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讓文化産業成為經濟新增長極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1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年來,我國文化産業蓬勃發展,整體規模和實力快速提升。在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在全國各地穩步推進。其中,山東、上海、遼寧、重慶四地文化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以文化創意産業為領頭軍,跨區域整體協同推進,讓文化産業成為經濟新增長極。這些依託地方優勢的文化體制改革亮點紛呈,結出碩果纍纍。

  山東:文化産業強省戰略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改革發展工作,把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並重。目前全省文化産業增加值已達1230億元,增長速度高於GDP5.8個百分點。

  山東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成效顯著。全省共有373家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有37家國有文藝院團、33家非時政類報刊社、12家新聞網站轉企改制。

  山東文化領域大部門體制和綜合執法改革基本完成。全省17市均整合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組建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全省廣電網絡整合基本完成,成立了山東廣電網絡有限公司及17市分公司,實現了全省“一張網”,整合後山東省廣電網絡用戶數達1700萬。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和部分市的黨報黨刊已完成發行體制改革,組建了專門的發行公司。

  山東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聯合、兼併、重組,推動文化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大力發展數字內容、文化創意等文化産業。截至2010年末,濟南市動漫遊戲企業達到182家,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動漫遊戲産業實現産值20億元,全市44家企業實現動漫類産品出口591.56萬美元。

  山東深入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全省1369個鄉鎮已建成綜合文化站1291個,8萬多個行政村建成農家書屋3萬多家,提前兩年實現廣播電視“村村通”目標。

  上海:以文化創意産業為領頭軍

  上海以文化創意産業引領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上海的文化創意産業已形成了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比例近10%的強大文化産業體系。

  上海率先建立了由國家部委和上海市直接合作的“部市合作”機制,2008年建立了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2009年建立了國家音樂産業基地,2010年建立了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和金山國家綠色創意印刷示範園區。2010年上海數字出版産業總産值達到226億元,增長22.16%。

  目前,上海已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數字出版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具有“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企業,並在國際貿易中實現文化貿易順差:每1元文化貿易的進口額,對應著2元的文化貿易出口額。即使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下,上海文化産品國際貿易仍實現順差45.5億美元。

  在文化産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上海服務公眾的“文化門檻”也不斷降低。上海公共文化設施總面積已有近295萬平方米,按人均面積計算,比“十五”時期增長了75%;以服務半徑計算,上海的“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已基本建成。

  遼寧:跨區域整體協調推進

  由分地區、分行業局部改革,向跨區域、跨領域整體協同推進是遼寧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一大特點。

  2009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遼寧設立了中部城市群文化體制綜合改革試驗區,在瀋陽、鞍山、撫順等中部8個城市,打破文化資源按行政區劃和級別配置的傳統體制,推進跨區域整體改革和資源整合。

  截至目前,遼寧已完成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313家,其中21家經營性出版社和65家新華書店全部完成轉企改制;67家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單位完成64家。

  報刊退出機制不再局限于紙上,全省第一註解銷市場生存能力弱化、不符合報業發展規劃的報刊達12家,安置242人,解決債務5000余萬元。遼寧報業傳媒集團先後整合了遼寧中部7城市報業資源,組建遼寧中部城市群報業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新聞內容的一次生産、多次出版、多渠道發佈。

  遼寧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網吧連鎖經營,建立了新型政府管理網吧有效模式。利用廣電網絡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提前3年、節省近90%資金,實現對1.1萬個行政村、6萬個自然村(屯)、100萬戶農村家庭的覆蓋。

  重慶: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均增速28%

  重慶市于2003年確定為全國首批文化體制改革綜合性試點地區。重慶文化産業增加值以年均28%的速度增長,是同期GDP增速的兩倍以上,絕對值從39.8億元增至146.46億元,增加了268%。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完成轉企改制的經營性文化單位已達60家,剩餘任務也將在年內全部完成。重慶出版社整體轉制以來,集團主業銷售收入翻了近三倍,總資産是2003年的近四倍。重慶歌舞團在2005年整體轉制為重慶廣電集團(總臺)下屬企業,從商演不足20%,年收入270萬元,變為商演佔80%,年收入1050萬元。

  近兩年重慶市推出的100多個文化産業項目吸引了840億元投資;初步構建起文化産業投融資平臺,包括每年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宣傳文化發展基金,針對中小文化企業融資的文化産業信用擔保公司等。

  重慶紅岩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下屬的白公館、渣滓洞等紅色旅遊景區不斷創新,從年平均接待量只有幾十萬人次,自有資金不足5萬元,發展成為固定資産1.1億元,年接待觀眾超500萬人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重慶自2006年開始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電影放映惠民工程,651個放映隊常年活躍在巴山渝水的每個村落,3年來共完成農村放映47萬餘場,觀眾1.2億人次。農民群眾在自家院壩裏就能看到城市影院的熱映大片。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記者劉寶森、孫麗萍、許曉青、李克瑤、張琴、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