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第二十一講專題講座 吳邦國主持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22: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十一講專題講座,題目是《法律體系的概念與意義》。吳邦國委員長主持講座。

  今年三月,吳邦國委員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鄭重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全國人大常委會安排了這次講座。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鷹從法律體系的概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部門劃分的內在規律和在新的起點上做好立法工作等方面作了深入講解。

  信春鷹説,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所有的法律依照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的不同而對現行法律作出的分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與學術上講的法律體系有聯絡又有區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的形成,圓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建設一個法律制度完備的強大國家的百年夢想,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成就,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依法執政的成就,集中體現了和諧社會建設的成就。

  信春鷹説,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任務之重世所罕見,克服困難之多前所未有,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堅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堅持社會主義法制統一,是最重要的經驗。在形成法律體系的過程中,我們不斷探索法律體系自身發展的內在規律,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信春鷹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也是立法工作的新起點。我國正處在深刻變革的歷史進程中,社會變革為社會發展進步帶來空間和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或者那樣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法律制度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要正確認識立法工作面臨的新形勢,不斷研究新問題,以法律制度回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要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把提高立法質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更加重視立法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以保證制定的法律嚴謹週密、切實可行。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等聽取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