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百年清華:玉汝于成華羅庚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2日 17: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清華大學百年華誕

  華羅庚在案頭工作。因受到老一輩清華學人賞識,自學成才的華羅庚被提攜進入清華執教。新華社資料圖片

  ■ 清華緣

  華羅庚在清華園,隨時可以向算學系鄭之蕃、楊武之、孫光遠先生請益。他的勤奮,引起清華算學首位研究生陳省身的注意。華羅庚暗下決心,不能辜負老輩先生的殷切期望。

  上蒼並不是那麼眷顧華羅庚,家貧而失學,傷寒致腿疾;但是,華羅庚卻能扼住命運的咽喉,進行頑強抗爭。

  受到老輩清華學人賞識,自學成材的華羅庚被提攜進入清華學府,1933年開始正式執教。

  由於清華學人的愛心護天才,最終使得華羅庚,玉汝于成。可見,上蒼在為華羅庚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也為華羅庚開啟了一扇窗。

  曾是個“羅呆子”

  華羅庚先生之所以成為一個傳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那個孕育傳奇的時代。自學成才是華羅庚獨特的人生路徑。華家沒有條件供養華羅庚讀大學,所以,華羅庚能夠在黃炎培先生主持的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已經難能可貴。

  在爸爸開設的雜貨舖記賬,手頭只有一本《代數》、一本《幾何》以及一本殘缺不全的《微積分》,這就是華羅庚偉大數學生涯的全部家當。但是,嘈雜的市井並不能壓抑華氏對數學的癡迷。經常光顧雜貨舖的老鄉們,看到這位“賬房先生”舉止乖張,只能以“羅呆子”視之。

  有心人,終不負。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1930年12月出版的《科學》雜誌發表,並引起清華算學系主任熊慶來先生的密切關注。熊慶來認定華羅庚具有數學稟賦,遂向人打聽。

  所以,沒有熊慶來先生慧眼識英才,就不會誕生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

  遇伯樂,清華園受益

  熊慶來先生,是雲南彌勒人,曾經留學比利時、法國,1921年,學成回國,受到東南大學校長郭秉文先生的信任,負責創辦算學系。在三十年代初,利用休假期間,再次來到法國,並完成博士論文,鎖定無窮級函數,被國際學術界稱為“熊氏無窮級”。

  華羅庚來到清華,熊先生安排其擔任圖書助理員。華羅庚英文不好,熊先生安排其系統進修大學課程。

  華羅庚在清華園,隨時可以向算學系鄭之蕃、楊武之、孫光遠先生請益。他的勤奮,引起清華算學首位研究生陳省身的注意。華羅庚暗下決心,不能辜負老輩先生的殷切期望。

  1931年———1936年,華羅庚在清華的六年,可謂收穫頗豐,既受到正規的教育,又有學術上的心得,而這一切,都是開明、大度的清華學人所賜。

  1936年華羅庚負笈劍橋,就是熊慶來先生,在中英庚款委員會擔任審查委員時推薦的。華氏在劍橋,深得哈達瑪和維納的器重。

  1938年華氏回國,就受聘擔任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而此時,恩重如山的熊慶來先生,則離開清華,就任雲南大學校長。

  1949年,熊慶來去法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會議,後在法國研究數學。1957年,他回到大陸,在中國科學院數學所,從事學術研究。

  歷史真是有趣,華羅庚在1952年已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所所長。

  感師恩,一語成讖

  華羅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個人風格。因為學問的根基,依託于自學,所以,華羅庚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寬廣,所謂幾何與代數兼容,學理與應用並重。

  華羅庚不辭辛勞,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這方面的故事,已經有口皆碑;但是,華羅庚與錢三強,對於推進中國計算機研究,貢獻獨多且大,但了解的人,則不是太多了。

  華羅庚執著數學事業的同時,亦有生活的情趣,閱讀武俠小説,就是華氏的樂趣所在,同時,華氏對於傳統詩詞,也有著獨到的理解和感受。

  1953年春,錢三強領銜中國科學院代表團訪問蘇聯,團員有華羅庚、趙九章、張鈺哲等,得閒,華羅庚出一上聯:三強韓趙魏,見諸位想不出來,華氏又説出下聯:九章勾股玄。對於這幅妙聯,眾人不禁莞爾。

  1983年12月,正在美國訪問的華羅庚先生,出席加州理工學院清華校友聚會,華氏感慨地説:“我不是清華畢業生,沒有清華文憑,但我是清華同學,不只是大學同學,也許還是清華中學同學。”

  “熊慶來對我來講,當然是知遇之恩,是説不盡的。他對我的影響,至少是一點,就是他工作到老,工作到死,工作到最後一息。我今年73歲,還能在理論、應用方面堅持工作,這都是他的榜樣作用。”

  這一番發自內心的話語,令人動容,同時,似乎也在一語成讖。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先生,在東京大學發表學術演講,接受鮮花的一剎那,猝然離世。

  數學大家丘成桐,堪稱先生知音,追懷華羅庚一生志業:“家國飄零,關山難越,劍橋歸處。翠老春湖,滇池絮落,豪傑知幾許?克難時節,幹雲意氣,任他暴風橫雨。照靈光、飛揚怒馬,文章獨擅儔侶。神州再造,飛回頭雁,子弟得教七五。復變多元,堆壘難絕,矻矻求新路。東遊憔悴,高談未盡,忍乘黃鶴歸去。而今算、星沉素數,難忘雋語。”

 生卒年月:1910年11月-1985年6月 

 籍貫:江蘇省金壇縣

 執教清華:1933年-1950年 

 學術成就:著名數學家,中國解析數論創始人

 詩曰

 美玉應須九洗磨,

 業成何足嘆蹉跎;

 同窗豈計文憑紙?

 今昔聯歌載物歌。

  □謝志浩