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廣西合浦縣農民講述熱科院專家幫富故事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16: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木薯,木薯,讓我們致富”——廣西合浦縣農民講述熱科院專家幫富故事

  “瘦地”,在廣西合浦人的話語裏,是指貧瘠、産量不高的土地。

  合浦縣烏家鎮、西場鎮一帶,就有著一片片被村民抱怨的“瘦地”。這裡近海,沙地多、坡地多,颱風氣候多,村民傳統上以種植木薯、甘蔗為主。

  200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時任合浦縣農業局局長的肖子盈來到海南,碰上農業部專家正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培育的木薯新品種進行驗收。他了解到,“華南5號”産量高,而且抗逆性強,特別適合在合浦那些“瘦地”種植,就帶回一些木薯種子做試驗,發現“效果非常好”。

  就在當時,合浦的木薯種植戶面臨著全新的機遇——2007年,廣西中糧年産20萬噸燃料乙醇一期項目落戶合浦工業園,這是為落實國家車用乙醇汽油擴大推廣使用工作,配合國家能源戰略部署的重要項目。一期項目于2007年年底正式投産,年需鮮木薯150萬噸,將帶動周邊地區農戶種植木薯近100萬畝。這極大激發了當地村民種植木薯的熱情。

  2006年年底,第一批“華南5號”隨即從海南運抵合浦。2007年春節過後,“華南5號”在全縣種了400多畝。為了迅速推廣“華南5號”優質優産的木薯新品種,熱科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專家多次從海南到合浦,親臨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種植。

  顧能棟,合浦首批種植“華南5號”的農戶之一。他承包的土地在烏家鎮西大村附近,由於地太“瘦”,被丟荒了四五年之久。

  “剛開始種那陣子,當地村民都不看好,他們甚至對我説:‘這樣的土地也能種出東西來,那就奇怪了。’”顧能棟説。

  事實證明,“瘦地”也能豐收。當年,在熱科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華南5號”每畝産量達到了2.2噸,而同等條件下其他品種的木薯畝産只有1.7噸。由於“華南5號”表現優異,當年11月廣西木薯産銷對接現場會選擇了在合浦召開。

  2008年,在中糧集團的支持下,800噸木薯種從海南運抵合浦。“華南5號”開始在合浦大規模種植,並悄悄地改變著村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