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570年鮮魚口明天重張開街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7日 1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宋溪 製圖 H185

  正陽門外,前門路東,一條正宗的老北京小吃街又要開街啦!

  天興居的炒肝,便宜坊的燜爐烤鴨,烤肉季的肉燒餅,還有炸糕辛、金糕張……老字號裏的當家菜和小吃您饞不饞?別急,明天您就有幸能品嘗到了。這些老字號已經匯聚一堂——有著570多年曆史、深受老北京百姓喜愛的鮮魚口美食街明天重張。

  重張歷史

  因魚市而得名鮮魚口

  “花市草橋鮮魚口,牛街馬甸大羊坊”,老北京人都還記得這樣一副地名對聯,聯中提到的第三個地點,就是過去在北京出名比大柵欄還要早的鮮魚口街。

  鮮魚口街不長,只有225米,它西起前門大街,與大柵欄隔街相望;東至前門東路,與西興隆街相接。別看如今這裡是熱鬧平坦的街面,過去由於運河曾流經此地,曾經還是個漕運碼頭呢。漁民打到魚後經常拿到鮮魚口內小橋西側的集市售賣,人稱“鮮魚巷”。到了清代,這裡的水道逐漸乾涸,人們便在此搭建店舖和房屋,“鮮魚口”的名字由此而來。

  鮮魚口地區的繁榮真正興起于清代,由於清朝統治者規定內城劃為八旗駐地,迫使內城店舖、漢族官員、商賈向外城遷移,最終在外城形成了名店雲集、名品聞名的景象,鮮魚口也變成了老字號扎堆的老北京南城標誌性傳統商業街區。

  重張探訪

  街景透出濃濃的京韻

  今天的鮮魚口街重新召回了不少過去的老字號小吃,經過修復後,南北兩側一字排開兩溜民國風格的店舖,加在一起總面積達5.6萬平方米。在所有入駐的商戶中,老字號商戶佔招商比例的70%,而京味老字號又佔了老字號總數的70%。便宜坊烤鴨旗艦店、吳裕泰內府菜、天興居炒肝、錦芳小吃、永豐莜面、烤肉季、金糕張、天源醬園、炸糕辛、力力餐廳、鍋貼王和通三益、黑猴百貨等老字號均已挂出了招牌,只等開業。

  昨天記者來到即將開街的鮮魚口“探營”。前門大街上,剛過早晨8點,高懸在鐵藝牌樓上的“鮮魚口”三個金字被陽光照得金光耀眼,與對面一街之隔的大柵欄商業街遙相呼應。黃金麻石鋪裝的水紋魚鱗狀路面將人們的腳步引入老街,四下望去,鑄鐵的井蓋上浮起群魚戲水的圖案,高挑的路燈燈桿上挑起印滿小魚和水草圖案的魚缸形燈罩,在不遠的街東口,黃紅相間的兩條花朵鯉魚拼成半圓形的拱門,迎接四方遊客。街上兩側都是兩三層灰色調的倣民國時期小樓,陽臺上低低垂下五顏六色的人造花朵,推開二樓木質對開的玻璃窗,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俯瞰整條老街的街景。

  “小吃不小百食如錦、大家乃大一品生芳”,一幅黑底金字的對聯正好將店名“錦芳”二字嵌入,再往前看,吳裕泰內府菜、金糕張等在內的不少店舖門口,都用牌匾、抱柱楹聯的形式來亮出店名。炸糕辛、鍋貼王等老字號則製成各式招幌,隨風舞動。

  遠遠的一陣叫賣聲傳來,一群身著長袍馬褂、肩膀上搭著白毛巾的老北京民俗藝人吆喝著走進鮮魚口街。或是當街來上一段牛骨數來寶,或是挽著盛滿水果的竹籃、挑著裝滿西瓜的擔子沿街叫賣。

  這街景、這路人、這叫賣聲,讓人恍然産生錯覺,仿佛重遊百年前的老北京市井。

  5月8日,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的開街儀式將在街東段著名的轉角樓前舉行,民間藝人們將用地道的京味吆喝,來展示一番韻味悠長的老北京風情。不過,5月8日當天的開街儀式將採取封街的形式進行,待中午12點開街儀式結束後,鮮魚口街才會正式面向普通遊客和市民開放。

  重張分析

  特色小吃補了前門的缺

  正午12點,前門大街上的大小飯館迎來了就餐高峰期。全聚德的外賣窗口前,20多位顧客正站在太陽底下排隊等候購買烤鴨。而不遠處都一處燒麥館門外,等著進店就餐的顧客已經排到了前門大街“噹噹車”的鐵軌前。

  雖然前門大街兩側分散著不少食品店,但是説起純正京味的老字號飯館,恐怕只有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館和以涮羊肉聞名的一條龍羊肉館這3家。每到飯點,無不排起長龍。要是趕上節假日,更是無法滿足大量客流的需求。再加上前門大街上的老字號餐飲相對而言,價格並不算便宜。相比之下,主打小吃和京味傳統餐飲的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無論在價格還是在産品特色上,都顯得更加“平易近人”,豆汁2塊錢一碗、涼麵8塊錢一份、炒肝就包子也不過十幾塊錢就能填飽肚子,無疑填補了前門大街上傳統小吃和平民餐飲的空白。

  本報記者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