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2011城市競爭力藍皮書:石家莊市民幸福感第一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16: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1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網 楊佳 攝

  中國網北京5月6日訊 中國社會科學院今日上午發佈《2011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作為中國社科院關於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的重要成果,這是該藍皮書第九次發佈。

  本次發佈的城市競爭力首次嘗試對294個城市進行了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在294個城市中,石家莊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一。排名後9位的分別是臨沂,揚州,承德,濱州,萊蕪,鶴壁,包頭,北京,新竹。

  報告完善了城市競爭力指數的指標體系,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嘗試對全國294個和33個城市的幸福感競爭力,進行2001、2005、2009、2010四個年份的回顧性的一般和重點調查。結果發現:

  1.現狀格局:城鎮居民比較幸福,城市差距較小。2010年度的294個城市幸福感打分均值為76.06,最高分為89.36,最低分則為66.57。最高分是最低分的1.34倍,整體標準差為3.49。其中超過80分以上的城市個數為37個,75分以上的城市有176個,而70分以上的達到282個。

  2.變化趨勢:幸福感均值上升,差距逐步減小。四個年份所調查城市的幸福感打分的均值分別為69.40、70.52、73.55和76.06,我國城市居民整體上處在比較幸福的狀態。四個年份的變化趨勢呈現持續上升特徵,而幸福感打分標準差指標表明離散程度不斷減小(從2001年的5.00降到了2010年的3.49),這説明各城市居民的幸福狀態呈現收斂趨勢。

  3.區域比較:內地城市環渤海最佳。環渤海區域表現不錯,人們的幸福感打分均值為79.48,與其他內地區域相比有明顯的優勢。西北地區均值最低,為74.23,39個樣本的離散程度也較高。東北區域雖然只有34個樣本城市,但離散程度卻是所有區域中最大的中部區域卻有著較低的離散程度。

  4.經濟發達程度:“倒U”規律顯現。中國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二者並非直線關係,在一定階段出現了下降或者不再敏感。我國城市居民總體上比較幸福,但一些發達城市的幸福感程度並不符合其發達程度,如香港、上海、台北等。這説明我國城市也開始呈現發達程度與幸福感的背離現象。

  5.幸福感解釋:家庭和睦最滿意,對未來充滿信心。在幸福感原因的問卷調查中發現:針對294個城市一般短卷問題調查中,按照6項指標平均得分排序: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信心、居住狀況、環境衛生狀況、交通狀況、社會醫療保健條件、就業狀況。其中,人們對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的信心是分值平均最高,同時離散程度也最小;人們對就業狀況打分是最低的。

  針對33個城市重點長卷調查中,按照14項指標平均得分排序:家庭和睦狀況、人際關係狀況、未來生活和社會發展信心、災害防範狀況、居住狀況、社會治安狀況、教育狀況、環境衛生狀況、當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就業狀況、社會醫療保健條件、社會道德風氣、經濟收入狀況、交通狀況。顯示家庭關係和人際關係最滿意,收入狀況和交通狀況最不滿意。

  當前提升居民幸福感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理念。本次調查發現對於全面認清我國城市居民的幸福感程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增強居民的幸福感程度,需要注意下面幾點。

  (1)避免幸福感考量的“一刀切”做法。幸福感在根本上是個階段問題,從調查結果來看,城市間的幸福感程度雖然呈現收斂趨勢,但離散程度不小,不同城市的發展階段相差還比較大,要避免用發達城市的發展模式來替代其他階段的發展路徑。所以,在目前的階段,建立“幸福”相關的更綜合的科學指標體系並以之為政績評價體系並無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考慮“因時因地”的具體情況和評價體系的執行應用情況。

  (2)科學量化幸福感指標體系。實現從GDP向“幸福”的目標轉換,正是中國逐步由中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過渡的必經階段,是向社會和諧發展目標的進一步跨越。“多任務委託代理”理論告訴我們,人們總是傾向於去完成那些具有清晰界定、較易做出評價的任務指標,而在另一些較難評價的“軟任務”上花費心思不大。

  (3)改進和完善政府的基礎公共服務。幸福的概念在根本上是主觀的,但這背後的基礎確是客觀的。構成幸福的要件多種多樣,提供一個健全的的政府公共服務體系正是人們獲得幸福的客觀基礎,也是人們對政府的期望。這包括社會保障體系、醫療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用基礎公共服務來降低現階段較大收入差距帶來的“不幸福感”。

  (4)構建城市發展的深層激勵體系。如何設置更高層級的激勵制度來使得各地方去追求人們想達到的“發展”,如何將設定指標“內生化”,這樣才跳出了“指標”的圈子,走向“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發展。

  (5)要實現城市發展、競爭和追趕的轉型。中國的城市要從各種硬指標轉向各項軟指標的競賽,因為我們最在乎的是“如何讓人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