可以在黨外幫助幹,我就這樣脫黨了。”

  張申府開始更多地研究哲學。在政治上,他幫共産黨做了許多外圍工作。

  1935年冬,張申府與劉清揚等共同發動和領導了北平的“一二九”學潮,遊行總指揮。

  1936年2月,張申府劉清揚同時被捕,關在安定門內的陸軍監獄。兩個月後,由馮玉祥保釋出獄。

  1941年,他代表救國會加入民主政團同盟(後來的民主同盟)。在1945年的國共和談中,他是民盟9代表之一。

  解放後,因為一些特殊原因,他來到北京圖書館做了一名工作人員。

  1986年6月20日,張申府在北大醫院逝世,享年93歲,死亡原因是“肺功能衰退”。

  早期黨員鄭超麟曾接受張申府女兒張燕妮的訪問。他説,他感謝張申府引領他走上知識革命的道路,是因為看了張申府在《新青年》上的文章,他才成為馬克思主義者。

  但鄭超麟説,張申府是一個理論家,一個有操守的知識分子,但不是搞革命的人。

  紀念館

  73年前手稿

  手稿《哲學的必要》是一篇寫于1938年的文章,後發表于《戰時文化》創刊號上。張申府在文章中一以貫之他對羅素哲學觀點的擁護:他號召追求理性,解放思想。文中寫道:“有了理性,人乃能開通,乃能開明,乃能開發,乃能開展,乃能走到自有的路上去。”

  【人物志】

  張申府

  本名張崧年,河北獻縣人,生於1893年,卒于1986年,北京黨小組創始人之一,1920年10月,在北京馬克思學説研究會的基礎上,建立了共産黨小組,遂成為黨員。

  在革命洪流中,他用理性的聲音告訴世人,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必須伴以思想的革命;作為中共早期創始人之一的他,先後介紹周恩來、朱德等加入共産主義運動;懂得數國文字的他,更是一位哲學家,先後將羅素、馬克思、黑格爾、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的思想引入中國。

  黨史記

  三大激辯國共合作

  1923年6月12日,廣州,中共三大在一幢設有騎樓的舊式民居裏秘密召開。

  為了安全和保密起見,代表著全國420名黨員的30多名黨代表,分批出發,儘量不乘同一趟車,不坐同一條船,從全國匯集於此。大會主要討論共産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

  就在一年前的8月,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回到中國,帶來共産國際關於國共實行黨內合作的指示。

  1922年6月,孫中山倚重的軍閥陳炯明在廣州叛變。脫險後,孫中山于8月回到上海,深受打擊的他不得不重新思索革命的出路,尋求新的同盟者。

  隨後,李大釗、陳獨秀在上海會見了孫中山。一席交談過後,孫中山感嘆:“國民黨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鮮血液”,並邀請共産黨員加入國民黨。

  不久,中共也經歷了一番血的教訓。1923年,“二七”大罷工,遭北洋軍閥殘酷鎮壓,共産黨人認識到,光靠工人階級的力量勢單力薄,需建立統一戰線。

  會場上,代表們對“國共合作”進行激烈爭論。如今保留在荷蘭的馬林的筆記檔案記載:當時的爭論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

  陳獨秀和馬林認為,全體黨員、産業工人都應參加國民黨,並提出所謂“一切工作歸國民黨”。對此,張國燾、蔡和森等反對,認為這會取消共産黨的獨立性,把工人運動送給國民黨。

  經過幾天熱烈討論,大會通過《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問題的議決案》等文件,確立了共産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6月20日,大會閉幕,選出了由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等14人組成的新一屆中央領導成員,毛澤東首次進入中央領導核心。

  欄目主持:全昌連

  本報記者 孔璞 吳偉 北京、河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