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資料:恩施之變哲學透視(1):從“12345”到仙居恩施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21: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www.estour.gov.cn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圖片來源:本網資料

  2010年7月,“仙居恩施”成為恩施市政府門戶網站——中國硒都網上一個非常搶眼的詞語,其實不僅僅是網上,在恩施市的城市、農村,它都是人們議論的一個焦點。

  回想本屆政府2006年底執政至今,有太多讓我們熟記於心的關鍵詞:“12345”工作思路、“432”工作重點、“三張名片”等等,這些思路、工作重點的出臺到定型其實就是恩施市科學發展歷程。

  發展才是硬道理。要發展,必須得有一個好的思路,這個思路不是脫離現實、不著邊際的無限誇大,而是從實際出發,設計的必須跳起來才能摘到的目標。

  2006年底,現任州委常委、市委書記譚文驕、市長秦斌接手本屆市委、政府,他們面對的可能更多的是壓力,在當時的發展基礎上,恩施市如何定位?他們要定下怎樣的發展思路與目標,人民才會滿意?

  上任之初,譚文驕、秦斌在很短的時間內跑遍了全市的鄉鄉鎮鎮,充分摸清了市情。在隨後2006年11月,恩施市新一屆市委在市第七次黨代會上,確立了“12345”總體工作思路,提出了推進市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

  恩施市委書記譚文驕現在回想起當初的目標,仍然重復上任之初與班子成員確定工作思路時的那一句話:工作思路和推進市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是通過對恩施市發展形勢的準確把握、分析、判斷提出的。絕對不是個人主觀臆斷,摸腦殼摸出來的。

  其實,現在翻閱2006年底各項數字,恩施市發展前景並不樂觀,能夠提出跨越式發展這個目標,實屬不易,能提出來,足見決策者們一種正確把握髮展機遇的睿智。

  不是嗎?當有人抱怨我們的區位優勢都諸多不利因素時,我們新上任的市委政府班子卻在逆向思考,對諸多史無前例的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利困素和條件進行了梳理。

  國家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新一輪扶貧開發、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政策的落實,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的建成開通,恩施機場設施的進一步完善等,這些都是恩施的優勢。

  把握得好、利用得好,恩施的發展條件和環境將得到前所未有的根本改觀,未來一個時期,強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將涌入恩施,必將有力地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除此之外,省委、省政府明確恩施市為第一批擴權縣(市);州委、州政府要求把恩施市建設成為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走在全州的前列,成為武陵山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些讓恩施市提出跨越式發展增添了無限底氣。

  現在回想,事實證明市委政府的分析不無道理。

  李克強副總理恩施視察,系列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項目配套;省委“616”工程的實施,6家單位的傾力幫扶,恩施市每年獲得省裏上千萬資金的支持;鄂西文化生態旅遊圈更是使恩施市成為其中重要的一極,恩施大峽谷風景區迎來發展的好機遇;兩路開工與陸續完工,對外交通條件正逐步改善,這一切都足以使恩施市插上了騰飛的翅螃。

  有專家稱,結合恩施市這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提出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很好地把握了較好的歷史機遇、良好的發展環境、強烈的創業衝動和現實的産業支撐這四大因素。

  從重點産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看,歷屆市委、市政府為本屆市委政府確定實現跨越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和支撐,這一點,新一屆市委政府看得很準。事實證明,決策者們那時的想法不是一句空話,而在第三個年頭的年底已逐漸變為現實。

  2006年,人均生産總值分別只有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32.2%、39.6%,人均財政收入分別只有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29.5%、33.7%,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只有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50.7%、53.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只有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73.2%、87.5%;三次産業結構之比為32:25:43極不合理,那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才51家,最大的民營企業年産值才9000多萬元。

  而到2009年底,恩施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15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75元,全市財政收入達到7.56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18億元,財政收入質量明顯提高,三次産業比達到24.6:37.8:37.6,二産業超出一産業13個百分點,全市實現工業總産值46.8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8家,年産值過億元達7家以上。

  歷史的車輪進入2010年,恩施市的決策者們的思維開始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上,跳躍性的發展。必須得進行戰略性的重新構架,於是一個對恩施市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仙居恩施”理念在今年7月全市半年農村工作會上被決策者們正式提出。

  “兩圈一帶”為湖北省委、省政府找到一個發展的平臺、一個載體,“仙居恩施”的提出就跟“兩圈一帶”一樣,為全市經濟發展找到了一個平臺、一個載體;特別是使全市新農村建設、旅遊産業向縱深發展成為可能。

  為什麼要提出打造“仙居恩施”、建設八大生態走廊,意義在哪?州委常委、市委書記譚文驕説,“仙居恩施”是全市上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市長秦斌同時也指出,“仙居恩施”是指導恩施市今後一段時期發展的戰略性思想。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一個地方的發展思路要不斷充實與完善,“仙居恩施”的提出其實就是“12345”工作思路、“四三二”工作重心的發展與完善。為什麼這麼説?結合恩施實際,如何提升農發展水平,關鍵在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其核心在於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統籌城鄉發展,縮短城鄉差距,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通過“仙居恩施”的打造。

  “仙居恩施”可以説是恩施市新農村建設深化與發展的必須要求,恩施市的新農村建設從原來的“五改三建”發展至今,一直以來在全州、全省、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實現深化與發展,已成為擺在決策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統籌城鄉發展在農村發展上,絕不能滿足對一個點或者對一戶農戶進行五改三建,要從面、整體上謀劃,實現新農村建設由點到面的拓展、由分散到整體的發展。

  再次,“仙居恩施”也是旅遊産業發展客觀要求。恩施市的旅遊産業從破題到現在“井噴”現象的出現,讓恩施市許多軟肋隨之出現,比如説住宿、餐飲、交通能力不足。客觀地説,對於旅遊産業剛剛起步的一個城市來説,這不是問題,關建的是問題出現後如何化解。恩施市決策者們“仙居恩施”、建設八條生態走廊理念的提出,就是要通過大力發展生態休閒遊,在八條生態走廊沿線鼓勵家家戶戶參與到旅遊配套産業發展中去,同時吸引投資者參建設生態走廊,從而以此來緩解城區的壓力,這一招無疑是最為科學的。

  除此之外,恩施市境內奇特、秀麗的自然景觀,怡人的氣候條件,濃郁的民俗文化,豐富的物産資源,良好的發展基礎,成功的典型示範成為打造“仙居恩施”、建設八大生態走廊必備的條件,這些條件是恩施市這幾年來圍繞“12345”的工作思路、狠抓“四三二”工作重心奠定的,

  仔細分析恩施市提出的打造“仙居恩施”、建設八條生態走廊的思路,其實決策者們就是想要全市上下要圍繞新農村、旅遊産業的發展,通過打造“仙居恩施”、建設八大生態走廊,讓鄉村城市化、城市鄉村化。讓本地人生活得象神仙,讓外地人來恩施後神仙般的居住。

  “仙居恩施”理念提出後,有網友在網上連聲呼好的同時,建議打造“仙居恩施”應從打造宜居恩施入手,州委常委、市委書記譚文驕認為很有道理,他要求相關部門要做好區域佈局和規劃,以州城為中心開展“五城同創”建設宜居城市,然後在向全市輔射。

  目前,全市各鄉鎮的新農村建設已經開始與“仙居恩施”相結合,全面推進以民居建設與改造為主要內容建設工作。芭蕉侗族鄉率先啟動,繼楓香坡之後,該鄉迅速啟動了生態茶園新農村示範片建設,建成後將集萬畝生態茶園、千戶侗族特色民居、茶文化、侗文化、“吃”文化和生態遊于一體,形成“吃”在楓香坡、“看”在燈籠壩、“遊”在戽口灣的大型旅遊休閒循環圈。

  實踐證明,只要有了好的發展思路和好的工作方法,在堅定信念的支撐下,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業績。

  從跨越式發展到“仙居恩施”,是一種積極的加快發展的思想方法、精神狀態和價值取向,體現了新一屆市委、市政府加快發展、銳意進取的堅定決心和巨大勇氣,表達了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奮發圖強、不甘落後的堅強信念和強烈願望,符合恩施市的實際,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