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美關係何去何從--展望第3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4日 18: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三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即將於5月9-10日在華盛頓舉行。在經歷了2010年的激烈博弈和2011年初的“胡奧會”後,在全球接連發生“政治地震”和“地理地震”的背景下,兩國高層官員這次集中會晤將談些什麼?這次對話將對中美關係産生哪些影響?中美關係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脆弱的“風平浪靜”

  與2010年的激烈博弈相比,2011年初以來的中美關係看似風平浪靜。從內因看,這源於1月“胡奧會”這一“1979年以來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高層訪問”所帶來的拉動效應。此次“胡奧會”不僅有效扭轉了此前雙邊關係的下滑勢頭,實現了“止跌回升”,而且推動雙方加強自我反思和相互了解,使雙方對彼此的能力與意圖、底線和目標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尤其雙方發佈的《中美聯合聲明》及確立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新定位,還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解決了因雙邊關係性質模糊而帶來的麻煩,成為指導中美關係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就此而言,中美關係在“胡奧會”後進入一段平穩發展的時期,既是各方期待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從外因看,造成中美關係幾個月以來相安無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近期發生的兩場“地震”。一個是中東的“政治地震”。突尼斯的國內騷亂在整個地區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帶來中東和北非地區自二戰以來的最大變化。為應對中東變局,美國在推進戰略東移的同時不得不回眸中東,運籌亞太的方式相應變化,對中國的正面刺激有所減少。另一個是日本的“地理地震”。“311”地震使作為美國亞太戰略重要“抓手”的日本自顧不暇,而且災後的日本對中國援助心存感激,中日關係發生微妙變化,美國若繼續一味在亞太拉攏盟友針對中國,也似乎不合時宜。在這種情況下,中美競爭和矛盾被階段性地沖淡或掩蓋了。

  但這種風平浪靜的態勢是非常脆弱的,背後也不乏暗流涌動。中美關係作為全球最重要、最複雜、最敏感的雙邊關係,牽涉到從雙邊到地區再到全球的方方面面,其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兩國高層領導人的互動來維持和推動。“合作夥伴關係”的新定位,作為兩國關係發展的指導性原則,也需要實實在在的內容去填充和支撐;如果認為有了新定位就萬事大吉,中美關係很可能不進反退。更為重要的是,那些制約和破壞中美關係的“老問題”還沒有獲得實質性解決或管控,而新的問題又進一步凸現出來了:

  一方面,“一見一售”(會見達賴、對臺軍售)、“兩核問題”(伊核問題、朝核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半島問題)、“三海爭端”(黃海、南海、臺海)這些曾經長期牽動中美關係發展以及在2010年成為中美博弈焦點的議題,未來有可能繼續干擾中美關係的穩定;

  另一方面,中東亂局刺激奧巴馬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民主化戰略”的衝動明顯抬頭,美推動“互聯網自由”及與“公民社會”對話並暗中針對中國的諸多舉措,引起中國方面的高度警覺;而美國對中國航母即將下水是否會“改變地區力量平衡”、中國引領“金磚國家”抱團發展是否會傷害美國利益等問題,也同樣心中無底。美國國務卿克林頓3月在參院作證時,憂心忡忡地稱美中“為爭奪全球影響力正展開直接競爭”;美國安會高官也抱著複雜的心態要求中國做“負責任的競爭者”。雙方這些新的疑慮和猜忌成為兩國關係的新問題,進一步增加了雙邊關係的複雜性。加之美國務院、國防部、國安會負責亞洲事務的高官及美駐華大使相繼易人,也給中美關繫帶來更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