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從農村再到農村 中共積極吸納“鄉土精英”入黨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5月6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週年油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圖為參展作品。新華網 楊理光 攝(資料圖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華網北京5月8日電(記者黃艷、孟娜、王麗)吳維江趕在“五一”放假之前交了自己第三份入黨前的思想彙報。他在彙報中説,今年氣溫回升較往年快,對合作社的中藥種植可能有影響,要提前做好田間管理工作。

  35歲的吳維江是貴州大方縣同心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是村民眼中的“致富精英”,去年10月向桶井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此之前,吳維江在廣州打工8年,每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而在2010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為5919元。

  2007年吳維江回家過春節,發現有農民在石漠化嚴重的家鄉種植中藥材。“石頭縫裏能長中草藥!”考察後,吳維江做出一個“風險很大的決定”:辭去工作,回鄉創業。

  吳維江的家鄉是貴州省大方縣羊場鎮桶井村大灣組,這裡是國家二類貧困鄉,“土地破碎、水土流失相當嚴重,種糧的收益連溫飽也解決不了。”羊場鎮鎮長徐萍説,中藥材近年來慢慢得到推廣,改善了當地農村的經濟環境。

  回鄉當年,吳維江開始鑽研中藥材種植技術,用自己打工的積蓄承包了10畝地,種上了金銀花、半夏、前胡等中藥材,當年收益就達近6萬元。

  為了更好收集市場信息和統籌種植計劃,提高中藥種植的經濟效益,吳維江憑藉在廣州打工時學來的經營理念,2009年發起成立了同心農業專業合作社,當年就吸收了40多戶農民加入。

  合作社給村民帶來了實惠,到今年春播,已經有80多農戶加入。“協會農戶每年平均收入5萬元左右,我們正在考慮擴大合作社的規模。”吳維江説。

  吳維江帶領村民致富的行為在村裏得到廣泛好評。去年春節,村支書彭柱才找到他,希望他能加入共産黨。彭柱才説:“山窮水困,要發展就需要一些有能力的致富精英,帶著大家一起致富,他們是先進生産力的代表,應該吸納到黨組織裏。吳維江在我們這一帶農村就是個頂呱呱的精英。”

  吳維江自己也有入黨的想法,他覺得如果自己是名共産黨員,帶領大家一起搞合作社會更加“得心應手”,“黨員的思想覺悟高、精神勁頭好。要有能力&&富,還要有責任帶著大家一起富”。吳維江説。

  貴州遵義幹部學院副院長謝以佐説,“像吳維江這樣從城市返鄉創業的‘鄉土精英’眼下正成為中共在農村發展黨員的重要對象。”

  謝以佐説,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革命時期中共確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在農村實行土地改革,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依靠工農聯盟、統一戰線,最後奪取了政權。當時,中共黨員的大多數是農民,“農民軍”是打敗國民黨幾百萬用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軍隊的主力。

  在桶井村,快90歲的蒙國華就是當時一名地下黨員。徐萍介紹,1936年中共在大方縣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當時有一批進步的農村青年進入到共産黨的部隊中。

  執政62年來,中共領導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改革開放最初也是從農村實行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新一輪“土地改革”開始。現今,“三農”問題仍是中共制定政策時的首要考量。

  不久前公佈的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目前中國有13.39億人口,其中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億,佔到總人口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