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首個內陸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基地在武漢揭牌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3日 02: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武漢4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武漢基地”22日在此間揭牌成立。作為中國首個內陸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基地,此舉標誌著中國內陸水下文化遺産的保護正式提上工作日程。

  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起步時間較晚,真正開展科學工作不超過20餘年,但發展迅速,尤其是作為中國“十一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受到社會各界重視和支持。2009年,中國正式成立了“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2010年,又成立了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寧波基地和青島基地。國家文物局已將內陸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納入“十二五”全國文化遺産事業規劃,實施內陸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重大工程。

  國家文物局認為湖北武漢具有6大優勢:一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輻射可達長江全流域的江河湖泊;二是智力支持力量雄厚,擁有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航道管理局、武漢大學水利電力學院等眾多與水利有關的科研機構;三是保護工作經驗豐富,具有成功打撈中山艦的實踐經驗;四是作業場地條件優越,丹江口水庫二級水質的能力度,非常適合開展水下作業;五是技術保護優勢明顯,木漆器保護科研基地就設在湖北;六是基地建設初具雛形。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表示,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表明中國內核領域有大量的豐富文化遺存,同時20世紀後半葉中國實施大量水利工程建設,由於當時文物保護的理念不夠,很多有價值的村鎮、傳統民居被淹沒在水下,這些都應該是文化遺産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地成立後將有步驟地開展內陸水域水下文物調查、發掘和出水文物保護等相關學術研討以及專業人員培訓工作。丹江口水庫下面水下古文化遺址、古建築基址、古墓葬分佈密集,計劃今年下半年在此地開展一次水下考古調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