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名博見證重建奇跡 網絡傳遞中國力量 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在川圓滿落幕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4日 1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家博主在北川地震遺址默哀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24日訊(記者 代朗)從成都到阿壩、從綿陽到廣元、從德陽到雅安,為期一週的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遍走汶川地震災區採訪考察活動4月23日圓滿落下帷幕。進學校、到醫院、訪企業、走社區,一路所見所聞是曾經的滿目瘡痍到如今的煥然一新,科學重建創造的人間奇跡讓近百名參會專家博主深深感動和震撼。行走雖然已經暫告段落,但對災區的關注還會持續,中國力量將通過博客這一平臺無限傳遞。

  心懷敬畏遍走極重災區

    汶川特大地震已經過去三年,這場自然災難給四川造成了慘重傷亡和巨大損失,但四川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沒有垮,四川經濟沒有垮,四川精神沒有垮,在三年後的今天向中央和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四川答卷。這是舉全國之力創造的人間奇跡,只有親身到災區實地體驗過的人才能更深刻理解奇跡所代表的意義。

    在映秀、在漢旺、在北川,每到一處地震遺址,筆會一行都會懷著對逝者的哀思和對自然的敬畏進行集體祭奠活動,保留下來的廢墟提醒著人們銘記那場給四川人民帶來巨大創傷的災難。“儘管,提前已經知道災區遭受破壞嚴重,但是親見之後,內心中還是不願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面對地震遺址的斷壁殘垣,招遠市教師溫希慶感嘆,“在自然的巨大破壞力面前,人類顯得多麼軟弱呀?”

  膠東在線互動評論部主任張濤在走出北川地震遺址後用博文記錄下自己的心情,“雖然時過三年,除了道路,整個北川縣城所遭受的巨大破壞,完整地展現在我的面前。這一幕,在這一刻,真實、震撼、栩栩如生……到處是斷垣殘壁,滿目瘡痍,無盡的悲傷不由得涌上心頭,淚水一下子盈滿了眼眶。”

  從映秀鎮永遠凝固在14點28分的裂鐘到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的隆隆施工聲;從漩口中學遺址孤聳的五星紅旗到充滿羌族風味的溫情小鎮;從北川老縣城遺址的斷壁殘垣到北川新城現代氣息十足的社區樓宇……。對於絕大多數都是第一次到震後四川的名博們來説,災區之行更多感受到的還是希望。南方網主管念青感嘆,“我原以為,這次筆會承載的主題過於沉重,但顯然,這遠不是一場悲傷之旅。震區的災民,在舉國傾力、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抗震救災鬥爭中,以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堅忍鬥志,成就了一次真正意義的浴火重生。”

  新舊對比讓浙江義烏市檢察院檢察官魏幹深深震撼,“我深深的相信一切苦難終將成為過去。我也深深的相信,全國人民是有機聯絡的統一體,在所有的災難面前,從來沒有人想過置身事外,更沒有人想過要放棄。我更深深的相信,只要有了祖國這個堅實的後盾,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共同進退,就必能取得抵抗一切災難的勝利!”

    採訪考察現代農業園區

    博主們了解新北川規劃

  親身體驗見證重建奇跡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模空前、難度空前,面臨的困難前所未有。但三年後的今天,四川戰勝災難、化危為機、崛起于危難,譜寫了從悲壯走向豪邁的奮進凱歌,現在災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百姓。

  走出什邡紅白鎮,新浪網運營部博客頻道編輯楊英英説她絲毫感覺不到地震過的痕跡,“這麼美的鎮子,綠樹環繞,青山相伴,房子整齊,街道乾淨,老年人活動中心紅火,幼兒園的孩子們快樂!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但這就是三年前受了大摧毀的紅白鎮,今天變得讓人只能驚訝感嘆!在心底默默感恩國家,佩服四川人民,感謝人民子弟兵,更要謝謝那些伸出援手的人們!”

  安居家園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座座房屋建設得如同聯排別墅,街道寬闊整潔,老百姓們樓上居住,樓下開商鋪,映秀老百姓的生活正展開新篇章。來自江蘇徐州師範大學的張光輝説,映秀之行的最大感受是一位藏族同胞‘共産黨真好’的感言,“這既是對這次記錄重建奇跡見證中國力量博客筆會活動的最好詮釋,更是對各級領導幹部能不能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實際行動的期待和檢驗。”

  “災區之行讓身體很疲憊,但精神很振奮,因為重建的成果超出了想象。”中國台灣網博客頻道負責人栗琰説出了專家博主們的感受。在災區和很多當地人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之後,中國網專家博客頻道主管宋韶輝才覺得找到了真實感。中央機關青聯委員黃勝友在詩中寫到,“為了忘卻的紀念,為了懷念的祭奠。在災難已經遠遠而去的春天,在廢墟上舉起的精神的今天,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你們挺起的是壓不垮的脊梁。”

  一座座羌風濃郁的現代民居,在綠蔭如蓋和寬闊的大道間勾勒出一幅嶄新的畫卷。路邊漂亮的小樓上總能發現代表羌族文化的羊頭的標示、白色石頭或者碉樓的裝飾。陽臺上係滿了一排排煞是給力的‘羌之紅’,走在街頭的大叔大媽恬然自得,坐在嬰兒車的小寶寶看見我們揮手也忍不住嘎嘎直樂。在新北川,自由作家劉世罡感慨地説,他感覺到的不僅僅是一座現代舒適的城市,更是一個溫暖的家園,“走過映秀、水磨、北川之後,我覺得我已經見證了重建的奇跡和中國的力量。”

    採訪衛生重建情況

    博主採訪考察農房重建

  博文分享傳遞中國力量

    地動山搖搖不散中華魂魄,山崩地裂裂不開萬眾一心。這幅對聯給衡陽市質監局辦公室副主任高福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博文中寫到,“花謝花開,冬去春來。三年後的今天,當我與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的各位同仁一同走進北川、汶川、青川,走進映秀、水磨、什邡,走進所有地震災區時,儘管心中的隱痛猶存,但回望來路,迅即被撲面而來的生機所消釋:一條條寬闊的大道,一片片得到整理復墾的災毀農田,一座座美麗的村鎮、一張張燦爛的笑臉、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一組組難忘的數據,讓我們感受到震撼人心、無與倫比的中國力量。”

  是呀!這就是中國力量。截至去年底,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納入國家規劃的項目完工27318個,完工率92%,完成投資7792.3億元,佔概算總投資的90%。災區産業實現優化提升,經濟發展超過震前水平;災區生態加快修復,防災減災能力得到加強;文化重建和精神家園建設紮實推進。在恢復重建過程中,四川更是提出了兩個加快的總體思路,即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創造了抗震救災、恢復重建、加快發展的奇跡。近五年也成為改革開發以來四川經濟發展最快、質量最好的五年,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七天之行收穫了無數的感動,中國網絡電視臺博客運營部執行總監張青葉説,“我要把這一路上看到的笑容,感受到的力量和信心記錄下來,與更多的人分享,告別生命中沉重的昨天,重新建設我們記憶中美好的明天。”

  博主們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在遍走災區的過程中,參加筆會的專家博主們共采寫發佈文章1100余篇、圖片近萬張,這些博文被全國各大網站集納在專題頁面進行特別推薦,引發了無數網友的關注。其中僅通過四川新聞網閱讀博文的網友人次就超過20萬。大河網博客編輯張揚説,每一篇博文和每一張圖片的背後,都有一個説不完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在微笑中淡忘了過去,靜靜的享受用生命換來的幸福,而不經意間散發的笑容,也悄悄的在滋潤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遍走汶川地震災區採訪考察活動中,博主們通過見證和感受災區曾經山河破碎、而今美好家園的歷史巨變,用敏銳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記錄詮釋了科學救災、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人間奇跡,體現出災區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對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強大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進行了詮釋。在互道珍重告別之時,大家相約,要用持續的關注助力災區後續發展,讓中國力量通過博客這一平臺無限的傳遞。

    另訊,23日下午,在四川成都還舉行了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博客文化建設座談會暨優秀博文、專題頒獎儀式。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就進一步做大、做強博客,加強博客管理等話題進行了互動探討,對博客的話語權以及博客在促進社會和諧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肯定,同時也探討了博客與微博客的不同特性,認為廣大博客作者面對微博客的興起,應堅持深度發掘和表達,不斷豐富博客內容,形成與微博客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頒獎儀式上,對獲得“最具深度獎”、“最具新意獎”、“最美文筆獎”、“最佳互動獎”的作者、作品以及“最佳專題獎”、“最佳組織獎”的網站、網管部門進行了表彰(名單附後)。

  國新辦網絡新聞協調局管理處處長侯召迅,四川省委外宣辦(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省網管辦主任張志躍,四川省網管辦副主任、四川新聞網代理總編輯陶俊培,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兼品牌宣傳部總經理余賢群,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傳部總經理王義傑等本屆筆會指導單位、主辦單位的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座談會暨優秀博文、專題頒獎儀式。(後附頒獎名單)

  “記錄重建奇跡,見證中國力量”全國第四屆專家博客筆會獲獎名單

    一、最佳專題獎(14個)

    人民網、中國網絡電視臺、中國經濟網、法制網、正義網、騰訊網、網易網、北方網、東南網、齊魯網、大河網、南海網、亞心網、尚一網。

    二、最佳組織獎(49個)

    四川省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辦公室、遼寧省互聯網宣傳管理局、山東省網絡文化辦公室、青島市網絡文化管理辦公室、成都市互聯網宣傳辦公室、德陽市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辦公室、綿陽市委(市政府)互聯網宣傳與管理辦公室、廣元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雅安市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辦公室、阿壩州委對外宣傳辦公室、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網、中青網、光明網、中國廣播網、中國台灣網、中國軍網、環球網、新浪網、搜狐網、鳳凰網、東方網、長城網、北方新聞網、天健網、北國網、東北網、揚子晚報網、揚州晚報博客網、浙江在線、中國江西網、大眾網、膠東在線、荊楚網、紅網、南方網、深圳新聞網、廣西新聞網、天涯社區、凱迪網絡、華龍網、四川新聞網、四川在線、金黔在線、雲南網、西部網、中國甘肅網、寧夏新聞網。

    三、最具深度獎(15件)

    彭 曉《這是一次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建奇跡》

    畢殿龍《鳳凰涅槃阿壩州,浴火重生新旅遊》

    閆佔群 《創造重建奇跡的中國力量是怎樣煉成的?》

    耿寬謀《重建奇跡“樣板”之“老闆”村支書的重建發展思路》

    陳 韻 《四川重建:科學發展,讓危機變轉機》

    劉 暢 《四川精神——堅韌不驕傲、幸福不忘本》

    王光龍 《大地震“重塑”新映秀 》

    向家富 《每個村寨都是樣本》

    鄢哲明 《廢墟變“仙居”彰顯中國奮進的偉大力量》

    張永恒 《詩仙故里:感恩的心》

    王 強 《震撼的災區之行(系列)》

    魏 幹 《從水磨到大石:一路走來一路思》

    郭 兵 《聽,民族和諧的音符正四處飄蕩》

    周 寧 《數字寶興》

    陳曉冉 《山路曲折不應擋住教育的步伐》

    四、最具新意獎(47件)

    陳松柏 《一個遭遇巨大災難的女人如此堅強》

    劉 斐 《三年立川,見證蝶變——湘理相親 》

    楊維兵 《以旁觀者見證之焦總監的孤兒情緣 》

    王萬然 《我看到,汶川在雄起》

    楊英英 《紀念5.12汶川地震之浴火重生紅白鎮 》

    溫希慶 《廢墟中豎起的豐碑 》

    雷 蕾 《走映秀有些傷可以用笑容撫平》

    王 璟 《春風已度劍門關》

    王麗花 《映秀印象:走向幸福》

    柯榜凱 《感觸北川——舉頭已覺千山綠》

    張青葉《再回北川,生命中不能忘卻的記憶》

    張 揚《每一個笑臉都是力量》

    劉世罡《看新老北川,感悟中國的力量》

    祁瀛濤《原來我們的特殊黨費建了學校》

    趙 越《水磨鎮的“世博會”》

    王 超《 三年後見證汶川變化(組圖)》

    王鵬 《走進廣元劍門關追尋三國那些事兒》

    錢海峰《雪中登夾金山體驗生命傳奇之路》

    李亞昆《廢墟中那一抹屹立不倒的中國紅》

    時偉松《四川依然美麗》

    孫雨竹《走近映秀我們經歷著,我們收穫著》

    高福生《感悟四川震後重建的“中國速度”》

    楊繼龍 《我在歡笑中含著熱淚》

    王幸韜 《知恩圖報的四川知恩圖報的四川人!》

    楊立明 《茂縣八一中學見聞》

    潘德東《中國力量讓四川更加美麗》

    吳建華《“記錄重建奇跡,見證中國力量”--四川災區行圖文報道》

    張光輝 《星火村裏見證中國力量》

    念 青 《行走汶川看浴火重生》

    陳莉霖 《茂縣,雲朵上花開的聲音》

    高畢勇 《窺視長虹文化》

    李沛然 《浴火重生的精神家園——蘆山》

    董慶森 《新農村新生活新希望》

    高 原《大山裏的希望願記憶深處的痛能夠遠離孩們》

    李聖依《見證重建奇跡:那一張張打動人心的表情名片》

    邱啟明 《走訪四月的四川》

    于 濤 《幸福的笑容有點綠》

    賓 語 《災區美女村官:把希望播撒進春天裏》

    張 濤 《老北川,新北川!》

    王 瑩 《村村寨寨飄國旗,感謝祖國八方援助》

    劉 瓊 《映秀鎮的昨日今天》

    李洪濤 《硬體有了,軟體也要跟上去!》

    易寶山 《一個藏族小村重建三年後交出的靚麗數據》

    劉 欣 《走過悲城北川看到一個新北川》

    于興樂 《最美山村中學裏的“山楂樹女孩”》

    王亞平 《在寶興縣時間凝固了》

    焦 波 《汶川地震孤兒給玉樹小朋友捐款寫信(組圖)》

    五、最美文筆獎(20件)

    于小塵 《甘堡藏寨,只為這場千前的約會》

    曹陽春 《雲中茂縣》

    周碧華《疼的漩口,美的映秀》

    馬 莉《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汶川人的紅旗情節》

    李 青《坪頭新羌寨,寄語心靈處》

    至誠大兵《穿越汶川,觸摸燦爛》

    吳虹莉 《水磨——溫情小鎮的如火誘惑》

    李洹瑩《桃坪羌寨千年古堡的訴説》

    毛利輝《北川:活著,就好》

    盧 金《川行汶川》

    王 群《“水磨古鎮”水墨畫》

    黃勝友《生命的陣痛,眷戀一次就夠了》

    柳 松《春天我在巴蜀大地上行走》

    宋韶輝《生長,是一種力量》

    余文靜《不再遙遠的阿壩》

    陳書煥《羌笛不再怨楊柳蜀道處處沐春風》

    劉 暢《四川面孔》

    劉 浩《咂酒一杯,醉不了滿壺春色》

    許大立《寶興,一座小而精緻的城》

    華林鳳《見證震中汶川的重建奇跡—羌族》

    六、最佳互動獎(25人)

    曾 穎《直播:地震三年,重走災區行》

    陸 崗《陸崗今天的映秀充滿希望》

    楊 剛《映秀的油菜花開了》

    遲珉鋼《“今日汶川”微博直播》

    寇慶春《 北川之行與四川長虹之行》

    栗 琰《 鳳凰涅槃北川重生》

    劉伯霞 《一切開始於地動山搖的瞬間一切改變在波瀾壯闊的三年》

    趙 宇《 阿壩行第二天:理縣》

    肖 健《 裂變分娩重生:災後三年見證映秀重建奇跡》

    張 界《一個老記在四川的行走札記》

    姚博 姚學斌 龔曉 袁媛 徐學江 董志強 張海濤 楊雪榮 薛凱 鄭艷 黃梅安 顯韜 代朗 劉琳 陳均富

    專家博主走進中國人壽四川分公司聽取災後重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