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學者認為生活高成本“逼走”人口 外來人口“捂住”老齡化警報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02: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對話動機

  北京人口普查數據昨日公佈,10年來的人口高速增長,給北京的未來發展帶來重大挑戰。本報就此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就北京未來人口發展方向、流動人口引導、老齡化趨勢等方面,探究應對之策。

  ■ 對話人物

  翟振武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北京市人口學會會長,國際人口學會人口與貧困委員會副主席。翟振武是全國公認的人口科學的學術&&人之一,2005年獲中國人口學界最高成就獎“中華人口獎”。

  話題1 總量調控

  讓人口停止增長“不可能”

  專家: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是個規律,人口下降時間不好估計

  新京報:北京1961.2萬的龐大人口,對這座城市有什麼影響?

  翟振武:這已經超過了北京能夠承載的程度。我們感受到的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綠化不夠、生活舒適度不高,其實都是人口過多帶來的。控制人口,是北京亟待解決的難題。

  新京報:2004年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時,提到北京人口承載力1800萬,這個數字早已被突破。

  翟振武:就目前來看,1800萬這個目標幾乎成了一個笑柄。也有專家提出,北京人口目標設定應該是3000萬,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説法。

  當初提出1800萬的目標,可能更多的是考慮到當時的情景。

  新京報:怎麼看北京的人口承載力?有沒有一個量化的指標?

  翟振武:事實上,人口承載力是個動態的情況。如果非要量化,現在的人數已經超過了承載力。但反過來説,北京再增加人口也沒問題,不過交通會更擁堵,停車費更高,水電可能會出現超額加價,生活會越來越緊張。簡單説,生活質量大幅度降低,幸福感嚴重不足。

  新京報:未來的人口走勢該怎麼看?

  翟振武:人口向沿海地區、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北京等發達地區流動,依然是一個趨勢。北京現在要控制住人口不增長,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控制增速,不要像以往增長這麼快。至於北京人口下降的時間,現在不好估計。

  話題2 人口分佈

  生活高成本“逼走”人口

  專家:東西城區人口密度比肩東京、香港,應逐步建設衛星城

  新京報:此次發佈的數據顯示,北京人口分佈極不均衡,核心區人口過密。

  翟振武:北京人多,主要就是説五環以內人多。北京東西兩個城區,每平方公里超過2.3萬人,已經跟東京、香港等地差不多。

  新京報:北京是否會陷入人口增長與資源緊缺的怪圈之中?

  翟振武:那不會。長期來看,我還是樂觀的。現在有“大城市病”的出現,主要是此前相關部門的調控力度不夠,比如拿交通來説,非要等到堵得不行了,才開始實行搖號的政策,如果早這樣就不會了,所以很多時候應早做打算。

  但隨著周圍城市的發展,郊區和新城産業聚集區的建立,中心城區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人員勢必會開始疏散。當中心城區房子貴、停車也很貴,發展到一定程度,人就往外走了。

  新京報:除了市場之手,行政上可以有哪些作為?

  翟振武:這還是涉及到北京定位的問題,北京應該首先清理功能定位。目前,北京是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還是現代製造業中心、高新技術中心等等,“中心”實在是太多了。要解決問題,勢必要做一些取捨,比如現代製造業不搞行不行?金融中心不搞行不行?這都是政府決策層面的事情。

  同時,北京還要為中央服務,部委居多且集中在核心區。強行把哪個部門搬走,這是非常困難的。現有情況下有兩個方式,一是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外遷移,包括小作坊、小企業等,儘量搬走。

  其二是在將居民疏散到其他地方的同時,逐步發展多中心的産業聚集模式,形成一些衛星城。讓老百姓避免潮汐式的生活。

  話題3 外來人口

  今後更多流動人口將進京

  專家:應控制外來人口進京速度,實現服務均等化趨勢已定

  新京報:此次統計顯示,北京有700多萬外來常住人口,這個規模對於近兩千萬的北京城而言,比例是大還是小?

  翟振武:高但不是最高的。比如深圳外來人口要超過戶籍人口好幾倍。目前,全國的城市化率還不高,今後還會繼續上升,這樣一些人員勢必向大城市集中。就北京而言,今後流動人口規模還會擴大。

  新京報:北京提出今後在人口控制上要提高素質、降低增速,你怎麼看?

  翟振武:目前而言,任何城市也不可能通過行政命令來限制人口流動,比如,不能説初中以下畢業的人就不能來北京,但可以通過産業的引導疏散人口。

  新京報:在現有的外來人口中,也有很多高學歷、高素質的人員。

  翟振武:是的,而且北京流動人口的教育年限總體上也要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唐家嶺的“蟻族”,中關村科技人員,還有很多單位的白領,他們都來自於外地,整體素質很高。

  不是説外來人口不好,但聚集的速度太快,推動産生了“大城市病”。今後,北京應在善待現有流動人員的基礎上,適當控制新的流動人口涌入的速度。

  新京報:那北京能否實現外來人口和本地戶籍人口的服務均等化?

  翟振武:北京這方面工作做得不錯,但局限于現有的二元體制,北京不可能完全做到均等。比如在醫療保障方面,如果外來人口也享有同樣的待遇,公共財政會吃不消。從未來看,讓一些有穩定工作和收入的外來人員真正融入北京,這是一種趨勢。

  話題4 老齡化

  老齡化嚴重形勢被“淡化”

  專家:外來人口將老年人比重拉低,京城人口高增長已不可能

  新京報:北京60歲以上人口已經達到12.5%,老齡化程度怎麼評估?

  翟振武:這個比例低於全國平均數,但有一個客觀現實,北京有大量的外來人口,而這些人口基本都是青壯年勞動力,他們會把老年人比重拉低。實際上此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很多方面都有意無意地把老齡化嚴重形勢淡化了。

  新京報:北京現有的養老體系你怎麼評價?

  翟振武:肯定是個挑戰。相對而言,北京老年人的物質保障比全國平均水平要好,但北京近10年來,家庭規模大大縮小,平均每戶為2.45人,比10年前少0.46人。這意味著很多家庭就是夫妻雙方和孩子;一些家庭就是老人自己,空巢家庭多,三代四代同堂的情況大大減少。

  就此前的傳統模式看,北京基本靠家庭養老。而今老年人獨立居住的多,日常生活照料、長期的精神慰藉都成了問題。雖然政府也採取了部分措施,包括擴大養老床位,推廣居家養老,設立老年飯桌等,但基本上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全市的問題。政府推動養老工作是一個方面,市場化的養老服務體系更有必要。

  新京報:此次普查數據中,0-14歲的人口比重下降5個百分點,能否説生育率已經很低?

  翟振武:北京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全國來看是比較低的。從普查數據估計,北京人口自然增長率可能接近零增長,不排除以後會出現負增長。

  根據政策,雙獨生子女家庭可以生二胎。北京80後獨生子女家庭較多,他們結婚生子後,自然出生率可能有一定回升,能夠把比重撐起來一點。但就北京戶籍人口而言,高增長率的可能性極微。本報記者 蔣彥鑫

  ■ 他山之石

  倫敦重“疏散”

  人大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介紹,和北京一樣,紐約、倫敦、巴黎等也經過一個人口迅速膨脹的過程,但之後逐步達到平衡。

  比如,倫敦通過打造11座新城,將市區人口和工業大量遷出,1961年至1971年中心城區人口下降101萬;巴黎1962年至1982年人口減少56萬;東京通過打造“雙磁極”城市佈局,1965年至1990年城區人口下降60萬。

  就目前而言,北京人口規模經歷了持續20年的平面式擴張,資源承載能力尤其是水資源短缺問題,使得北京必須正視加大人口調控力度的急迫性,這也是遵循特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規律。本報記者 蔣彥鑫

  東京求“外援”

  東京的城市發展比較成熟,過去10年東京的人口增長率並不高,總人口突破1300萬的“推手”主要是外來人口,東京本地新生兒出生率還不及人口老齡化的增長率。

  在這種大背景下,東京都政府並沒有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外來人口,甚至還鼓勵能通過日本“護理考試”的外國人赴日從事養老方面的服務。

  此外,東京鼓勵民眾到衛星城居住,並出臺政策改善當地交通和環境,使得在此居住的民眾能享受到和東京都類似的生活。在稅收等政策上,向在衛星城地區生産、創業的企業和個人傾斜,而這些企業的員工或者生産者一般都會在當地居住。本報記者 張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