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微博已成網絡問政利器 “不會説話”會遭“板磚”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3日 05: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為外交部微博網絡截圖

  “外交小靈通開始廣播啦!歡迎各位對外交感興趣的微友,收聽來自FM100.701頻道的獨家播報。”4月13日上午10點45分,外交部在試運行的微博平臺“外交小靈通”上發佈了第一條官方微博。一週以來,“外交小靈通”博得了網友的持續“圍觀”和好評,粉絲數量已迅速攀升至4萬多人。

  作為第一個由部委開通的微博,“外交小靈通”不以外交辭令示人,語言風格輕鬆幽默。例如,在介紹毛裏求斯時,引用了馬克吐溫的名句“上帝先創造了毛裏求斯,後創造了天堂”。

  4月12日,江蘇省公安廳官方微博“平安江蘇”貼出疑犯照片。半天后,被拐男孩即被神秘送回。與之前轟動全國的微博打拐事件不同,這是公安機關主動利用微博問政打擊犯罪的又一成功案例。由於能與網民有效互動,微博多次在協助警方破案中大顯身手。

  從2010年的初試鋒芒到今年的日臻成熟,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和官員第一時間進駐微博,“微博問政”已在集納民意、體察民情、發揮民智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微博問政力不“微”、勢不“薄”

  作為信息溝通、傳播的寵兒,微博已成為國內外網絡問政的利器。目前,國內政府部門開微博持續升溫,自去年6月四川成都市政府首開政府微博後,雲南、浙江等省政府及相關部門也開通了微博。4月12日,重慶市江北區政府“微博問政”啟動,嘗試通過網絡問計徵策,併為網友準備了總額30萬元的網絡問計獎金。

  江北區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張海波介紹説,採用“微博”這種形式,一是突破了時空界限,各地網友可以在一天24小時的任何時間參與;二是突破了文化差別,無論初中學歷還是博士學歷,只要有閃光的片言只語,都可參與;第三是突破了參與路徑,網友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桌面、瀏覽器隨時參與。

  據不完全統計,僅人民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三大微博平臺上,目前就已經有具備一定粉絲規模且信息發佈頻率較高的活躍黨政機構微博400多個、官員微博200多個。

  在一件又一件社會熱點議題中,微博也都顯示出強大的網絡信息放大功能。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表示:“微博可以産生‘核裂變’效應,形成信息的高速大範圍傳播,它可以讓每個人都發揮過去只有媒體才能發揮的作用。”

  在與網民互動的同時,微博也越來越成為政府信息公開、尋找相關線索、澄清相關謠言等方面有力的武器。日本地震後,一些地方掀起“搶鹽潮”,相關部門迅速通過微博發佈權威信息,澄清相關謠言,使這一事件很快平息。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巍青認為,微博即時、廣泛、互動的傳播優勢,屢屢産生力不“微”、勢不“薄”的問政力度。

  微博有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今年兩會期間,有超過700名代表、委員熱衷“織圍脖”,微博問政成為今年兩會上民眾參與國是的新興渠道。隨著微博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各級政府、專家學者和社會名人開始使用微博,增強了微博問政的力度和廣度。和紅火的網絡論壇與博客一樣,當微博得到網民的追捧、一呼百應之際,也對政府的決策、溝通、處置乃至公共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考驗。

  與不少勤於“編織”的官博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有一些政府官博在開張大吉後就難得更新,或者乾脆成了“空殼”微博。像去年11月開通的“南京市體育局”,除了開博一句話,至今再無博文發佈,粉絲們失望之餘紛紛炮轟其“不幹實事”。

  “對於網絡民意,要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政府如果無視網絡民意的存在,就會閉目塞聽;如果過於相信網絡民意,有可能會偏聽偏信,僅僅依靠網絡民意作出決策可能會缺乏科學性。在處理解決的過程中,要及時、靈活、謹慎,防止被一些虛假的信息所誤導。”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葉曉華認為,網絡為老百姓暢言民情、表達民意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是群眾與政府溝通互動的新橋梁。

  在政府機構和官員紛紛開微博的背後,凸顯中國網絡問政水平與日俱進。“如果説前兩年中國的網絡問政還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那麼今年網絡問政的廣度和形式應該説有了相當明顯的推進。”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范以錦認為,像公安系統這樣的敏感部門都紛紛開微博回應網民問政,本身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微博問政的關鍵是“問政”

  易觀智庫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09年我國微博註冊用戶只有800萬,2010年底達到7500萬的規模,增速高達837.5%,而今明兩年我國微博註冊用戶預計將達到1.45億和2.4億左右,增長速度創下中國互聯網應用發展之最。剛剛起步的“微博問政”能否走得更遠、更加平坦一些?作為一個更為開放互動的平臺,瀏覽量大、傳播率極高的微博等於將政府機關工作擺在放大鏡下,“不會説話”的官博一不留神就會遭遇“板磚”。

  南京價格監測中心主任陳長才在開博之初也遇到過糗事。他説,當初有人問我們:價格監測數據準確麼?我們在微博上回復了一句:“官方數據不容置疑”。結果,網友有微詞,領導也批評。“摔了幾個跟頭後,我們自我診斷,要放低身段,擺脫官氣,將自己放到與網民平等交流的平臺上,才能增加交流的有效性”。

  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網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參與是微博問政的巨大推動力。另一方面,微博問政,其核心並非微博,而是“問政”,説到底,微博只是一種工具、一個仲介。政府更應注重傾聽民情民意,決策過程中人民與政府的互動關係應更加緊密順暢。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副院長吳國林説,由於傳統行政體制和行政文化的某些不足,體制內信息流動不暢,而互聯網的互動性和開放性非常適合充當政府與民眾交流的補充渠道,微博會繼續成為公眾表達意見的重要平臺。

  實際上,政府與百姓互動的平臺並不缺乏,像政府熱線、政府網站、網絡問政平臺等,但由於缺乏制度約束,很容易流於“走過場”,甚至形同虛設。

  南京市委黨校教授郝繼明認為,微博問政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有效手段,開創了網絡時代民眾參政議政的一種新形式,要“少一點‘正在辦理中’,少一點‘無可奉告’,少一點模棱兩可,少一點外交辭令,少一點行話套話。”

  “表達態度觀點、澄清事實真相、引導網絡輿論、疏導網民情緒、主導形象傳播”,郝繼明為政府微博的內容設置和角色定位開出了這樣的“菜單”,而這些也是微博時代對政府科學決策和領導幹部素質提出的新要求。

  名詞解釋: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簡稱,是一種由博客演變而來的網絡新媒體,用戶可以用不同的客戶端、移動通訊設備登錄微博網站,隨時隨地發送每條大約為140字之內的即時短信息。 本報記者 郭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