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常住人口1961萬突破承載力 過去10年增604萬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30日 03: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訊 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時,北京常住人口數為1961萬人,佔全國常住人口比重為1.46%,較上一次普查上升0.37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第2號公報顯示,北京人口在四個直轄市中僅高於天津。廣東省憑藉1.04億的常住人口成為第一人口大省。

  >>人口增長

  北京10年增604萬人

  常住人口是指普查標準時點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戶口在本市,離開本市不滿半年的人口。北京在此次普查中共登記常住人口1961萬人,與2000年相比,增加604萬人,平均每年增長3.8%。“1961萬”這一數字意味着北京2020年總人口規模控制在“1800萬”的紅線被突破。

  與其他省區相比,北京人口大於海南、西藏、青海和寧夏。

  全國人口唯廣東省過億

  全國人口數量唯一過億的省份是廣東省,達1.04億人,佔全國的7.79%,比2000年上升了1.16%。緊隨其後山東與河南的常住人口分別為9579萬、9402萬。

  各省市區中,人口未突破千萬關口的分別是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其中西藏常住人口最少,為300萬,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0.22%。

  除按省份公佈常住人口外,國家統計局還公佈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現役軍人人數230萬人,難以確定常住地人口人數465萬人。

  內地外籍人員超過59萬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首次將居住在內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納入普查範圍。在這次普查中,102萬居住在內地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接受了登記。

  這些人員包括在普查標準時點在內地居住三個月以上或能確定將居住三個月以上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其中外籍人員593832人。

  >>普查費用

  普查人口耗資80億元

  據了解,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經費由各級財政分級負擔,中央財政由財政部安排了12.5億經費,加上國家發改委和全國的投入合計約80億元。經統計,全國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近千萬人。全國80億經費,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兩員”的補助和勞動報酬,第二大部分是光電錄入、紙張、材料、宣傳品。

  ■釋疑

  兩年後勞動力資源將逐降

  16歲—59歲之間人口是勞動力資源人口,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數據顯示,目前勞動力資源人口9.2億,比2000年的8.25億增加將近1億人。

  據預測,中國未來10年每年適齡勞動力資源將穩定在9億左右,至少“十二五”期間勞動力供應總體充裕。但2013年後勞動力資源將逐步下降。2013—2020年下降較緩,2020年後會下降得快了。

  馬建堂認為,到2013年僅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增長推動經濟發展難以做到,要提高勞動力素質,轉變發展方式,盡可能少用勞動力。他同時表示,未來5—10年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本格局不會變,增速大約是8%,不過勞動力成本可能提高,特別是勞動力密集行業的産品和服務價格可能上漲。

  人口普查摸底房屋空置率

  對於住房空置率問題,馬建堂表示,此次人口普查按住房進行,也設有一些住房信息,短表項目較少,只問有幾間住房;10%的居民填長表,包括何時建設,平房還是樓房等。

  “我們通過衛星遙感資料劃普查區,加上普查員現場勘察建築物哪些是廠房和宿舍樓,普查員要一個樓一個樓跑,這個樓裏有多少門洞?有多少戶人家?多少戶人家有人住?多少戶人家沒人住?然後編出普查的戶主姓名底冊。我們現在正在進行人口詳細數據匯總,將來如果有需要我們也會匯總戶主姓名底冊,對普查時無人居住的信息進行整理,來作為一個參考指標。這個工作需要一點時間,我們也會以適當的方式告訴大家。”馬建堂説。

  ■對話

  北京人口承載力應考慮遠郊

  2005年初國務院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明確指出,2020年北京的總人口規模要控制在1800萬。但昨天“1961萬”的出爐意味着“1800萬”的人口紅線正式宣佈被突破。這已不是人口紅線的第一次被突破。

  人口紅線為何如此輕易攻破?記者就此對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袁崇法。

  城市集聚資源增加人口規模

  記者:“1961萬”對北京意味着什麼?

  袁崇法:北京與廣東不同,廣東人口增長最重要的是外地打工者,但北京還有行政中心的關係,集聚大量的中央機關、部委、企業總部、高校,每年在這些單位增加了大量的戶籍指標。因此,我們在分析“1961萬”對北京的利弊時,重要的不是大數,應該是結構,這樣才能清楚哪些增長是合理的,哪些需要調控。

  記者:可這一數字突破了2020年的北京1800萬的“人口紅線”。

  袁崇法:單從突破1800萬的“人口紅線”角度講,人口規模增多不光是北京的問題,北上廣都有。

  為什麼幾次城市規劃的“人口紅線”屢屢失守,這要考慮人口規模增長的原因。從經濟上來講,城市化過程中,人口集聚很正常,國際上也是如此。城市集聚了很好的發展資源,從市場發展的規律來講,也必然造成人口規模的增加。

  城市資源承載力非規劃唯一因素

  記者:那制定“人口紅線”還有什麼意義?

  袁崇法:我們回過頭來看規劃,現在一些城市的規劃,有的發展跟不上規劃,有的超前。如北京等大城市,人口規模早已超過規劃目標,有的城市計劃人口規模達到50萬,但多年未達到目標。這需要我們反省,這些所謂的規劃建立在什麼基礎上,不能光從資源承載力的角度來規劃。

  一直有人研究城市的發展資源,計算城市承載力,測算城市人口規模極限。但城市承載力是由城市綜合生産力水平決定的,而非自身的自然資源稟賦。1980年前後有專家根據糧食等食品生産的潛力,測算中國只能養活12億人,但目前中國人口已達13億,比以前吃得飽,吃得好。原因不是自然資源稟賦發生了變化,而是綜合國力增長。

  記者:制定人口目標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袁崇法:市場機制的一些深層次規律性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

  比如,市場經濟的發展會産生産業鏈的裂變,在一些生産環節外,派生出很多配套産業,需大量人員就業,這帶動了第三産業。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産業化,這是經濟發展的機理在起作用。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行政權限。人口集聚既有效益也有成本。效益與成本的比較,是市場行為,企業會比較,勞動者更會比較。一旦效益低於成本,人口就不會繼續集聚。毫無止境的集聚,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城市人口集聚仍處在高效益期,二是集聚成本非剛性,沒有制約作用。

  記者:北京是什麼原因?

  袁崇法:還是後者。目前在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政府而非市場,政府權力越大,集聚資源越多越好,甚至成本越低,發展配套越給力。誰能説得清楚北京的水、電、氣、煤完全的真實成本究竟是多少?政府控制發展要素,掩蓋了城市發展真實的市場成本,大城市因大權力成為相對的大優勢。北京作為首都更是如此,成為城市發展絕對的大優勢,所有企業和人口都認為向北京集聚是不爭的首選。

  北京承載力極限要考慮遠郊空間

  記者:北京到底能容納多少人口?

  袁崇法: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弄清一個概念,就是你説的北京的地域範圍。目前,談到這個問題很多説法是不清楚的,控制人口究竟控制什麼人口,在什麼範圍中控制。“1961萬”包括農村區域以內的所有北京管轄的區域人口。可大家往往想成是城區人口。北京城區確實存在人口過密問題,但遠郊區縣發展空間很大。可以這樣説,北京行政區域內不存在承載力極限的問題,北京還有很大的承載空間,並不是2000萬人就到頭了。

  記者:北京需不需要人口調控?

  袁崇法:我認為,不要着急對這個數字下結論,不要着急怎麼辦,先要搞清楚結構究竟是怎麼回事,千萬不要就數字而論。

  許多城市對當地人口結構有理想化的設計,如高學歷、高技能、高收入、高職務等,但決定城市人口結構的仍然是生産力的結構和綜合水平。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現代化達到如何高的水平,經濟發展總是多元化的,行業總是多種化的,技術總是多層次的,這就註定對人口素質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對勞動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

  明白了這個問題以後,再去清晰城市定位。北京作為國家行政中心,究竟是要以服務於首都為首要目標,還是既服務於首都又要做大做強。在清晰定位之前,繼續制定調控目標也是沒有用的。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孫乾 馬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