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統計局稱中國居民住房月支出111元惹爭議(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5日 11: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西安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4月25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簡稱個稅草案)在中國人大網公佈,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據了解,這一徵集意見截止日為5月25日。

  城鎮居民每月住房支出僅111元

  公眾表示和自身消費感受明顯不符

  據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的説法,個稅免徵額標准將由2000元提至3000元,但這樣的方案與公眾此前預期的5000元免徵額度仍有差距。爭議的焦點無非是,個稅免徵額和現在大家對許多大城市高消費和高通脹水平的直觀感受不符。

  國際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立法原則是:人民的基本生活費用不得徵稅。而現在3000元的個稅免徵額是否能夠涵蓋當前城鎮居民衣食住行的基本成本?

  按照財政部的解釋,3000元個稅免徵額的計算依據是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核算結果,2010年度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123元/月,按平均每一就業者負擔1.93人計算,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為2167元/月。

  按平均增長10%測算,2010年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月消費支出約為2384元,依照這個標準,草案擬將減除費用標準提高到3000元/月。

  而導致爭議的根本原因,就出在最初的1123元/月這個計算依據上。

  根據統計局公佈的2010年國民經濟核算中對居民消費支出的統計結果,月均1123元的支出中佔比最多的前四位分別是食品類月支出400元,交通和通信類支出165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支出136元以及衣著類支出120元。而每月住房支出僅為111元,排在衣食住行的末位。

  且不論每月僅需111元是否就能有地方住,僅各類支出所佔比重的排名順序就已經和公眾對於自身消費的感受明顯不符。"這顯然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教授梁俊嬌表示,"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住房居住支出其實都已經佔了城鎮居民日常開銷的大頭,這也是造成不同地區消費水平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大河)

  統計局回應 111元不含購建房支出

  國家統計局網站4日晚間刊載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副主任王有捐的署名文章,對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月支出的統計方法作出了詳細的説明。

  文章説,我國現行統計的城鎮居民居住支出包括:水電燃料費、住房裝潢支出、維修用建築材料支出、租賃房租、取暖費、物業管理費、維修服務費等,不包括購建房支出和自有住房虛擬租金。

  文章指出,城鎮居民居住支出採用抽樣調查方法取得。國家統計局在全國範圍隨機抽選了65600戶城鎮居民家庭,通過日記賬方式蒐集資料。按照記賬要求,只統計實際發生的現金支出,比如居民實際支付的房租、水電費、物業費等現金支出。

  在談及"人均居住月支出111元"這個數據時,王有捐強調,這是一個人均居住支出數,也是一個全國平均數,綜合了不同地區、不同城鎮、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居住支出。另外,這也是租房戶和自有住房戶的居住支出的平均數。(鐘欣)

  央行專家撰文

  炮轟個稅體制

  10天,近19萬條意見。

  這是中國針對個稅修改提交公眾討論後出現的盛況。

  而最近的熱點,是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剛出版的5月號《新財富》雜誌上發佈的署名文章《個稅必須全面系統改革》。在該文中,李稻葵指出,"個稅體制設計極其簡陋,甚至'弱智'。"為此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和社會代價,"很不值得"。這一"弱智"觀點甫一發佈,立即引發強烈反響。

  李稻葵認為,在當前的稅制下,投資回報的徵收稅率卻比許多人工資的平均稅率還要低(比如房租所得的稅率為5%)。其中,更大的問題在於,資本增值所得卻不用徵稅。

  李稻葵指出,在當前國內收入差距主要來自於財産性收入所得的背景下,這種稅制毫無疑問打擊了勞動所得,使得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的增長速度與GDP相比差距更大。因此,這樣一個設計非常不合理,甚至可以稱之為"弱智"的個人所得稅制,事實上已經淪為工資稅,當然會受到社會各界的詬病。

  復旦大學金融學院孫立堅教授對記者表示,當下收入越來越多元化,個稅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家和中産人群面臨的稅負負擔過重;而在對資本性所得與官員灰色收入上的稅收執行和監管不力,這樣不利於經濟活力和社會財富的積累。

  同時,多位專家也表示當前中産人群的稅負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