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四大經濟特區全部擴容 為改革前沿注入新動力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12: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為探索改革開放的具體途徑,特區最初實行特殊政策和特殊管理可以理解,但現在這些城市需要均衡發展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鐘堅説,特區擴容為解決城鄉管理一體化、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內部經濟發展差距提供了政策空間。

  最早將特區範圍擴大到全市的深圳,提出要在2010到2012年間投資2789億元加強原經濟特區外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出一系列提升當地公共服務水準的目標,如每千人口病床數從目前的1.8張提高到2.5張、污水集中處理率從目前的64%提高到70%等。

  今年4月底,汕頭市人大常委會已開始對此前的經濟特區法規進行分類處理,有的法規適用於擴大後的經濟特區,有的法規予以廢止,有的法規被確定不適用於新納入經濟特區範圍的區域。

  汕頭市委書記李鋒透露,汕頭已確定2011年至少新增300部公共汽車,加快推進澄海、潮陽、潮南和南澳等原經濟特區外地區的公交服務與中心城區對接。此外,這些地區的農村供水、醫療保險等公共服務建設速度也將有所加快。

  不少長期關注經濟特區的學者們注意到,四大經濟特區在當前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仍然具有特殊意義,特區擴容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破解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問題的新嘗試。

  鐘堅告訴記者,深圳既是珠三角舉足輕重的重要經濟城市,也是粵港合作的關鍵節點;珠海在珠三角西岸扮演重要角色,與澳門關繫緊密;汕頭和廈門都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範圍之內,是兩岸經貿合作的橋頭堡。

  "作為改革的試驗田和開放的窗口,先行先試的特區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風險,所以一開始經濟特區一般區域都比較小,避免出現問題影響太大。"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陳鴻宇解釋説:"但是,特區的輻射效應也相對打了折扣,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力受到限制。"

  陳鴻宇判斷,國務院在一年時間內批復同意四大經濟特區擴容,其戰略意義在於釋放特區作為區域中心的城市輻射能力,以先進帶後進,反哺特區周邊的欠發達地區,實現城市群落的形成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汕頭大學商學院院長徐宗玲認為,特區擴容後,汕頭應在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發展上取得新突破,發揮帶動粵東發展、推進兩岸經貿合作的作用。"建議汕頭優化發展環境,提高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大力促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將現代服務業和高附加值的製造業作為未來發展的支柱産業,著重發揮對粵東乃至閩南和贛南的帶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